佛弟子文库

证严法师:心不争,自圆满

证严法师  2011/01/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修行学佛前应先学做人,能把自己的心照顾好,再去照顾别人的心,如此自利利他,自然就能走上圆满的道路。我常说:「将心比心,用同理心。」但这分同理心,已经渐成专有名词,而没有人真正去实践。

所谓「将心比心」是他人在起烦恼时,我们能否反省为何会起烦恼?就是因为内心的一股气不顺畅。这股气就像大自然的乱流,或者是高低气压的不平衡,很容易变成台风酿灾。所以,大乾坤有时四大不调,心的乾坤也会有四大不调,往往就是一念贪瞋痴,引来无数心灵灾难。

总而言之,修行不只是信仰正信,还要学习佛陀开阔的胸襟及远见,否则,人生你争我夺,无论怎么争,都很苦。

《阿含经》中有一则经文:有位顶生王很有福,妻妾、子孙,贤臣、明士无一所缺,更遑论财富宝物之丰,要什么有什么,但是人的欲念实在是无底洞,即使如顶生王那么富有的人,还是觉得不够,他希望能到处走走,将天下都整治成他的国土。不久,果真如他所愿,走遍四大洲,统治了天下。

过一段时间,他又觉得不满足,心想人间都走遍了,也拥有了一切,接下来应该要到天上去。后来他也如愿到了天界。天帝恭敬地迎接他,还把天帝的位子让一半给他,二人平起平坐。当时他想:我只是来借坐而已,有朝一日我也要拥有这个大位。

后来回归人间,心里不断想着天帝的大位,直到老了、病了。在病危时,他的大臣就问他:「国王,您到了生命的关键,假设有人来问,您对这一生有什么心得,我们该怎么回答?」

顶生王就说:「你可以告诉大家,我拥有一切,却时时不满足,心中总是苦,苦到临死,才知道人生就只是这样而已。」说完叹了一口大气。

所以我常说劝募,重要的是募心,而不是募款。对于捐款的善心人士,我都是衷心感恩、祝福他;但是,我对七、八十岁的老居士,或是带病投入善行的人,我都会拥抱着他或拍拍他的肩膀说:「真是功德无量,你好有智慧!」这正是人生的真价值。

「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看看一些真正投入的慈济委员到了生命的终点,轻安地向大家说声:「再见!」有的甚至幽默地对我说:「师父您很忙,我替师父多睡一下!」多洒脱!

我相信那种解脱的修行,真正是付出到最后一秒钟。所以我说「做就对了!」要记住,心要时时调好,所谓「师父引入门,修行在弟子」,人生苦短,能力有限,大家要把握当下、恒持剎那。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修行人要把人我是非舍掉

我们是学佛的,要制心一处,你用的功夫,要时时刻刻现...

大安法师:胸怀越大,福报越大,智慧越大

一个人他的福报的大小、智慧的浅深,就看他的胸怀。胸...

每个人都应要有惜福的心

一个人活在世上,不管家境的贫富,也不管地位的高低,...

一生的修行过程中,只需一声佛号一部经即可吗

问: 请问在一生的修行过程中,只需一声佛号即可,还需...

圣严法师:少欲知足真快乐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有很多快乐的感受。例如功成名就...

人为何受轮回?就因七情五欲太重了

人为何受轮回?就因七情五欲太重了。被七情五欲所迷,...

如果没有福报,修行路上障碍就会很多

学佛应该从培养福报开始,如果没有福报,不仅智慧开发...

一亿村的故事

以前有个名为一亿村的地方,拥有一亿元财富的人,才有...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对待恶念该如何是好

问: 人都会有念头,当心中生起不好的念头,虽然不至...

在生活中惜福造福

现代科技发达,为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却因追求享...

警惕无常,行善修福

《佛说无常经》云:「假使妙高山,劫尽皆坏散;大海深...

证严法师《静思语集锦》

1、众生之苦从欲所生,因欲生忧,因爱生怖。 2、人生...

【佛教词典】无功用

梵语 an-ābhoga。略称无功。不借功用之意。即不加造作...

【佛教词典】氍毹座

以毛织物、毛毡类制成之台座。又作毡氍座。于天等部佛...

下半场的人生需要做一些减法

天有黑白,月有圆缺,就人的健康和体力精力而言,人生...

【佛学漫画】从不信不念到深信往生

从不信不念到深信往生,她经历了什么?...

模写供养地藏像感得地藏菩萨化现

今日我们很幸运,得遇地藏愿王,愿力最大,能满众生之...

空有不二契真如

古印大乘佛法东传震旦,主流乃是般若与净土两大法系并...

吝啬鬼伊利沙

有一个人名叫伊利沙,富有万贯家财。但他生性吝啬,从...

向地藏菩萨求人天福报,还怕得不到吗

【欲修无上菩提者,乃至出离三界苦,是人既发大悲心,...

如何调伏我们的业力妄想

我们现在到底如何来了解真实的业力呐?我们想调伏我们...

八种后悔

过去有一位云居大师,曾经说过人事上的八种后悔,劝告...

宏海法师:观无量寿佛经

(第一讲)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

天下万事,都有一定的法理

【原文】 律藏不许未受戒者看,一则恐其未明远理之人,...

大小乘有什么区别

问: 请问师父大乘具体有哪些经典,小乘具体有哪些经...

惠空法师《从佛法观点谈感情问题》

感情问题,从佛法立场来看,势必从生命现象的角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