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弘一大师也崇信念佛

2011/08/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弘一大师以苦心向佛,过午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大师虽然平时重兴律宗,以严谨持律闻名,却修持弥陀净土法门,从来不谈玄说妙,只劝人勤诚念佛和修持戒律。

弘一大师认为,念佛是学佛的门阶,生起信心的途径,增加定力的措施,获得解脱的归宿。对一些上门学佛的人,他首先劝人念佛,然后再学佛。他还组织念佛会,参加活动,作演讲,强调念佛的好处。大师平常坚持念佛,尤其是在碰到了不顺心和身体不适的情况下,更以念佛为务。大师尤其重视生灵离世前的念佛,强调“一念”的作用,每当他的身体有大病时,或者一些居士行将往生时,他都要请人助念佛号,或劝人助念佛号。大师43岁时患痢疾,留言临终时,请数师助念佛号,但病康愈。大师还曾为卧病不起的小黄犬念佛,依法超度。

大师特别强调临终助念佛号的作用。他说:“临终一念,最为紧要。临终时,多生多劫,小来善恶之业,一齐现前,可畏也。但能正念分明,念佛不辍,即往生可必。(释迦牟尼佛所说,十方诸佛所普赞,岂有虚语!)自力不足,居士能助念之,尤善。” 53岁时在厦门妙释寺念佛会做《人生之最后》讲演,大师撮录古德嘉言,普劝念佛。大师说:“当病重时,应将一切家事及自己身体悉皆放下。专意念佛,一心希冀往生西方。……病未重时,亦可服药,但仍须精进念佛……吾人临命终时,乃是一生之腊月三十日,为人生最后。若未将往生资粮预备稳妥,必致手忙脚乱呼爷叫娘,多生恶业一齐现前,如何摆脱。临终虽恃他人助念,诸事如法。但自己亦须平日修持,乃可临终自在。奉劝诸仁者,总要及早预备才好。”

大师不但劝人念佛,而且教人念佛。他特别发明了“听钟念佛法”,认为“初学念佛,若不持念珠记数,最易懈怠间断。若以时钟时常随身,倘有间断,一闻钟响,即可警觉也。又在家念佛者,居室附近,不免喧闹,摄心念佛,殊为不易。今以时钟置于身旁,用耳专听钟响,其它喧闹之声,自可不扰其耳也。又听钟工夫纯熟,则丁当丁当之响,即是阿弥陀佛之声,无二无别。常响则佛声常现矣。”

大师认为,对初学念佛的人来讲,关键要熟悉念佛的形式和过程,养成一个良好的念佛习惯。他说:“初学修佛最好是每天念佛号。起初不必求长,半小时、一小时都好。惟须专意,不可游心于他事,要练习专心念佛,可自己暗中计算,以每五句为一单位,凡念满五句,心中告一段落,或念满五句,摘念珠一颗。如此则心不暇他顾,而可专意于念佛了。初学者以这步工夫为要紧。又念佛时不妨省去‘南无’二字,而略称‘阿弥陀佛’。”

在给弟子的信和传碑铭中,弘一大师劝人念佛的话语比比皆是,曾于绍兴城手写佛号千纸,分赠善友。一九三七年春,弘一大师应倓虚法师请到青岛湛山寺讲律半年。在回南方之前,大师每位同学写了一幅 “以戒为师”的中堂以做纪念,并做了最后开示,反复劝人念佛。临走时大师真挚沉静地小声对倓虚法师说:“老法师!我这次走后,今生不能再来了,将来我们大家同到西方极乐世界再见吧!”与大家告别时,大师随手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小纸条做为对大家的临别赠言,上面写着:“乘此时机,最好念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四种念佛法门的难易特点

疏文 念佛复有多门者,如后文中所开实相念佛四种,乃至...

大安法师:不能往生,最痛苦的是谁

问: 今生不能往生,最痛苦的是谁? 大安法师答: 你...

把生命彻底看破,你才能往生

信心啊,这个分别很大的啦。不是像我们说啊,我念句阿...

净业行人应毕生致力于培养「向西定势」

《大智度论》里面有一位国王,是个虔诚的优婆塞,也有...

念佛当获十种功德利益

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 我们以下...

现在虽很强健,但要做死了想

现在虽很强健,就要做就要死了想。 那个意思是,虽然咱...

净业修持的八大要领

彻悟大师是净土宗十二祖,大师早年参禅得悟,归心净土...

何故极乐在西方

问:何故极乐在西方? 答:此非善问。假使极乐在东,汝...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历代普贤菩萨感应四则

李靖箭射文殊普贤 唐朝雁门关太守李靖,最初在京城的时...

少康法师传念佛法的妙计

少康法师是净土宗五祖,少年出家,历学法华、楞严、华...

俞良臣的故事

明嘉靖时候的人,姓俞,名都,字良臣,他博学多才,乡...

本份事

石榴禅师有一次看到侍者拿着钵盂往斋堂方向走,就把他...

【佛教词典】僧衣借着

亦名:借着僧物 行事钞·二衣总别篇:“四分,众僧得种...

【佛教词典】佛足石

又作佛足迹、佛脚石。即雕有佛陀足跖,以表千辐轮等妙...

怎样知道哪笔钱是自己的福报所感

一信徒问师:师父,我学佛也在做生意,请问师父,怎么...

不记得前生并不意味着前生不存在

问: 法师您好,我是一个愚昧的人,佛说有三世因果,人...

一用功便有境界,此实多半是魔境

问: 小女现年廿二岁,矢志不嫁,吃素念佛,业已数年...

他在炮火中安然念佛

日军战机轰炸恩施县城,恩施法院院长黄晓浦居士(法名...

福能空罪,慧能破愚

每有久住丛林之人,未开佛法知识,未阅佛祖经典,一向...

升迁如何避免被嫉妒

被上司赏识、升迁,本来是件好事,却惹得同事眼红、流...

忍辱求安

寒山是唐代著名的和尚诗人。他的诗大多富有禅理,令人...

依报随着正报而转

今天跟大家分享佛法的另一个重要原理,依报随着正报转...

一个寻找死亡的年轻人

从前,有一个年轻人,他很忧郁,总觉得自己的生活很不...

无穷的欲望,导致无限的危机

北极的因纽特人利用独特的气候条件,发明了一种独特的...

念佛人一定要把佛号的味道念出来

一句弥陀法中王,无边妙义广含藏;十念往生成正觉,不...

为什么要戒杀

为什么戒杀一切皆惧死,莫不畏杖痛 世间一切,没有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