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打坐不是参禅

2012/09/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慧能禅师见弟子整天打坐,便问道:“你为什么终日打坐呢?”

“我参禅啊!”弟子回答道。

“参禅与打坐完全不是一回事。”

“可是你不是经常教导我们要安住容易迷失的心,清静地观察一切,还告诉我们终日坐禅不可以躺卧吗?”

慧能禅师说:“终日打坐,这不是禅,而是在折磨自己的身体。”弟子感到很困惑。

慧能禅师接着说道:“禅定,不是要整个人像木头、石头一样地死坐着,而是要使身心达到一种极度宁静和极度清明的状态。离开外界的一切物相,是禅;内心安宁不散乱,是定。如果执著人间的物相,内心就会散乱;如果离开一切物相的诱惑及困扰,心灵就不会散乱了。我们的心灵本来很清净安定,只因为被外界物相迷惑困扰,就如同明镜蒙尘,活得愚昧迷失了。”弟子躬身问道:“那么,该怎样去除妄念,不被世间迷惑呢?”

慧能禅师说道:“思量人间的善事,心就是天堂;思量人间的邪恶,就化为地狱。心生毒害,人就沦为畜生;心生慈悲,处处就是菩萨;心生智慧,无处不是乐土;心里愚痴,就处处都是苦海了。

“在普通人看来,清明和痴迷是完全对立的,但真正的人却知道它们都是人的意识,没有太大的差别。人世间万物皆是虚幻,都是一样的。生命的本源也就是生命的终点,结束就是开始。财富、成就、名位和功勋对生命来说只不过是生命的灰尘与飞烟。心乱只是因为身在尘世,心静只是因为身在禅中,没有中断就没有连续,没有来也就没有去。”

弟子终于醒悟。

菩提心语:

生活中,要保持一颗清净安定的心很难,因为被种种物相迷惑困扰,如同明镜蒙尘,让很多人活得愚昧迷失。因此,要心生智慧,就要坦然面对一切。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如何让心不被外境所转,同时定住

问: 如何关注心不被外境所转呢?一丝一毫的心都不能动...

新参四问

一日,一名年轻的学僧前来参问大珠慧海禅师,学僧一见...

对治修行中的昏沉散乱

作为我们用功夫的人,在这种环境中,应该怎么样来对治...

星云大师《从金刚经说到般若空性的研究》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今天,阴雨绵绵,但雨水阻...

只有坚志力行,方能成就大器

《禅林宝训》中记载着这样一则动人的故事。 舒州(今安...

禅修中的五种念头

《禅宗永嘉集》奢摩他颂第四中记载: 复次初修心人。入...

守三关与破三关

在有限的人生旅程,如何才能生存的更鲜活、更富内涵、...

心律法师:禅茶与养生

佛教养生与饮茶有很深的渊源。禅茶的兴起和佛教弟子的...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冤冤相报何时了

过去有个男子娶了两位太太:大太太膝下无子,小太太则...

五缸黄金的秘密

在佛陀的时代,有一位富翁,他虽然很有钱,但却生性悭...

高僧与观世音菩萨的感应事迹

观音菩萨的名字,在许多的大乘经中,都有说到。例如《...

入海采宝七难喻

世间人入大海采宝,会遇到七种危难:一者,强风从四面...

【佛教词典】故思所造业

【故思所造业】 指故意所作之身语业,与‘不故思业’对...

【佛教词典】王善权方便

【王善权方便】 p0379 瑜伽六十一卷十二页云:云何名王...

青少年堕落犯罪的原因

我盼挽回青少年问题,著作《青少年的觉醒》这本书:主...

生活安逸发不起厌离心,念佛不恳切,该怎么办

问: 弟子按照印光大师说的耳听心念的方法来念佛,但是...

往生净土的三部曲

一、信资粮 首先,我们来听听三部曲之一,也就是三资粮...

心常觉照、不随妄转,你就成功了

在大乘佛法的修学内涵当中,不管你是修什么宗派,都有...

为什么近代念佛人都推广印光大师的著作

问: 请大安法师慈悲开示,为什么近代的念佛人都推广...

杀生是这个时代的劫难

关于杀业,在戒律里面规定得非常具体,它的成立首先要...

虐待老人的现世报

大嫂的姥姥(以下简称姥姥)出生在河北省安国县,家里...

为什么会感觉到空虚

有人发短信问我:人为什么有时会感觉到空虚呢? 顾名...

圣严法师:生气不能解决问题

生气不能解决问题,只有用慈悲心或是用智慧来处理才能...

穿千佛衣如法吗

莲池大师谈千佛衣 近世袈裟上遍绣诸佛,云千佛衣,此讹...

没有找到真如自性,所以才会寂寞

下面把妄想作一个总结: 我非敕汝执为非心,但汝于心微...

横截诸恶趣

带业往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横截诸恶趣。这个横,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