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病来哪得心无苦,梦里焉知身在床

大安法师  2023/03/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病来哪得心无苦,梦里焉知身在床

病来哪得心无苦,梦里焉知身在床

进一步用生病来看,“病来哪得心无苦”。谈这个过量境界的,在宗门下常常有些人会出现这个问题。比如现在大家很能念的那个偈颂: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很有诗情画意,但是多数人都在依文解义。这首诗偈正是参禅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一念无生全体现的境界。这是赵州从谂禅师去问南泉普愿禅师:“如何是道?”南泉普愿禅师回答:“平常心是道。”刚才这个偈语是南宋的无门禅师对“平常心是道”的一个诠释。

如果没有真实到家,就对这个偈子拿来依文解义,把现前对五欲六尘攀缘的妄想心当作平常心,于是为自己的放逸懒惰、执理废事作借口:“平常心是道,我现在就是平常心。”你怎么可能是平常心呢?若无闲事挂心头,你的挂心头的事情多少啊?就好像一个学人问一个禅师:“什么是西来意?”这个禅师说:“饥来吃饭困来眠。”饥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这个学人:“我也是这个样子。”禅师:“你不一样。你睡觉的时候有种种的妄想,吃饭的时候有种种的分别。”所以真实到家的人出言吐气,他的境界就不是一个烦恼习气很重的业力凡夫所能够说的。所以我们要深知自己是业力凡夫,不要说大话。

所以下面再讲“病来哪得心无苦”。生病了,能做到不苦吗?莲池大师对这个有深刻的反省,在《竹窗随笔》里面。说我平常也讨论到病中做功夫之处,也知道一些道理。比如毕陵伽婆蹉,这是《楞严经》二十五圆通……,这位尊者被刺刺到脚,疼痛的时候,当他回光返照,“纯觉遗身”了,那个纯粹的觉性把这个业报身忘了,证到那个圆通。就是有一个不痛的东西。佛言祖语常常说,你生病,有一个不病的东西。四大本空,五蕴非有,风刀解体,毒药入口,也安然处之。也知道这些。

但是,他有一次沐浴,水温度非常高,足一下去,马上就烫伤了。这个当下,从头简点(把以上方法一一拿来运用,结果全无效验),感觉到身体非常的疼痛。非常疼痛,这时候想提起正念很难:谁是遗身者?谁是不病者?四大五蕴真实的是我的身体,但是我确实被这个身体所累,这时候想找一个本空非有者也不可得。所以才知道,平时只知道道理,这叫干慧,没有定力的慧都是遇到境界无济于事的,这叫口头三昧。所以这些病来了,作为业力凡夫,他会有很痛苦的觉受。

别说我们这些业力凡夫,就是这些祖师大德都是这么示现的。蕅益大师,他一生智慧高深,但他常常生病。在五十六岁那一年有两次大病。他在病中曾经给一个居士——钱牧斋居士,写了封信。看这封信,就知道很不容易啊。蕅益大师他这个人的特点是非常的真实,从头到脚都是真实。

他说:“今年夏天生了两次大病,快死了。冬天又生了一场病,比夏天生的病还更重。在这次病中,七昼夜不能坐,不能卧,不能饮食,治疗还束手无策。没有任何办法来解决这个身体的疾病问题,唯痛哭称佛菩萨名字,求生净土而已。”

你说不苦吗?到了痛哭称阿弥陀佛名号赶紧来接我的这一条路。实际上蕅益大师非常慈悲,也告诉我们,碰到无法可治的病,就走这条道路——一心呼喊佛的名字,求生净土,万缘放下。

《影尘回忆录》,倓虚大师记载的两个人生病的事情,非常有意思。一个是他的同学,叫道同学。哎呀,生了病,肺病,很厉害,医院也没有办法治,把他抬回来。他们是观宗寺办了一个班,都是学天台的班。谛闲法师就看他,叫他念佛求生净土,但这个道同学听了不欢喜,他说:“我还有弘法的大愿没有完成,你就让我求往生。”他不接受。倓虚法师看到他这个样子,知道他贪生怕死了,就叫他:“那你就念观世音菩萨,让你的病好。”

他一听,很高兴,“这个好!我念!我念!”他就在病中,那就是喊:“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天天喊,还真的有感应了。有一天他忽然不喊了,他对照顾他的一个老比丘说:“刚才有一个老太太过来了,给了我一个桃吃,我吃了之后,觉得一下子好像病要好了。”还果然,他的病就好了。

过了一年,谛闲老法师生病了。这场病从记载当中非常厉害,也是中西医束手。这个道同学他就去看望谛老了。见面,是先说了一些安慰的话,末了他竟然说:“老法师,你不会修三止三观吗?病是假的,你老可以修假。”因为谛闲老法师坐在床上也是很痛苦的样子。谛老在床上坐着,没有吭声,又翻翻眼皮看着他,回答:“观是假的,疼痛是真的。”说完这话,还对他的学生笑一笑。这学生这才发现自己讲话有点过了,找个原由,就赶紧开溜了。但通过谛闲老法师“观是假的,疼痛是真的”……那也是当下的真实之谈。所以真的是,没有断烦恼的业力凡夫,疾病来了,内心还能没有痛苦吗?

