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忧波毱多尊者的教化

2012/10/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有位族姓子出家学佛,修习禅定,证悟四禅,却以为自己证得四果阿罗汉,得到究竟解脱。忧波毱多尊者知道比丘错认消息,并未直接点破,而以善巧方便教化。尊者令比丘前往外地办事,自己则于途中化作一名商人,又化现群贼五百人来抢夺、杀害商人。比丘睹见此景,觉察内心恐惧,便明白自己尚未证到阿罗汉果,于是想:‘既然还没证到阿罗汉,那该是三果阿那含吧。’

在经历商人惨遭杀害的事件后,有天,一位长者女希望比丘能陪伴共行,比丘回答:‘出家比丘不能与女人同行。’长者女便说:‘那就请您走在前面,我在后头跟着就好。’比丘心生怜悯,于是答应。后来,忧波毱多尊者以神力化现一条大河,此时长者女又要求比丘陪她一起渡河。于是,比丘处于下流,女子处于上流,一起横渡江河。未料,女子一不小心没溺河中,于是比丘伸手将女子拉起,却因碰触女子细滑的肌肤,而生起爱欲之心。

当比丘觉察到自己的欲爱之心,就知道自己尚未证得三果阿那含。由于爱欲心起,于是拉着女子到隐蔽之处,没想到转身一看,才发现原来是忧波毱多尊者,当下生大惭愧心,低头不语。忧波毱多尊者问比丘:‘你之前自称证得阿罗汉果,若是已证悟的圣人,又为何会行此恶事?’于是,尊者带着比丘回到僧团,教导他忏悔法门,并为他说法,比丘一心专注思惟法义,即证阿罗汉果。

典故摘自《付法藏因缘传·卷四》

省思:

修行是脚踏实地的心地功夫,不论体悟到多高深的道理,真正的考验是面对境界时,作主的能力有多少?任何时刻都必须诚实面对自己,不自以为是,虚心听从善知识的教诲,从身口意落实修行,检讨反省,断一切恶,修一切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推荐】靠自力修行的道路,真是险象环生

多诸障难者,行人于禅观中,击发阴魔,如《楞严》开五...

禅者悟道时的境界和感受,说得出来吗

有一位学僧,恭敬地问慈受禅师道:禅者悟道时,对悟道...

原来一切都在

过去有一个禅师,他参访一个善知识。他到了那个地方就...

专修净业,自得心开

念佛之人,不可涉于禅家参究一路。以参究者,均不注重...

蕅祖大师开悟时的情景

次年夏,逼拶功极,身心世界忽皆消殒,因知此身,从无...

龙裤国师念佛成就的公案

在明朝万历年间,有一位国师,名号为龙裤(法名已经佚...

冶开老和尚是怎么开悟的

选佛场,一念净心成正觉,看谁能在这里把世间一切的万...

开悟和没开悟的人心境之区别

原文: 所言念佛三昧,说之似易,得之实难,但当摄心切...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

野狐精,他心通在何处?

唐肃宗时,西天大耳三藏来到东土,自称有他心通,肃宗...

火烧执着鸟儿

传说在深山里,有一座栖息着神仙的湖泊,湖水湛蓝清澈...

乐善好施的长者

有位长者不但家财万贯,心地也很善良;他觉得与其只有...

别摔在熟悉的路上

朋友是位载客司机,每天都要开着面包车往返县城。有一...

【佛教词典】五根

(名数)有二种:(一)眼等之五根:一眼根,生眼识者...

【佛教词典】大圣世尊

(术语)佛之尊号,佛为圣之极,世之尊。法华经药草喻...

让心先过

曾35次创造世界纪录的俄罗斯撑杆跳高运动员布勃卡的教...

一切法门中,莫若念佛求生净土

然于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则莫若念佛...

以善心对人,马上有善报

我以善心来对你,虽然我无求于你,但当我以善良的心来...

能够这样至心念圣号,求什么就能得到什么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身心忧苦众病所恼。有能至心称名念...

清明节佛弟子怎样做才对已故亲人最有利

清明,是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

「出世」与「一切皆空」的含义

出世 佛法说有世间,出世间,可是很多人误会了,以为...

善的链条

一天傍晚,乔驾车回家。一路上冷冷清清。天开始黑下来...

把每件事物都拿来修行

若我们如实觉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那么它们...

往生净土三资粮

净土三资粮为:信、愿、行。即是信仰、发愿、修行。...

老实念佛的人是什么样的

祖师大德总是苦口婆心劝人老实念佛。这句看似简单,实...

佛虽广受一切供养,但心中无增减

马鸣菩萨提到,过去曾听闻:在竺叉尸罗国的博罗吁罗村...

不要顾虑衣服饮食,护法神给你送来

你行正道,修行的和尚,不管你住山里,住多高,住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