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陀被谤的因缘

2010/12/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陀遭外道奢弥跋毁谤,弟子们不解,为何至尊至贵的佛陀会遭遇如此恶事呢?

佛陀开示大众:在过去久远九十一劫前,善说城中有一位名叫延如达的婆罗门,广学多闻,精通各家学问,含括天文图谶、占相艺术之学等,连对外道的教诫、世俗典藉也有深入的研究,并且具足三十种庄严的相好。在他的座下,有五百位童子,常受他的教化。

同时,有另一位婆罗门,名叫梵天,非常富有,他的妻子净音美如天仙,性情温和,常以饮食衣被、医药等物品供养博学多闻的延如达。一天,名叫爱学的辟支佛至梵天家乞食,威仪具足、六根收摄。净音一见到这位婆罗门,即非常恭敬景仰,并以上妙饮食供养辟支佛。辟支佛受食完毕,即展现神通,飞回他的住所。当时国内有许多人民见到如此景象,赞叹不已,觉得有这样一位圣者在国内实在是一大福报,所以也欢喜供养辟支佛,净音更是天天以各种美好的物品供养。

延如达听说了此事,觉得净音厚彼薄此,有被冷落的感觉,心生嫉妒,不仅到处诽谤说净音与辟支佛有不净行,所以才会大力供养辟支佛,还告诉五百童子:‘此修行人犯戒,无精进行。’五百童子听了就到处散播,举国人民都开始怀疑了起来,这个谣言维持了七年才停止。后来,辟支佛现十八种神变,入于涅槃,众人才知道原来延如达所说的话是虚妄的,辟支佛实是持戒清净。

佛陀说完了这段因缘,又告诉大众:当时的延如达是我的前身,梵天是优填王,净音就是今世毁谤我的奢弥跋,五百童子即是现在五百罗汉弟子,因为前世我失去供养,心生嫉妒,和你们一起毁谤圣者;死后,我们一起入地狱受无量苦报。今生我虽已成佛果,但业报未尽,仍须受此果报。因果是历然不虚的,因此你们要学习,守护自己的身口意三业,不要造恶,你们看看现在的我,烦恼已断尽,圆满一切善法,拔济一切众生,就是从观照自己的言行开始,你们要好好地学习,修善断恶,就能圆满佛果。

大众听完佛所开示,皆心生警愓,现场五百罗汉、诸天龙鬼神皆信受佛的教诲,欢喜奉行。

典故摘自:《佛说奢弥跋宿缘经·卷二》

省思

古德云:‘因果昭昭,丝毫不爽。’佛法讲三世因果,并非迷信,而是真实不虚的道理。相信因果是积极的人生观,懂得因果,就能懂得时时觉察觉照,种下善因,自利利他。美好如意的人生皆是由清净的身口意三业而来,深信此理,以此自我勉励,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觉得唯识学很沉重,可以看看《楞严经》

我个人学《法华经》有一段因缘,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读...

吉凶祸福的根源揭秘

一、吉凶祸福的根源心念 为什么会有吉凶祸福的现象呢?...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端正报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端正报。 1、不嗔。如果想要长得...

一切罪业的根源来自于愚痴

在《俱舍论》上说,有两种因缘,使令一个人出生会愚痴...

幸福不是活给别人看的

恶业 佛陀说:恶业未成熟,恶者以为乐。恶业成熟时,...

如是因如是果

在佛陀时代,某日,舍卫国国王波斯匿王在睡眠中,听见...

【推荐】倾尽身心弘扬因果轮回观念

我们在这个时代,真的要非常有正气地、有根据地把这个...

闻钟声,苦痛止

【疏】《阿含经》云:闻声止苦者,凡业有定与不定,故...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佛顶首楞严咒...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地藏菩萨的弘誓大愿

长者子为相好庄严发愿 地藏菩萨在久远不可说劫之前,转...

「败将」言勇

上天偶尔也会眷顾需要机会的人。 吊桥上立了一个牌子...

世间上真正的美女

拘留国中有位婆罗门,名叫摩诃蜜,悭贪不信佛法,智慧...

为小狗念的经

宋朝新罗的高僧元晓,年轻的时候曾跟随大安禅师修行。...

【佛教词典】苏悉地经

梵名 Susiddhikara-mahātantra-sādhanopāyika-pata...

【佛教词典】且喜没交涉

禅林用语。且喜,意即幸喜、总之是可喜;没交涉,言与...

慧律法师《1998年佛七圆满开示》

情爱纠葛,苦多乐少 我们这几天在打佛七,大家可能不...

关于日本的本愿法门

问: 有人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靠着阿弥陀佛的信心,...

为母亲打扫心房

母亲因为爱怀旧,晚年生活并不快乐。她常常念及年轻时...

一定要报母恩

当你苦难的时候,你会喊妈妈,好多人:哎呀!我的妈啊...

念佛人该如何办丧事

接手书知汝母已于初二日念佛往生,不胜伤叹。虽然,汝...

惟贤法师:佛教日常生活的礼节

1、合十 亦称合掌。其形状是两手当胸、十指相合。合十...

朝灵岩,思法语,沐祖恩

已是第二次来灵岩山寺,对这里的一切还记忆犹新。上次...

国王携妻舍身为奴

过去有一位国王名萨和檀,即施一切义,只要他人有所求...

平时深信切愿,睡梦中也能往生

问: 许多居士平时都很精进,但到临命终时,家人如果不...

师父您为什么要出家

问: 师父您为什么要出家? 慧律法师答: 因为要解脱...

终极的敌人是人心中的恶

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所有人。我们看不惯的人和事,...

为什么要读诵大乘方等经典

为什么我们要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一切大乘经典都是由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