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受三坛大戒前,为何要有忏摩仪式

2018/12/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受三坛大戒前,为何要有忏摩仪式

在三坛大戒中,每于受戒前夕,戒场都会为戒子们安排隆重殊胜的忏摩仪式,戒子须礼佛、忏悔、发愿,以达身心清净,纳受戒体。

梵文ksama,音译为“忏摩”,省略为忏,意译为悔,合称为“忏悔”。即“忏其前愆,悔其后过”之意。

忏悔,翻译成白话的意思是:

一、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

二、向十方诸佛菩萨表示悔过,从此不再造作新的恶业。

中国古代的祖师,依照佛经所述,将佛教的忏悔法分为三种:作法忏、取相忏和无生忏。忏摩之法,由“理”而起观,理能成事,“事”忏精诚,“理”方明显,理事圆融,是名真忏悔。

忏摩之发心:

一、必须先敬三宝,三宝即是一切众生良友福田,是众生的依怙,若能归向,则灭无量罪,长无量福,能令行者离生死苦,得究竟解脱之乐。

二、七种心以为方便,然后业障乃得灭:惭愧、恐怖、厌离、发菩提心、怨亲平等、念报佛恩、观罪性空。

三、发广大菩提心,以此礼忏因缘发广大菩提心,来求受戒法,成就三聚净戒,趣向三解脱门,求得大般涅盘的佛果,利乐有情,正法久住。

所以,在僧人求受大戒时,都要进行忏摩,祈求三宝加被,在受戒期间,逆缘消除,顺缘增长,成就上品清净戒体。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忏悔有这三种方法

忏悔有几种方法,有取相忏,有作法忏,有实相忏。这里...

演莲法师《在家菩萨戒浅说》不偷盗戒

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偷盗,乃至一钱。若破是戒,...

烫香疤

每当在电影、电视剧目中出现和尚的形象时,总见那头顶...

切莫随便呵毁僧伽

僧众这么多,当然龙蛇混杂,有圣僧也有凡僧,有持戒清...

从此我步入了佛门

我到清修院的时候,正是一个早晨。到了门口一叩门,里...

犯淫戒与持不淫戒的果报

毁犯淫戒果报,三涂果报。余报:一、生死炽然。二、障...

飘去的是云 留下的是天——如瑞法师的故事

1981年,24岁的如瑞削发为尼,继承通愿老法师的遗愿。...

受了五戒吃肉会影响往生吗

问: 法师,受了五戒就不能吃蜂蜜了吗?有的师兄说受了...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侵损常住的罪最重

这个常住,就是寺院。什么叫「侵损常住」呢?侵损常住...

佛教的斋日与斋月

唐玄宗不仅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还对斋戒与祭祀活动尤...

佛教四众弟子的称呼及含义

佛教徒有四众之分,就是出家男女二众,在家男女二众。...

文殊菩萨十大愿

一、若有一切众生,所生三界,或我作他作,随缘受化。...

【佛教词典】灭后

(术语)如来之涅槃,谓为入灭。灭后者入灭已后也。遗...

【佛教词典】有缘

(术语)有缘于佛道者。观无量寿经曰:有缘众生,皆悉...

净界法师《佛法修学概要》图解

我们在学习师父一部开示的时候,最好将师父所讲的大纲...

一生中不必计较的20件事

1、吃亏:吃亏是福。 并非所有的便宜都值得庆幸,并非...

【推荐】把苦恼的根源找出来

【所言俗务纠缠,无法摆脱者,正当纠缠时,但能不随所...

吾和身的关系

【普劝修持一。或人问孔子曰:人有迁家而忘其妻者。有...

世上没有无用功,竹篮打水也不空

山里的农场住着祖孙俩,每天早晨,爷爷都会早早起来,...

人生实相与弥陀的救度

《佛说譬喻经》中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一名行人被饿虎追...

证严法师说故事《佛陀和他的弟子们》

目犍连救母 有一次,目犍连尊者在七月间结夏安居打坐...

随顺佛的教敕、随顺佛的心,随顺佛的愿

深信就是一心唯信佛语。就是虽然在我们凡夫层面对这个...

常不轻菩萨

这位菩萨遇见比丘、比丘尼,或者遇见优婆塞、优婆夷时...

不能悟道的五个错见

印度自释迦出世,遍习外道异学,终于菩提树下,证悟大...

善说法要的毗舍佉比丘

过去,佛陀于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度众。当时,毗舍...

没有智慧的人不敢享清福

不管学不学佛,一个人想做到随时安然而住是非常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