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关于日本的本愿法门

净界法师  2013/07/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关于日本的本愿法门

问:有人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靠着阿弥陀佛的信心,这个本愿,第十八愿的十念往生所摄。(法师答:这个日本宗很多都是有这种看法。)假设有人宿业所致,死时没有念佛的机会,如意外死亡等等,但此人只要是平日对弥陀佛的信心具足,就可以转此恶缘,得以往生,这个说法是否正确?

净界法师答:这个日本真宗,它的“本愿念佛法”,从好处上来说,它给人很多的希望;但是这个法门也有它的不足点,就是太强调仰信,不强调发愿跟持名,还有持戒等种种的助行,这样可能会有误导的嫌疑。因为净土法门是难信之法。所以蕅益大师讲“信、愿、行”这三个,虽然在性质上是独立的;但实际操作的时候,这三个是互相含摄的,信心影响愿力,愿力也影响信心,信、愿、行都互相影响。所以单靠信心,而不强调发愿跟持名,其实这个信心会打问号:你到底信心是真信?或者只是仰信?这个都值得怀疑。你说你不发愿,你相信……,什么叫“信心”?

简单的定义,印光大师说,信心就是:第一个你相信“娑婆是苦,极乐是乐”;第二个,你相信阿弥陀佛有救拔你的能力。这是二个信心,相信娑婆是苦,极乐是乐,而且阿弥陀佛能够救拔你;但是你是不是真实的发愿要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其实这个发愿也很重要!还有持名,蕅益大师说:一个人不持名,你说你信心具足,这个很值得怀疑。你说你很想往生、你也相信你可以往生;但是你平常的时间,你不持名就用来打妄想,然后你说你信愿具足,这真的值得怀疑。一个人没有持名,而说信愿具足?你可以持得少一点,你尽你的力量,把时间拨出来持名。但是你有时间,而不用来持名,你宁可用来打妄想,然后你说你信心具足,这个信心值得怀疑!

所以本愿念佛,其实中国的祖师,现代很多的大德,也是抱存着质疑的态度。所以,这个法门弄得好,就很好;但是你要错认祖师消息,可能到临命终的时候,你会高估了你的实力。这个法门,我们不要说好坏,就是说这个法门,如果你弘扬它的时候,某一个人听到,他觉得很欢喜:“唉呀,原来往生净土,它也不要持名、也不要定课、也不要厌离娑婆,反正娑婆世界我该怎么爱,照样再爱,也不要持戒、也不要修止观,只要信心具足就可以往生了。”

如果他错认消息,产生这样的想法,到临命终的时候,他会失望。所以说你弘扬佛法,你要小心,别人是不是会产生错认消息?就是你的理解跟他的理解会有不同。当然你要说总持,这个“信”包括了戒定慧,也包括了所有的信愿行:说你真实信心,你绝对会持戒;你真实信心,一定会修忍辱;真实信心,一定会修禅定、修智慧,那就不同了。那你是圆修,举一法而统摄一切法,那这样子对你来说是可以的。

如果对方产生错认消息,认为单一的信心就可以往生,那你可能会使令他误判局势,到时候他不往生,是你误导他。 所以,我觉得:除非这个人根器很利,要不然你最好是再讲多一点,讲多一点,就是信,愿、持名,而且这个还不够,有正行、还有助行。因为你只有信、愿、持名的正念,你心中有正念,你要不持戒,前面充满了石头;你这部车开得很快,前面很多的障碍,你也不见得跳得过去。你要修习所有的善业,广修福德资粮、断除罪业,这样你这个车子,在高速公路上,还开得比较顺畅一点。所以,如果你弘扬净土法门,单单只靠信心,我觉得会有危险。这一段大家再体会一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如何应对念佛时的妄想杂念

问: 如何应对念佛时的妄想杂念? 大安法师答: 当你...

大安法师:用念佛来耕耘菩提心

我们发的菩提心,就是一颗种子,要播种在我们的心田里...

修行以念佛为稳当

百丈大智禅师丛林要则二十条 丛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以...

汉传显宗有没有系统的修行次第

问: 现在的藏传佛教很兴盛,修行很有次第。汉传显宗...

如何解决人到中年的困惑

问: 弟子的丈夫在国内一所大学某机关任职中层干部多...

「修死之想」是一切念想中最殊胜的

修死之想是一切念想中最殊胜的。 净土法门特别谈到出世...

三界从来是牢狱,劝君及早出娑婆

世间唯有苦人多,自造新殃可奈何?满地蓬蒿春不到,一...

祭祖时可以烧纸钱元宝吗

问: 法师,我们佛弟子在祭祖的时候,还可以烧纸钱元...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润肺止咳的12种食物

(1)梨 梨子性凉,味甘,能清热化痰,热咳者宜之。...

阿弥陀佛名号的功德

我们把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当中,有关名号的功德,简单的...

佛教法语

1.说柔软语,作慈悲事;行忍辱法,修大乘道。 2.爱欲...

藕益大师含泪念佛

我看蕅益大师的传记,蕅益大师24岁出家,25岁开悟。他...

【佛教词典】弘一(1880~1942)

Hongyi   中国僧人。俗姓李,幼名文涛,又名广平,字...

【佛教词典】灭诤犍度

(术语)律中明七灭诤之篇章也。出于四分律四十七卷。...

为什么要忍

生活难免遭遇各种各样逆境,面对这些人事,人多半会无...

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

在《维摩诘经》中,佛说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话,若菩萨欲...

印度佛学略史

结集三藏 佛应世时,亲闻佛说,佛示寂后,依佛遗教。佛...

慧律法师《熏染佛心》

念佛人身心性命完全归付于弥陀。 也就是说,人是非常...

心态不同,结果也不同

遇到不顺利时,你通常怎么想?或者说,你觉得哪一种思...

在什么样的环境,就会受到什么样的熏习

你要想成道,想断烦恼;你想精进,想多念念佛、多拜佛...

不为外界所干扰的沉静

很少有人像居里夫人那样的沉静,外面的世界丰富多彩,...

婚葬要置办杀生酒席,学佛人该怎么办

问: 我是一个农村人,村里的习俗,婚葬要置办酒席,杀...

真正的自由-圣严法师与天主教枢机主教单国玺的对话

日期:二○○八年二月二十三日 地点:法鼓山台北安和...

净土法门的十种信念与八大要领

彻悟大师(17411810)清代著名高僧,中国净土宗第十二...

证严法师:要看「透彻」,不要「看破」

常听人说:我看破了!其实遭遇困难时,应该将问题看透...

宋朝曹彬用兵慎杀子孙繁昌

宋朝开国名将曹彬,字国华,真定灵寿(今属河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