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禅坐时身体应该如何放松

继程法师  2019/07/31  繁體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禅坐时身体应该如何放松

在所有的禅修姿势里面,坐是一个最理想的姿势,因为在坐的时候,我们身体的状态是处在一种休息,同时保持警觉的状态。休息了,就能够让我们放松、安定,符合了定的部分;处在警觉状态的时候,我们的心保持灵敏、敏锐,那么这个就是慧的作用。

盘起腿来的时候,我们的两个膝盖,跟我们的臀部形成了一个三角形,把我们身体的这根柱子撑起来,我们的身体就稳了,就安定了。

我们的胸部呢?应该含胸,这个胸是稍微收一点的,胸跟我们的手去结成一个圆形,我们这个圆是虚的,是含的,是放空的,所以我们整个空间,是很宽泛的。

如果我们结个印的话,就是四个手指放在一起,然后两个拇指轻轻贴起来。身体调好的时候,这个印刚刚好可以放到我们的脚上面。

肩膀是平的,有一种垂下来的感觉,就好像我们这个手没有拿东西,什么也没有做,就把它垂下来了。

头是通过一个小点接触在颈部上面,我们要让它放在一个适当的位置,也就是说我们的头颅放在脊椎上的时候,这样是完全放空的。

眼睛向前平视,然后收我们的下巴,我们收下巴的时候眼睛的视线是没有往下的。你需要一个小小的颈部的动作,让你的下巴能够往内收。再把眼帘往下看,然后轻轻地闭起来。我们的整个眼部呢,就放松了。

舌头平时是放在下颚,是不舒服的。在打坐的时候,如果收到下面就有一种紧迫的感觉,所以我们就把舌头放在上排门牙的后面,我们舌头的空间就很宽,它就很舒服了。

最后还要放松面部肌肉,面带微笑,面带微笑的时候,我们的嘴角轻轻地向上翘,整个面部就放松了。这样的一个姿势是基本功。

我们把腿盘好了,坐在那边,任何一个角落,坐的时候,有这样一个姿势,就会感觉到这个人在内摄的过程中。诚如法师所说,也许会有疼痛,但不要紧,只要我们能够持续保持身体的安定,很多问题就能慢慢过去。

出静

出静不要着急。注意呼吸,觉察了以后,慢慢地摆动你的身体。再慢慢地摩擦你的手,按摩你的眼睛,按摩你的脸部、头部,再依次按摩颈部、肩部、手部……有顺序地按摩,尽量地每个部位都按摩到。不用急着去做完它,而是很放松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推荐】下载手机APP客户端

可以更方便的学佛法...

我有神珠一颗

茶陵郁山主有一次乘驴度桥,驴子踏上桥板时忽而失足跌...

要眼珠

云岩禅师正在编织草鞋的时候,洞山禅师从他身边经过,...

不要妄想住茅蓬,茅蓬不好住啊

又有人问:开了悟究竟是什么境界呢?这个问题我们在云...

身与灭身,无二无分别

心无碍菩萨曰:身、身灭为二。身即是身灭,所以者何?...

忽然临命终时,尔将何抵敌生死

预前若打不彻,腊月三十日到来,管取尔热乱。有般外道...

认知的三个境界

人对事物的认知有三个境界。要想提升生活的境界,就要...

圣严法师《禅是什么》

有人认为禅与净土截然不同,其实,二者并无冲突。此在...

一切苦因缘,全由妄动取

凡圣之判,如隔云霄,其间相去,不可以道里计。佛法微...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佛学常见辞汇(十三画)

【乱心】 散乱的心。 【乱善】 乱心所做的善事。 【...

佛的三十二相

三十二相是佛陀所具有的庄严德相,由长劫修习善行而感...

什么是水陆法会

一、什么是水陆法会? 水陆法会是佛教所有法会中最大,...

佛教有哪些佛事

在寺院中所举行的佛事,要以水陆法会为最盛大,以焰口...

【佛教词典】寻常念佛

(术语)简别于别时法之念佛,不择行住坐卧四威仪。昼...

【佛教词典】无漏实相

(术语)诸法实相之理体,无垢清净。故曰无漏。法华经...

【视频】净土必修五部经典之《阿弥陀经》

净土必修五部经典之《阿弥陀经》

【视频】道证法师《两位乳癌患者的启示》

道证法师《两位乳癌患者的启示》

【视频】梦参老和尚圆寂三周年纪念

梦参老和尚圆寂三周年纪念

梁武帝所礼敬的肉身菩萨

而其大有功而显著者,北魏则有昙鸾,鸾乃不测之人也。...

一切诸法皆如幻梦境界

禅人真遇,生长卢陵,弃妻子出家,乐远离行,志向名山...

【推荐】古德论《阿弥陀经》少善根福德因缘与多善根福德因缘

《阿弥陀经》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明学长老的「佛事道影」

明学长老92岁,而体型瘦削,风范淡定。2012年5月19日到...

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各位班首、执事、各位法师、各位居士,今天是虎年第一...

从吃腊八粥想到佛教的未来

腊月初八,是佛陀经过六年苦行,在菩提树下觉悟成道的...

闻钟声,苦痛止

【疏】《阿含经》云:闻声止苦者,凡业有定与不定,故...

无用与无明

一般人皆以无用为耻,而我却认为无用正是大用。 我一...

菩萨有十种自在

观自在菩萨是指谁?依照字义来看,观是观察的意思。观...

及时为心灵沐浴和洗涤

若心污浊,则行为就污秽,行为污秽,就不能避免其痛苦...

往生的根本靠的是什么

下面有一段蕅益大师非常独到的见地,就是站在我们凡夫...

玄奘之路

第一集:乱世孤旅 公元七世纪,一个大唐的僧人踏上了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