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戒律是万善的根本,能够决定我们的成就

弘恩法师  2022/05/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戒律是万善的根本,能够决定我们的成就

戒律,是万善的根本。持戒品位的高下,能够决定我们的成就。

《大智度论》云:“破戒者堕三恶道,若下品持戒生人天;中品持戒生六欲天;上品持戒践行四禅八定,生色界无色界天”。

下品持戒有三品,下品持戒生人中,这是世间的品,下品生人中,中品生欲界天,上品持戒如果能修四禅八定,能生到色界、无色界天。这都是因持戒而摄持的一种果报。

上品持戒有三种,上品戒就是得到出世间的果报,下等持戒即清净,得阿罗汉,阿罗汉是上品中的下品戒;中品得辟支佛果;上等持戒清净得佛道果。

所以,经典中说:“离吾数千里,忆念吾戒,必得道果”这就是戒律的重要性。

戒为无上菩提本。戒律,关乎着我们学佛修行乃至来生的果报,戒律就是最基础的修行。没有戒律的保证,没有戒律的保护,我们一切善业的功德就很难得以生发。

经典里说:“戒如平地,万善从生;戒如良医,能疗重疾;戒如明珠,能破昏暗;戒如船舫,能渡苦海;戒如璎珞,庄严法身”。

戒,翻译为学处,就是我们习行之处、修学之处。我们从最初的皈依,就当从持戒开始,没有戒律的基础,善法则难以生发。善法的缺失就是有漏的善,没有戒律的防护,我们更容易去造作种种恶业。从而损减我们的种种功德,假若连人身都难以保证,又谈何修行?

所以,一定要努力持戒,护戒如护持自己的眼目,这个是修行的根本、修行的基础。

《佛说四十二章经》云:“忆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虽常见吾,不顺吾戒,终不得道”。

纵然是常见佛面,常随佛学,没有持戒功德的护持,我们终不能得道。

外道的不究竟,正是因为没有佛陀开示的这种正戒作为防护,从而很容易走入邪戒的修持之中,而一个真正学佛之人能够感受佛陀教化则是一生莫大的福报,佛陀自大悲心之中潺流出的智慧,为我们制定种种戒法,这些戒法就是防护我们解脱三恶道,防护我们漏失种种功德的无上妙药。

所以对于在家居士而言,更应将修持五戒(杀、盗、淫、妄、酒)作为修行的本分与成佛的资粮。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这些在家居士团体,易养成我慢之心

优婆塞与优婆夷是佛门四众弟子,译为近事男与近事女,...

弘一大师开示律学要略

我出家以来,在江浙一带并不敢随便讲经或讲律,更不敢...

「有主物」在律上分成哪三类

有主物,在律上分成三类: 第一个,是三宝物。 三宝物...

修药师法门为什么能让戒律清净

我们要明白两个问题,这样子对第五大愿就更容易理解。...

怎样才能做到持戒清净

问: 怎样才能做到持戒清净? 净界法师答: 自责汝心...

犯戒造业的四种原因

佛讲了四种造业或犯戒的原因: 一个是不明理,然后犯戒...

杀生戒解说

杀生戒:不杀生戒。生是有情生命,杀是用各种器具,断...

昌臻法师《以戒为师》

结夏安居是佛陀传下来的,利用夏季三个月时间,不外出...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平时念佛与临终念佛的利益

【世尊,现在未来一切众生,若天若人,若男若女,但念...

诽谤弘扬正法之僧有何果报

问: 请问师父,如果有人恶意诽谤弘扬正法之僧,这有...

人生就是一场戏

电视的荧光幕什么都没有,电视一开,什么都有;电影的...

我们没办法改变外在的共相,只能改变自己的不共相

阿赖耶识的相貌差别,是就着阿赖耶识,因为不同的我见...

【佛教词典】入观

(术语)观者观照之义。吾人静止散乱粗动之心,则诸法...

【佛教词典】内外二缘障力智影不生

【内外二缘障力智影不生】 p0368 佛地经论五卷六页云:...

惜福从惜食惜衣做起

礼拜天,父亲看着那抱怨早餐不好吃的儿子,心想:今天...

【推荐】谦卑是修行人一生的功课

人生的每一种境界,都是修行,修什么呢。修谦卑。记得...

深山中的道场

很久以前,在深山中有一个道场,有位弟子一直想到外面...

每一个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福报在顶着

所以,讲到这个无常的世间,凡夫执著是常。受皆是苦,...

没皈依但精通佛法,算是佛弟子吗

问: 有一位居士,还未到佛堂皈依,但精通佛法、研究...

忍能息诸苦,忍得寿命长

忍得人乐观,忍能得妙好;忍能息诸苦,忍得寿命长。─...

一心不乱和念佛三昧的区别是什么

问: 念佛到一心不乱和念佛三昧的区别是什么? 大安法...

恶果源于内心的失衡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一方面,物质极大丰富,技术突飞...

念佛和参禅如何下手

修行人想知道念佛和参禅如何下手,如何成功,那首先必...

走出忧郁与痛苦的四个步骤

据说,过去有一位高僧在学法的时候曾经向他的师父请教...

60岁法师17年献血累计8200毫升

8月8日上午,身着僧服的光孝寺首座释戒成法师神清气爽...

如何辨别菩提心的邪正真伪

菩萨是印度语「菩提萨埵」的简称,菩提译为「觉」,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