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娑婆世界是苦难的世界

梦参老和尚  2018/08/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娑婆世界是苦难的世界

这个娑婆阎浮提世界,就叫堪忍。忍什么呢?忍苦,就是苦难的世界。这个世界众生能忍受苦。那他受了报了,他不忍也不行,不是能忍不能忍,能忍也得忍,不能忍也得忍。如果要在这个世界求快乐,没有这回事。

我说这话,大家可能有不同的意见。到茶馆喝几杯酒,或者几个朋友高高兴兴的聊聊天,或者男女相爱,或是到哪里旅游去了,你感觉很快乐。那是苦,你是在做苦;那叫业,而且是恶业,不是善业。你要是理解了,你就认识这个世界。

这个世界的苦难很多,一般说是有八种,就是你遇不着佛法。这八种苦,每一种都包含很多。如果你下了地狱,怎么能闻到佛法?没有佛法。但是这地狱也是没有的,因为是你的心造成的,你造成了,就有了。对你来说,你有这个业,什么地狱都有,你有哪种业就有哪种地狱,这叫业所成的。你想要闻佛法,想要修行,你的意念也好,外头境界相也好,全都没有了,只知道受苦受难。

还有堕饿鬼道,你也闻不到佛法。堕畜生道,你也闻不到佛法。除非有大善根的堕到畜生道,才能闻到佛法。什么叫大善根呢?你也不知道它是哪一类的。

我在鼓山求学的时候,住在鼓山的法界学苑,那是虚云老和尚办的,慈舟老法师当主讲法师。鼓山的常住里头,那时候一共住了八百人到一千人上下。我们有好多的堂,有禅堂、念佛堂、学堂、如意堂,好多堂口。在念佛堂,有人放了一只鹅,这是我在那时候知道的。如果大家到过鼓山的,像李贤文居士他们就到过鼓山。在放生池前面,那是放生的地方,那只鹅是在前面山门外头,但是只要念佛堂一打板,那只鹅就从外面走进来,在念佛堂门口这么一蹲。念佛一停止,一放静了,它就走了,又到前头水池去了,一直有人喂它、照顾它。

有一年夏天,念佛堂打了板、放了香的时候,这只鹅不走了。那些师父说:“今天这只鹅怎么不走了!”就吆喝它要它走。一看,这只鹅死了。它什么时候死的,那些师父也不知道。

像这一类的畜生,才叫做有善根的,我认为它有善根的。它在大众念佛时走了,不管它是畜生、是人,它一定能生极乐世界,它那时候没有杂念,就听到念佛声。这是畜生。还有地藏菩萨坐的兽,或者普贤菩萨的象,或者文殊师利菩萨的狮子,你说它们是畜生吗?这是例外。像一般鱼、鳖、虾、蟹,这些畜生想要闻佛法,难上加难。

就说人类吧,现在我们这个地球上,总共有五十六、七亿人口,能闻到佛法的有好多人呢?这就是难遇到佛法。还有一种:天。天有长寿天,他仍然闻不到佛法;寿命非常的长,但是没有佛说法,看不到僧,也闻不到法。

还有,我们所知道的北拘卢洲,我们这里是南赡部洲,在我们对面的北边叫北拘卢洲。北拘卢洲的人是福报所感的,都是八万四千岁,不害病的,到八万四千岁就死了。他大概有生苦、有死苦,没有病苦、老苦,但是没得佛法。这是八难之一。

还有,诸根不具。像我们就遇到过耳根没有了、眼根没有的人。他虽然有耳朵,听不见;有眼睛,看不见,生下来就瞎了。还有,现在智障的孩子特别多。乃至于生了一种病,大家知道的植物人。过去很少听说这种病,现在你到长庚医院、荣总医院看一看,植物人好多。那天苏护士长到我那里去,她是荣总医院护士长,我问:“现在植物病人多不多?”她说:“我管理的病房,大约有三分之一是植物病人。”你说植物人死了?没死。说没死,六根全失掉作用。这时能闻到佛法吗?还有一种人,生下来就害了一种癫痫病,他也闻不到佛法。

另外有一种人,他认为自己很聪明,叫世智辨聪的邪见。他有智慧,但是他认为佛教全是迷信的,他根本不会接近三宝。

还有,没佛出世。我们这个世界虽然算有佛出世,但是佛没有住世,而有佛法可闻,有佛像在,也有住世三宝,还有僧人。末法的世界是佛没有出世,佛法也断了。

在这个世界就有这些困难,因此,你要求助佛法。求助佛法是你内心明白了,外加三宝佛、法、僧之缘,将你内心的佛、法、僧三宝生起,这样结合了,你可以超脱生死苦海,不必生怖畏。

现在,我们诸位有没有怖畏?有没有恐怖?我想没一个人敢答说:“我不恐怖。”因为你心里有挂碍,没有智慧,你怎能不恐怖,你必然恐怖。如果我们想要脱离一切苦难,就是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五蕴炽盛,这些苦难人人都具足的,你想离开这些苦,该怎么办呢?哪里是你的救处?哪里是你的依止处?所以说,一定要皈依三宝。 因为这样子,你必须皈依三宝,这就是皈依三宝的因缘、因由。为什么一定要皈依三宝?如果你什么苦都没有了,可以不皈依。你要是还有苦难在,我们就说求不得苦,任何人都有求不得苦。

我刚要来讲经之前,有个弟子到我那里去。她从温哥华来的,她这一个月来回飞了四次,飞来飞去。我说:“苦不苦啊?”她说:“很苦。”我说:“为什么要受这个苦?”她也说不出。她到这儿,她先生到广州。她先生又从广州飞到香港,她在这个地方,之后,明天又飞回温哥华,俩夫妇就这么满天飞。为什么?

