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学净土要发什么愿

昌臻法师  2016/07/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修学净土要发什么愿

信与愿是往生的关键。蕅益大师说得明白:“往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只要有真信切愿,临终十念,甚至一念也能往生。反过来说,如果没有信愿,纵然把名号持到风吹不入,雨打不湿,也难往生。

深信之后,便要发愿。蕅益大师在《阿弥陀经要解》里说:“如此信已,则娑婆即自心所感之秽,而自心秽,理应厌离;极乐即自心所感之净,而自心净,理就欣求。”可见,我们相信了还不行,还要发愿以求生净土。

清代省庵法师说:“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发愿十分重要,必须重视。

在发愿中,要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一、首先,要厌离娑婆世界

认识娑婆世界的苦,苦有“八苦”,而根本苦是轮回苦,生生死死,永无了结;六道轮回,永难出离,我们要了脱生死,就要有脱离生死的紧迫感。

二、不能发愿只当自了汉

净土法门是大乘法门,是自利利他的法门,我们应当发菩提大愿,普度一切众生,希望所有众生都求生净土,这样才能与阿弥陀佛的愿力相应,才能感应道交。

三、不要发心修来世

发这样的愿,就是求人天福报,不可能往生净土;并且永远跳不出生死苦海。因为,你只想修来世。要知道三世因果,如果来世享受荣华富贵,在享福的同时,会大量地造种种恶业,第三世就可能到三恶道中去。因此,必须发愿了生死,出轮回,求生净土。

四、发愿不能脚踏两只船

又想往生净土,又留恋娑婆世界。这说明自己信不真,愿不切,到了关键时刻,就不能往生净土,这类的事例很多,要引以为鉴。

五、念佛人有病要发愿求往生,不要发愿求病好

这是印光大师说的,必须牢记。只发愿求病好,说明自己还留恋娑婆世界,怕死还是要死,如发愿求生净土,说明你能放下这个躯壳,一心念佛,业障消得快,寿命未尽,病反而会好了;要是寿命尽了,便能往生,了脱生死,达到了学佛人的根本目的,这是好事,又何惧之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昌臻法师文章列表

随业往生与随念往生

从今生的角度来看,我们今生造了很多的业,到底什么业...

水火二河白道喻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有这个水火二河白道喻,比喻...

念念不离阿弥陀佛

一个参禅开悟的人,他是要选择求生净土的,这是一个反...

阿弥陀佛圣诞日的由来

永明延寿禅师是宗门下法眼宗的第三代祖师,也是净土宗...

崔婆往生记

宋代山东东平府梁家雇了一位保姆,叫崔婆,是淄州人。...

胆小的人如何通过念佛来改变

问: 弟子生来就胆小,经常想些事情给自己害怕,请问...

极乐也是梦幻泡影,是否就不值得求往生

《金刚经》里面讲一切法如梦幻泡影。理上的确是这么个...

七佛以来,犹为蚁子

七佛以来,犹为蚁子,蚁子就是蚂蚁。这是一个典故,在...

【注音版】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永嘉证道歌

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昌臻法师《学佛先学做人》

今天讲的题目是《学佛先学做人》,分两部分来谈: 第...

昌臻法师:印光大师对念佛人病中发心的开示

[原文] 念佛人有病,当一心待死。若世寿未尽,则能速...

昌臻法师《做人的基础 学佛的捷径》

佛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是乘愿再来的中国近代少见的高...

念佛必须持戒

不管修什么法门,都必须持戒,当然念佛也不例外。 戒律...

【佛教词典】夕照寺

北平名刹。与拈花寺相近。乃北平东南城诸寺中之最整洁...

【佛教词典】洞山三顿棒

(公案)洞山初参云门,门问曰:近离甚处?山云:查渡...

大安法师:经常做梦睡眠质量差怎么办

问: 我经常在睡梦中做很多梦,造成睡眠质量很差,这...

到紫云山访梦参老和尚

今年二月,无意间读到一则梦参老和尚到台湾弘法的消息...

阿弥陀佛与我们众生的关系

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要了解阿弥陀佛跟我们这些众生是...

释提桓因的忍辱

有一天,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对比丘们开示:很久...

居士团体男女共住不合适

现有不少居士团体,大家聚在一起共同修行,以求依众靠...

只要心不随着动,烦恼就会过去

修行功夫是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地累积的。像大家现在...

《无量寿经》之衣食自然

阿难,彼佛国土诸往生者,具足如是清净色身、诸妙音声...

净界法师:让罪业有释放的管道

中国文化最高的就是《易经》。《易经》的根本思想,它...

大如虚空,小如极微

细菌,看似一小簇,里面可能就有万千的细菌;蚂蚁,一...

各宗要略——净土宗

史略 弥陀净土,源于晋代慧远大师,于庐山结白莲社,在...

学佛的三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是听经闻法。 听经闻法,才能够了解到佛法...

净业行人如何勘验自己是否深信切愿

在临命终时由两种力量决定,一个是业力,一个是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