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沙弥的十戒

2012/09/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沙弥的生活轨范,共有十条守则,名为沙弥十戒,是从五戒的基础上,加了五条与世间的俗欲隔离的规定,而成为养成出家人格的训练。因为,要使凡夫众生,从滔滔的人欲洪流之中抽出身来,便不得不先以自我的意志远离物欲,最后才能达到无欲的境地。

仅守在家的五戒虽也能够到达无欲的边缘,然对于夫妇关系的淫欲未断,终究尚差一步。当然,如果能以在家身份而守出家的戒律,也能达到离欲无欲的目的。

现在,将十戒的名目,条列如下:

① 不杀害有情:此与素食思想虽有关联,但却并不等于规定素食,而是规定不得杀生。

② 不偷盗他人财物:乃至一针一线。

③ 断绝男女的淫事:此与五戒所不同者,乃是由不邪淫而进为不淫。

④ 不妄语:此与五戒的相同。

⑤ 不饮酒:亦与五戒的相同。

⑥ 不非时食:过了日中之后,不得进食,这是印度当时,各沙门团的共同原则,也是出家人的共通生活方式的一种。

⑦ 不用花等的一切装饰,也不得以香水、香油等物擦脸涂身:这是为了避免虚荣心,以及男女之间的相互诱惑而制。

⑧ 不得自作歌舞、音乐、伎艺等的世俗游戏,亦不得存心去观赏世俗的歌舞、音乐和伎艺等的演唱:此乃为了不使已经出家的身心,再为世俗的娱乐所迷,引发贪恋欲情的心理。

⑨ 不坐卧华美轻软而高贵的床座:为免引起高傲心和舒适感,而忘了生死的苦恼,所以应当卧坐坚硬低下的床座。

⑩ 不为自己保持金钱:出家的人,应该常处于物质生活的贫穷之中,不储蓄金钱,也不手持金钱等的财宝,目的是灭除对于身外之物的贪求之心,若有一念贪求存在,他便无法进入解脱之门。不过,为了教团大众的生活,以及寺院经营的维持,保持金钱,不为过失。

这是出家沙弥的戒律,也是进入解脱之门的守则。但是,在家的信徒,也有学习出家戒律和体验出家生活的机会,即是逢到每月的斋日即是布萨日,依现代而言,也可称作佛教的假日或节日吧!在家的信徒,可在那天的一日一夜中,守持沙弥十戒中的前八条,称为八关斋戒。

至于沙弥尼戒,和沙弥戒相同。所不同的是沙弥尼依止比丘尼而住,为比丘尼当侍者,并且学习比丘尼的威仪。

所谓沙弥,意译为求寂、息慈、勤策。即止恶行慈,觅求圆寂的意思。在佛教僧团中,指已受十戒,未受具足戒,年龄在七岁以上,未满二十岁的出家男子。同此,出家女子称“沙弥尼”。以其勤于策励成为比丘、比丘尼,故前者译为“勤策男”,后者译为“勤策女”。

《摩诃僧祇律》及《四分律行事钞》以年龄区别沙弥(尼)为三种:

(一)驱乌沙弥(尼):年龄在七至十三岁之间,尚无法担负其它任务,但已具有守护谷麦,驱走晒谷场上乌鸟的能力。

(二)应法沙弥(尼):年龄在十四至十九岁之间,已可堪任服役,与法相应,五年中受师调练后,即可进入比丘(尼)位。

(三)名字沙弥(尼):年龄已超过二十岁,然尚未受具足戒,仍为沙弥(尼)者。不论何种沙弥(尼),必须受持十戒,方能正式称为沙弥(尼)。沙弥(尼)十戒即:1、不杀生;2、不偷盗;3、不淫;4、不妄语;5、不饮酒;6、不着花鬘好香涂身;7、不歌舞唱伎亦不往观听;8、不坐卧高广大床;9、不非时食;10、不捉持金银宝物。前九戒与八关斋戒相同,唯第十戒,乃因佛陀深知金银货币易增长贪心,易与人争利,最后成为财富的奴隶,终为钱财所束缚。这是为了破除贪心而制定的戒条。

在佛教僧团中,首位沙弥为罗睺罗。至后世,对受持十戒的沙弥(尼),称为“法同沙弥(尼)”,是真实的沙弥(尼)。如果只是剃发染衣,还未受沙弥(尼)十戒的,则名之为“形同沙弥(尼)”,即实质上未具有沙弥(尼)的资格。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佛教的戒律在当今时代

何谓戒律?戒是有所不为,用来防非止恶:律是有所当为...

两鬼争尸的故事

优波鞠多尊者,有一天,有一个人,有个年轻人,要拜他...

【推荐】念佛还要持戒

一、念佛,体会佛的心愿,就会照戒律去做 (一)以为受持...

受持菩萨戒的心得体会

我受菩萨戒的经历和感受 某天,引领我入佛门的大师兄说...

天下万事,都有一定的法理

【原文】 律藏不许未受戒者看,一则恐其未明远理之人,...

佛陀的姨母出家记

当佛陀回到迦维罗卫国时,大爱道瞿昙弥(即佛陀姨母,...

戒律是万善的根本,能够决定我们的成就

戒律,是万善的根本。持戒品位的高下,能够决定我们的...

弘一大师: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

杭州这个地方,实堪称为佛地,因为那边寺庙之多,约有...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佛教的十善业

一、不杀生而慈心于仁 杀是杀害,生是生命,不杀害众生...

善男子善女人的含义

善男子(梵kula-putra;巴kula-putta;藏rigs-kyi b...

出家人托钵乞食的含义与由来

乞食,又称为托钵、分卫、行乞,是比丘为资养自己色身...

五百罗汉介绍

001、阿若憍陈如尊者 阿若,意为了解,或译初知、已知...

【佛教词典】一切普门身

谓具足四种法界之遍一切身。即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

【佛教词典】佛画

又称画像、绘像。即将佛及菩萨等形像绘于壁面、纸绢上...

能够弘扬因果轮回观念,他的功德是巨大的

为什么清末民初的知识分子那么痛恨儒家?实际上它最远...

来去自由的良介禅师

良介禅师,唐时会稽诸暨人,二十一岁在崇山受具足戒。...

美满的家庭,要做到尊重与包容

家庭如果要达到和谐,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尊重对方...

人身难得正法难遇

~只要活在安祥里,便是真正的修行~ 首先我们从──...

般般不如意,正好降伏其心

会得了,一切处都是道,会不了的,就被时光境界转,这...

忏云法师《修药师法门的感应》

我在建筑大殿的时候,有一位居士,他对我说,叫我采用...

出家与在家的比较

下边就是在家出家的问题了。这个我们也要讲一下,因为...

深信切愿定得往生的原理是什么

问: 请问法师,深信切愿定得往生,我相信佛无虚言。但...

机深教浅,效果适得其反

疏文:增结者,《净名经》云,有二比丘犯根本戒,发露...

《净土十疑论》白话译文

第一疑 问:诸佛菩萨以大慈大悲为事业,如果想救度众生...

想到清净的国土,一定要净化你的内心

从二谛圆融的角度,什么叫做唯心净土呢?说一个真实通...

四千亿财产

佛陀发现了宇宙人生的真理,又把这分清净光明的智慧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