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火宅三车喻

2013/05/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火宅三车喻

有一位大长者,年事已高且家财万贯,拥有无数的田宅仆役,他那令人称羡的豪宅,从平日出入于高广门庭的繁忙人潮看来,里面至少住了好几百人!一转眼,这座房舍已有三、四十年历史,屋脊楼阁、梁柱墙垣……渐渐显露出倾蚀颓蔽之态。尚未悉心整饬,无常之火已迅雷不及掩耳地登门造访了!

当火苗熊熊燃起,猛烈地吞噬陈年的屋宇,刹那间已一发不可收拾。长者焦急地守在唯一的出口,指挥着家眷僮仆迅速疏离火场,却一直不见那群年幼的孩子。

于是长者在一片烟雾弥漫中,急切寻找孩子的身影。好不容易,远远瞅见了一个小人儿,他殷勤叫着:‘大宝,你是大宝吗?快过来爹这里,房子着火了,不赶快出去,会被烧死的。’但是,孩子含糊嚷着:‘爹,换你作鬼了吧?故意放烟火吗?我才不会上当咧!’一溜烟就不见了。

‘怎么办哪?孩子们玩得起劲,不管好说歹说,丝毫不为所动,还以为我跟他们玩呢!若要一个个强抱出来,肯定不从,又踢又咬,耗时费力,火势这么大,随时都有倾塌的危险。这群孩子散在各处、东奔西跑的,已经没有时间再去找人了!’

他站在门外、望着漫天火红兴叹:‘这群贪玩的孩子,哪里懂得火的可怕?怎么能听从我的话呢?看来,得用小家伙最喜欢的东西,才能够马上吸引他们出来。’慈父忆想平常孩子们的兴趣,立刻心生一计,扯着马车上一串串铃铛,同时敞开喉咙叫着:‘大宝、二宝、三妞……,爹爹给你们买了最新奇、好漂亮的玩具车,赶快出来看哟!有牛车、鹿车、羊车,都停在大门外,看谁先到、可以先选喔!动作太慢的,可别后悔……’

清脆悦耳的铃声,再加上亲情的召唤,很快地,一群活蹦乱跳的孩子们都争相恐后地跑出来了,一个个兴高采烈地围着大长者:

‘爹爹,车子在哪儿呢?快给我们看看!’

‘爹,我要小鹿拉的车,多可爱呀!’

‘我要牛车,牛最强壮了,一定能跑得最远!’

‘羊车好照顾,随便喂喂就吃饱了……’

看到孩子们安稳地脱离火宅,长者总算松了一口气,欢喜地说:‘爹爹有数不尽的宝贝,比那牛车、鹿车、羊车都还要好。来人啊,把最庄严、最高贵的大白牛车统统拉过来,给小主人一人一辆。’ 孩子们一阵欢天喜地,坐在庄严的大白牛车上开心地嬉戏,不觉远离了火宅的威胁,也忘了自己原本只想拥有牛车、鹿车或羊车,在他们小小心灵世界里,清楚明白地响起一个声音:‘爹爹真了不起,天下一切珍玩、一切事情,都难不倒他,我将来也要像他一样!’

典故摘自:《妙法莲华经·卷二》

省思

《法华经》中,佛云:‘我为众生,以此譬喻,说一佛乘。汝等若能,信受是语,一切皆当,得成佛道。’无数稚子深陷火宅,慈父如何能有一刻懈怠?于是大觉慈尊八千往返娑婆世界,以无尽方便平等度脱一切众生,无有疲厌。然而众生乐着五欲,难以信解究竟离苦智慧,故投其所好,以羊车、鹿车、牛车,譬若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方便诱引出离火宅,然后‘等与大乘,不令有人独得灭度’,直接以大白牛车接引至圆满佛乘,优游于寂灭智乐。

世尊谆谆示导,佛性平等不二,不生不灭、不垢不净,虽然累劫为众苦所烧,‘但尽生死,而实不灭;今所应作,唯佛智慧。’一切法门皆当回向心地,如《梵网经》云:‘汝是当成佛,我是已成佛,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谛信佛语,自信己性,乘此宝乘,当下直至不生不灭道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怎么才能摆脱生死业力的恶性循环

佛陀他是一层一层的摄事入理。其实这个摄事入理不但是...

我们生命的真相

我们要思惟到,我们得人身是很不容易的。这种得人身之...

三类冤业

冤业一般讲三类。第一个是你有命债,叫杀冤。你今生为...

寄于残生,旅泊三界

【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提道;诸比丘等,...

现在是过去的果,又是未来的因

当我们知道生命的因缘,是由心力创造出来的,那么心力...

容通法师:妙法莲华经玄义

各位同修,请跟我一起合掌,跟着我念: 南无本师释迦牟...

悭贪吝啬转世为盲儿

当佛在世的时代,印度有一位悭吝的越难长者,他家里非...

人生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果,只有过程

空性的智慧,它是一心三观的前方便。一个人没有经过空...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

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一辈子不认识自己

山上的寺院里有一头驴,每天都在磨房里辛苦拉磨,天长...

一名退休妇产科医生的忏悔

以下所述,是发生在我母亲身上的真实故事。 因为母亲退...

马鸣菩萨

中印度出了一位有名的大师,人们尊称他为「马鸣菩萨」...

圆通法师入竹林寺

在《高僧传》上说到一位高僧的事情,这件事是在南北朝...

【佛教词典】邻虚

(术语)又曰邻虚尘。新译曰极微。色法之最极少分,邻...

【佛教词典】三性

【三性】 亦称三自性,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

惟贤长老《论祸福之本》

世间现象是相对的,有空间的,有超空间的;有生物,有...

衣食之中无道心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

佛教徒为何要在中秋之夜礼拜月光遍照菩萨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一般来说,我国民间以天上月...

大德的无常语录

无常,是世间的真相,是人生的实质,能认识到无常是智...

弥陀名号是实相身

第三个偈颂,是法藏菩萨讲:我到了成就佛道、佛果的时...

法从缘起,果从因生

学习佛法要懂得佛法有两条根本规律:一条叫法从缘起,...

不听、不说、不传

语言,不仅是人类文化留存、发扬的重要媒介,也是人际...

命运并非不可改变,关键是用对方法

我们天天在此禅修、静坐,目的就是为了要改变自己。修...

如果没有福报,修行路上障碍就会很多

学佛应该从培养福报开始,如果没有福报,不仅智慧开发...

你的贪嗔痴多久能平复

你忽然遇上很大的刺激,心中很烦很气,你看看这个气多...

少欲无为,身心就会自在

我们常常说四大不调即是病,「四大」是地、水、火、风...

修学佛法必具的三项要求

知道人生是苦,知道生命短暂,知道国土危脆,却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