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

大安法师  2016/04/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

作为修行人,在行持上必须要奉行一个原则:诚敬——“主敬存诚”。在这一点上,儒家圣贤和我们佛教历代的祖师大德都特别强调。

“诚”就是心性上不二的心体;“敬”则是“诚”的表现形态。

净土法门尤其重视“诚敬”二字。有诚敬才能跟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感应道交,当生获得现世的利益,临终时蒙弥陀愿力加被,带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如果大家用心读过《印光法师文钞》,会发现书中不断地强调“诚敬”。

在《复永嘉某居士书五》中,印祖谈到,由于自己罪业深重,出家以后就希望消除罪业,以报佛恩,所以常常从古德的修持中寻求懿范,以期作为自己的榜样。经过一番览经阅典,印祖最后得出个结论:“诚与恭敬,实为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之极妙秘诀。”

修道最高的秘诀是什么?就是诚和恭敬。印祖从此常与有缘者谆谆言之。然而,“诚与恭敬”一语,举世之人都知道;至于为什么要“诚和恭敬”的道理,举世之人都不明白。

印祖在其他书信中做了说明:“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

这就告诉我们,一个佛弟子面对三宝时,如果处处表现恭敬,便能消除业障,增添福报,开发智慧。

比如,面对佛像时,要像真佛就在面前一样,必恭必敬;读诵佛经时,就好像佛在亲自给自己讲经说法,不敢有一念的懈怠。这样才能得到佛法的实益。

反之,如果缺少恭敬,对待法宝的态度随便,在佛像前行为不检,或是把佛经置于脏乱之处,即是犯了亵慢之罪。纵然此人修了许多善业,也只是种个远因,而其亵慢之罪的后果,不堪设想。

由于各自业力因缘的不同,修道人之间在根机上存在差别,但一个钝根的人,若以诚敬心修学佛法,进步将会很快;一个利根的人,若无诚敬,也慢慢变得没有作为。

所以,一个修道人若想有所成就,还是要在“诚敬”当中去求。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念诵普贤十大愿的功德

一者、礼敬诸佛 二者、称赞如来 三者、广修供养 四者...

出家师父的法名为何要尊称上下

僧人自称法号有:释某某、草字某某、衲子某某、沙门某...

念《地藏经》灵与不灵的原因

能于十斋日每转一遍。现世令此居家无诸横病。衣食丰溢...

信此六字洪名,乃一切佛法行门之总持陀罗尼

疏文 举名者,佛有无量德,今但四字名号,足以该之。以...

发自内心的礼貌

人与人的关系是建立在礼貌之上,但是今天社会上懂礼貌...

跟出家师父同坐一起,感得什么果报

又勿坐僧床席,轻侮僧故。 为什么?他是师父,他代表佛...

佛像经书可以下载到手机吗

问: 佛菩萨像和经书下载到手机里可以吗? 正如法师答...

听闻正法的功德利益

龙树菩萨在其《听闻集》中写道:多闻能知法,多闻能远...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净土宗的祖师们对戒律是非常重视的

念佛求生一法,虽然仰靠阿弥陀佛的愿力,但是中国净土...

「从生至生」是什么含义

问: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有这样一段经文:二人...

净土行人要从孝养父母开始

我们中国是礼仪之邦,儒家文化是我们华夏民族的主流文...

经常梦见鬼神或已故的亲人是怎么回事

佛在《地藏经》中说,如果未来世诸众生等,或者在梦中...

【佛教词典】狗子佛性

禅宗公案名。又作赵州狗子、赵州佛性、赵州有无、赵州...

【佛教词典】诸尘

(术语)色声香味触之五尘也。此五法污真性,故名尘。...

打开生死痛苦之门

什么是痛苦之门呢?《楞严经》讲主要就是我们攀缘的心...

这是我们修行的第一个心态

信的四种内涵。首先是信我此世界是苦,信我们所处的这...

达摩大师:息诤论

夫法身至寂,近远等同;理性弘幽,玄深叵测。虚融妙体...

但念无常,活在当下

在这娑婆世界永远幸福快乐地生活,那只能是在童话故事...

练习对治自己的贪瞋痴

在《地藏经》第八品上,阎罗王、大鬼王说:地藏菩萨发...

工作认真但得不到领导认可该怎么办

问: 我在单位里上班,业绩非常好,但老是得不到别人...

圣严法师《建设人间净土》

要使我们所处的世界变成净土,需要靠大家的努力。不管...

大安法师:信得越深,念得就越切

这句名号我们要念呢,要有一些前提:第一是信愿,第二...

佛经中出现的童男与童女

佛教是一个非常重视青年的宗教,佛菩萨的圣像中,大都...

怎样才能让心变清净

凡夫的心总是心猿意马,漂浮不定,好比躁动的猿猴一样...

成为一棵大树的五个条件

一、成为一棵大树的第一个条件:时间 没有一棵大树是树...

诸法无自性,一切皆无永恒

当今社会,人们急速向城市集中,都市街头行色匆匆,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