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业行人应毕生致力于培养「向西定势」

大安法师  2016/06/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净业行人应毕生致力于培养「向西定势」

《大智度论》里面有一位国王,是个虔诚的优婆塞,也有修行功夫。

他问佛陀:“我常需要处理政务,有时甚至不得不领兵打仗。这种时候,我的心就会很散乱。如果我在临命终时,心也散乱,没有专注在念佛上,能不能到好的地方去呢?是否会投生到恶处?”

佛对他说:“不要担心,如果平时有强大的善业熏习力量,你一定能生到好的地方去。”

佛说了一个比喻:有一棵树,它以向东边倾斜的姿势生长,这样一直向东长,就形成了倾向性。那么,等到把这棵树砍倒的时候,无论从哪里砍,怎么砍,它一定是向东倒下的。

通过这个比喻可以知道,如果我们的阿赖耶识中,佛号的熏习力量很大,临命终时无论以怎样的方式死亡,当阿赖耶识脱离四大(地、水、火、风),那个最强的力量都会牵引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这是平时修行的功夫。再加上阿弥陀佛二六时中都在系念、关照着我们,知道我们什么时候是临命终,临终时有什么困难,那么当此紧要关头,阿弥陀佛的“临终接引愿”马上就会显现他的无作妙用。

所以只要我们平时坚定信愿,精进持名,放心,一定能往生!

一方面,有真切的信愿,就已经登上阿弥陀佛的大愿船;另一方面,以此信愿心至诚念佛,熏习的力量就形成了倾向性,临终必然倒向西方净土。作为净业行人,应毕生致力于培养这样强大的“向西定势”。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四十八大愿——(第2愿)不复更生恶道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正...

往生大事,败在懈怠

当你的懈怠放逸占了上风的时候,他的整个身心状态,这...

临终正念需要有引导力

引导力。就是忆念净土,欣求极乐。 从小乘的角度,他只...

临命终的三个忆念

善根人直接从不迷下手,观想这个东西是我过去欠你的,...

弥陀名号就是生死苦海的救生圈

这里特别要知道,靠自力和靠佛力的这种差异。通途法门...

受持五戒对净土学人的意义

受持五戒,它有两层意思,第一个如果你是修圣道门的,...

持戒念佛--明学长老的坚守

持戒与念佛的统一,一直是净土祖师倡导的宗风。慧远大...

大安法师:换个莲华化生的身体

我们确实要厌离这个身体啊,没有一点值得留恋的。我们...

佛说八大人觉经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大安法师:净土同修如何面对五欲六尘的干扰和诱惑

问: 面对五欲六尘的干扰和诱惑,念佛同修应从哪些方...

佛以什么态度来对待受苦众生

针对我们这些遭苦的众生,佛是用什么态度来对待的呢?...

欲生净土不得怕死

千万不可怕死,怕死则仍不能不死,反致了无生西之分矣...

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在一切修清净心的行门当中,念佛一法是最为直接、最为...

【佛教词典】二重曼荼罗

二重曼荼罗者,胎金两部之曼荼罗,各有浅略秘密之两重...

【佛教词典】人中三恶

指一阐提、诽谤大乘者与犯四重禁者。(参阅“一阐提”...

多闻第一的阿难

阿难:又称阿难陀,王舍城人,佛陀的堂弟,也是他的侍...

菩萨的无明与众生的无明有何不同

问: 菩萨为何有无明?菩萨的无明与众生的无明有何不...

堕落到畜生道的业因

世尊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在这个无边无际的法界中,生...

禅的态度

假如面前有两张相片,一张是少女照,风姿绰约、美艳惊...

人有短,切莫揭

人有短,切莫揭。这是当人,你看到人有短处,你要懂得...

我们念佛是为了求什么呢

修净土法门,我们都会念佛。但念佛是为了求什么呢?我...

儿女「五不怨」与父母「七不责」

为人子女时做到五不怨,为人父母时做到七不责,请您试...

寓言故事:人的一生

有一天,神创造了一头牛。 神对牛说:你要整天在田里...

不要去破坏人家的名利,不要去算计人家的财产

我们讲到说,不要去坏人家的名利,为什么呀?熙熙攘攘...

真正的大孝报恩

子女对父母的情,经常是薄如纸张,他们有需要时,认为...

犯戒造业的四种原因

佛讲了四种造业或犯戒的原因: 一个是不明理,然后犯戒...

恶口骂人的种种可怕报应

恶口的异熟果报是堕落三恶趣中。 往昔佛在世时,尊者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