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五浊恶世,非念佛法门不能得度

大安法师  2016/05/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五浊恶世,非念佛法门不能得度

我们要深信在这个五浊恶世,舍去念佛法门,绝对不可能得到救度,要有自知之明。

通过对自我的解剖,对所处环境的观照,我们要对五浊恶世的状况有一个客观如实的认知。我们简略地观照一下五浊。

第一是劫浊,劫是时间概念,劫浊是指一切浊法聚集的时代。看一看我们所处的世界,真的就是劫浊时代,天灾人祸,频繁出现,诸如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连绵不断,对自然界掠夺性的开发,环境被严重污染……一桩桩,一件件,无不令人触目惊心!

第二是见浊,即邪见增盛,见解浊乱。包括五种邪见:第一是身见,执著身体是真实的;第二是边见,看待和评价事物不是执空就是执有;第三是见取见,认为修行的目的是要追求人天福报,不是脱生死轮回的苦难;第四个是戒禁取见,修苦行、折磨自己的身体来求解脱;第五是邪见,为物欲享受不择手段,不信因果报应、六道轮回。

第三是烦恼浊,即贪、瞋、痴、慢、疑,烦动恼乱。贪,其中最重的就是淫欲心;瞋,瞋恨,仇恨的心、嫉妒的心,达不到目标就要毁灭对方的瞋恨心;慢,我慢,骄慢,老子天下第一,你们都不行;疑,怀疑,这是一个根本烦恼。

第四是众生浊,由于见浊和烦恼浊,我们所感召的身心都很陋劣、很丑恶。但由于身见的原因,我们认识不到,还会去贪恋它。

第五是命浊,由于前面的恶业所感,我们的寿命非常短促,能活个八十岁、九十岁算是长寿了,更何况现在自然灾害这么多,再加上瘟疫、战争、地震等时有爆发,我们什么时候命终自己都把握不住啊!

试想一下,在这样的五浊恶世当中,要解决无量劫以来难以成办的了生脱死、圆成佛果之道业,舍念佛法门,谁何以堪?

蕅益大师深知这种利害关系,苦口婆心地告诉我们,用深信切愿来庄严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就能转五浊为五清,这叫“圆转五浊”。

为什么这么说呢?念佛能转劫浊为清净海会。只要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宝网遍布虚空,音乐微妙和雅,随风流布,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一切资生用具、日常生活、价值观念都是至极清净,所以清净海会就能转劫浊。

念佛能转见浊为无量光。我们知见上的错误就是因为没有智慧,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能获得无量光。光明就是智慧,而且不是一般的世智辩聪,是大般若智慧。

念佛能转烦恼浊为常寂光。在种种烦恼中具有涅槃三德,常是法身德,寂是解脱德,光是般若德。今念佛往生净土,烦恼转成断除烦恼之断德。烦恼之性即常寂光,一体无二,现量亲证。

念佛能转众生浊为莲华化生。在西方极乐世界是莲华化生,这莲华是阿弥陀佛赐予的无上正觉之华,往生者从莲华中化生,即有着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金刚那罗延身。

念佛能转命浊为无量寿。我们只要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获得了如阿弥陀佛那样无量无边阿僧祇劫的寿命。

所以,释迦牟尼佛见证并悬记,佛灭度之后,我们这些苦难众生将遭受五浊恶世日益深重的剧苦,故特别留下了这个横超五浊的法门。

我们要体会释迦本师的悲悯。只要信愿持名,生起极强的厌离心,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都会平等摄受行人顿超三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往生的正行,就是执持名号

菩提正道名善根,即亲因。种种助道施、戒、禅等名福德...

畜生道众生能直接超度往生净土吗

问: 畜生道众生能直接超度往生净土吗?还是需要来生投...

今生忍耐,报尽即生西方

那些在修行路上曾有过的障碍,其实没什么大不了,我发...

往生的人要先把生死业力沉淀下来

当我们面对过去的业力时,诸位!你就不能用业感缘起了...

在临命终之前,把所有的业力变成可携带式

作为净土宗的修行者,当我们娑婆世界的果报体投生到极...

《净土法门普被三根论》白话译

(圆涛法师白话译) 【原文】 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

真心究竟在何处?就在念佛当中

圣人、佛、菩萨跟我们凡夫的差别,就在一念之间。为什...

怎样才是对净土法门有真正的信心

问: 怎样才是对净土法门有真正的信心? 大安法师答:...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注音版】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吃素的原因来自两个最起码的认知

我们不要以为这些飞禽走兽、海里生物、家养牲畜就理所...

如何正确运用十念记数法念佛

问: 我平时用印光法师讲得念十声的方法记数,但我发现...

造了五逆重罪和诽谤正法,还能往生吗

问曰,无量寿经言,愿往生者,皆得往生,唯除五逆诽谤...

具足信愿的人会散乱念佛吗

问: 弟子有一个问题请教,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中...

【佛教词典】斋月

又作三长斋月、善月。指阴历正月、五月、九月等三个月...

【佛教词典】主人公

禅林用语。指人人本具之佛性。无门关第十二则(大四八...

临命终的三个忆念

善根人直接从不迷下手,观想这个东西是我过去欠你的,...

三个方面检验是否已离开妄想

每一个因缘都可以修功德,不一定是在顺境才修学。逆境...

弥陀名号就是生死苦海的救生圈

这里特别要知道,靠自力和靠佛力的这种差异。通途法门...

佛陀的感应之道

感应的事相、事迹,可能我们还多多少少会感受到,叫感...

忍辱波罗蜜与阿Q精神

当你碰见一个人无理的咒骂你、毁谤你,也许与你素无瓜...

为什么我们发不起随喜赞叹的心

今天我们要从这个赞叹讲起。诸位知道,大家都是同修,...

【推荐】多一份理解与宽容,少一份暴躁与气恼

美国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项实验:他们把生气人的血液中...

执着金台来接引可往生否

问: 若有众生执着佛持金台莲花来接引,此众生可往生...

何以念一声佛号能灭多劫重罪

中国向有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之说,侧面反映出中国...

临终面临死亡时,会出现的两种情况

一个人面临死亡的时候,他两种情况会出现:第一种情况...

学习也得有个方法

现在和大家讲讲学习的方法,不然以后的经文,特别是《...

在生活中修行,红尘中历练

人常问如何修行,要用哪个法门去修行,孰不知在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