再就是“梦里焉知身在床”。在梦中的时候,不知道身体在床上啊。古往今来,多少对梦境的描述,“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在梦中的时候,梦中有自己,有他人,有山河大地,有各种生活的情节,有喜怒哀乐惧,一切具备,所以会高度地认同梦中的那个角色。在认同那个梦中的角色的时候,你不知道在做梦了,你不知道在床上睡着的。

著名的有“庄生梦蝶”,庄子梦到蝴蝶,他就恍惚了:是我庄子梦蝴蝶,还是蝴蝶梦为庄子呢?他都恍惚了。但是,就是庄子没有梦蝴蝶的时候,他也在梦中。孔子思念周公,梦中见周公,他就梦中没有见周公的那个所谓正常态,也是在做梦。所以要知道,我们众生都是在无明大梦里面,惟有佛从这个梦中醒过来。

我们现在也有自己,也有他人,也有山河大地,也有各种生活的情节,也有种种的喜怒哀乐惧,于是我们高度地就认同梦中的这个我是真实的。于是,就忘掉了躺在床上原来是一个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的身体。我们的生命迷惑颠倒,在这种情况下要生大惭愧心,大悲痛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专一念佛之章程

手书备悉。丧中如此办法,不但于亡人有益,实令阖家均...

若能以此修持,百人修持即百人往生

若能如上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个很奇妙的格式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

人人都往生到遥远的极乐,那人间有情众生有谁来度

问: 佛法是超世间,也是救世间的,若念佛人都往生到遥...

【佛学漫画】如何守住菩提道芽

你念我名号,我来守护你的菩提心...

两位大师持名念佛求生净土

智者大师虽然他是在教下(天台)专攻专修,但对于西方...

不管定善散善,只要回向都能平等往生

在《观无量寿经》里面,有十六种观法。十六种前十三种...

一句佛号作大舟,载运往生极乐国

生值佛世难。只有生在佛世,才有机会见到佛。而法是从...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金色容颜转凡心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佛说无...

一门深入专修,不要夹杂

除了正助二行之外,修其他的善,善行,都称为杂行。杂...

【推荐】不能把无病当成修行有功夫的表现

有种观点说信佛念佛了就没有病,把他没有病认为是他修...

大安法师:一念净心即得往生,那还要念佛吗

问: 有人说:《无量寿经》谈一念净心即得往生,所以...

【佛教词典】十事非法

乃指十事不合律制。又作十非事、十事、十净。佛陀入灭...

【佛教词典】受心所

【受心所】 此为心所有法中的遍行心所之一。受是领纳、...

刺激消费不如鼓励耕读传家

现代的经济学家很多观点都是有问题的,凯恩斯说以消费...

密行第一的罗睺罗尊者

罗睺罗尊者是佛十大弟子之一。乃释尊之子,为耶输陀罗...

【推荐】念佛法门的专修与杂修

我们看蕅益大师的传记刚好是第十九愿的印证,你看蕅益...

命运把握在我们自身手里

世间上的人都明白冥冥之中有命运的存在,而更多的人认...

宁可执著这个有,也不能去执着那个空

一般的人喜欢谈空性,谈无相,认为谈空很高妙,他不知...

念念不忘,心心不懈,即此便是修行之要

身为大患之本,众苦所聚,六道生死,先要识此生死苦因...

文殊菩萨给你的智慧和吉祥

文殊师利菩萨的意思是妙智慧、妙吉祥。 我们在世间都希...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就是究竟的平等心

修行这条路要坚持走下去,确实有很多困难、很多障碍。...

格言联璧

学问类 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

傻瓜与聪明人

在一个城市里,住着一个傻瓜,他很为大家都把他看成傻...

雷阳公问地府官吏

族叔祖雷阳公说,从前有个人遇见阴曹地府的官吏,便乘...

断除对异性的贪爱与相思

如果说死亡是这个世间人们最恐惧的事,那么最悦意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