我想我们这里有住在温哥华的道友,一会儿回来了,一会儿回去了,又回来了,因为孩子在那里念书,要照顾啊。这里头有很多不如你想象的事情多得很。这还是生活什么都过得去。生意做大了也苦,生意做小了也苦,怕把本赔了,赔了就没办法了。至于搞科技工作的,把头发都研究得脱光了,还在那边转,始终解脱不了。你不是求解脱吗?所以你得学啊。

还有,我们都得死,一个也留不下来,时间长短。活了一百年,现在有一百多一点的人,那也活不到好多。像过去的宝掌禅师,他是印度人,活了一千多岁,最后还是得圆寂。我们知道中国的丘祖,他是寿命很长的,后来还是死了。还有一个彭祖,比他更长了。彭祖是八百岁,历史的人物;八百岁之后呢?还是死了。

生死是必然的,什么人不死啊?不生就不死了,要是生了,就必须得死,这叫做规律。我们想不想生死苦呢?每个人都知道,“唉啊!忙什么呢?反正早晚要死的。”知道是知道,放不下,“我还有点事没做完,做完了再死吧!”永远有个没做完的事儿。我遇到好多人,到临终咽气的时候问他:“可以走了,放下吧!”我所遇见的都是老和尚,他说:“唉啊!我还有点事挂心。”那就挂着吧!

业不由己,死是决定的。不论谁,死都是决定的。你说有什么办法能抗拒死?不论你有好大权力,有好大的财富,你想过这一关,过不了。你去行贿,没地方行,跟谁行啊?要向阎王爷行,你根本见不到阎王爷,连阎王爷都要死,你向他行贿,他也照样的死啊,没有不死的。

怎么样不死呢?学佛,成了道了,得了解脱道,就不死了。死了到什么地方去呢?这是个谜。我们说死了、死了,那又很便宜你了,死了,了不了?越死越不了,你死的次数越多,你越了不了。为什么呢?你死一次,你这一段生死又有好多的业、好多的事缠你;下一段生死又增加这一段,越增加越多,也就是惩罚你,你就解脱不了。要想真正得解脱,得解脱道,必须皈依三宝。这是我讲皈依三宝的因缘,你不皈依三宝,你永远解脱不了。

还有,我们都怕苦,怕苦都想求快乐,人人都想求快乐。什么是最快乐的?大家想想看,哪件事最快乐?有了智慧最快乐。有了智慧,他才无挂无碍;有了智慧,才能照见五蕴皆空,才能度一切苦厄;有了智慧之后,他才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这就没有痛苦了,这才是最快乐的。所以你想求快乐,你就得有智慧。智慧怎么来呢?是从修来的。把障、惑擦干净,你的智慧也就来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生命中没有一件事,是莫名奇妙出现的

我们佛教的正见,基本思想是建立在诸法因缘生。也就是...

人生无常,抓紧修行

2022年元旦那天,八十多岁的老母亲突然晕倒,而且大小...

梦参老和尚《了生死》

祝各位道友吉祥!今天要跟大家讲讲什么呢?了生死。 我...

娑婆世界是钱上之蛇,极乐世界是蛇上之钱

念佛行人最难的就是厌离和欣求,为什么最难呢?娑婆世...

星云大师:佛教对「人生命运」的看法

「世间上,不论是富商巨贾,或是贩夫走卒,每个人对自...

三界众生的命运哪个不悲惨呢

有人问:有情的相貌、寿命、受用等千差万别,岂能无差...

慈航法师:做一个完全的人

我今天要讲的题目叫做:怎样才叫做一个完全的人?,诸...

贪嗔痴放不下,八苦离不开的

持戒就是修福!一切不利于众生的事不作,不利于众生的...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正法念处经

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求地藏菩萨满愿快,是什么原因呢

【善男子。假使有人。于其弥勒。及妙吉祥。并观自在。...

众生心若有垢,法身则不现故

【又问曰。若诸佛有自然业。能现一切处。利益众生。一...

精进破懈怠

懈怠一定堕落。懈怠就是人没有自信,身体很懒,懒得不...

念佛先除障碍

我们念佛,要先把念佛的障碍除掉。什么障碍呢? 比如穷...

【佛教词典】果位人

已经证得果位的人,如阿罗汉、菩萨、佛等是。...

【佛教词典】无学

梵语 a?aiksa。为“有学”之对称。虽已知佛教之真理,...

人生起起落落,佛法让我重生

10年前,我曾信仰过其他宗教,同时也接触了传统文化,...

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

我想,我们读《阿弥陀经》,有两句话是非常重要的,是...

五戒与十善

松赞干布时期,大臣吞弥桑布扎最初翻译的几部佛经中有...

断除业力的相续,尤其净土宗更重要

外道,我们看经典上,尤其是《阿含经》,其实它这个外...

美国五位素食者的心路历程

去年年底,美国人道对待动物组织(PETA)举办了一次我为...

佛门里为何把酒列为重戒

酒类的香味引起了人的烦恼和坏的毛病,甚至更坏事情都...

修净土的人不要忽略发愿

我想我们修净土的人,我看到很多很多的居士念佛,对发...

研读经教时,需要注意什么

原文: 看经须是周遍广博,方得融贯,不致偏执。盖经有...

五台山故事:掉队的罗汉哪去了

明朝,五台山万寿寺方丈志诚法师与三宝弟子经过千辛万...

凡所有心皆称迷心,心本无生始称悟心

参禅人,守住一门做工夫。何以专办此事,尽此一生,尚...

去除比较计较,回归平等自性

有一个学僧道岫,虽然精于禅道的修持,但始终不能契悟...

用自己的双手打拼未来

在非洲的戈壁上,有一种叫依米的小花,它的花期很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