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大安法师  2017/03/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佛说阿弥陀经》

接引这一愿对我们是非常非常的重要,这真是表达了阿弥陀佛至极的慈悲。

因为临命终时,是我们最难的一个时候。四大的分离,神识要出来,但是有时还不想走,各种病苦交加,阿赖耶识善恶业的种子翻卷,所以是最难做主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没有阿弥陀佛的帮忙,一定要我们自己前往西方极乐世界,那可能一万个人里面也很难一两个人去得了啊!我们的神识一出来到哪去啊?如果“哗啦”一下进了中阴身阶段,就更没办法把控了。

所以,是阿弥陀佛看到我们临命终时极度的困难,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他来帮助。他专门发了一个愿,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一定会过来接引我们的。所以,阿弥陀佛又叫接引佛。

我们东林大佛造的佛像的样子就是接引佛的样子,他的右手垂着金色的手臂,在生死苦海捞漉众生,拔出来,拔到哪去?放在莲华莲台上,这样来接引。我们临命终时,神识一出来,马上看到阿弥陀佛在面前,我们那种欢喜,那种有依靠的安全感,马上油然而生。为什么往生者都能带着微笑走?他看到阿弥陀佛来了,他高兴啊!所以,在世间去世的人里面,唯有念佛人的面容是最灿烂的,笑得最开心的。

但是这里要注意,是“临命终时”。有的同修可能求往生的心很切,他常常会发愿:“哎呀!我现在就要走啊,阿弥陀佛你现在来接我吧!”这种情况是不好的, “灭寿取证者,亦非下种处”,你不能故意缩短自己的寿命,求提前往生,不要这样。你这样求的话,那种躁妄心会出来,会导致很多的颠倒,很多的痛苦。所以经文都是讲得这么明确——“临命终时”,不是说你什么时候想走就什么时候走。

可能是他听了一些公案,把特殊的公案作为一个普遍现象。比如莹珂比丘,莹珂比丘就是念念念,念到阿弥陀佛来了,阿弥陀佛说:“你还有十二年寿命”,他跟佛说:“哎呀,十二年寿命我不要了,我就马上走”,阿弥陀佛说:“那三天之后就接你走”。是有这么一个记载,但这个记载是:第一,莹珂比丘是生起大惭愧心,大恐怖心,他是断食念佛,证得念佛三昧,阿弥陀佛来了,他向阿弥陀佛请求往生净土,阿弥陀佛也慈悲地许可了,也是觉得他的烦恼很重,在这个世间他自己怕又要退转。这种情况是特例,特殊的例子。

如果你求求求,你跟阿弥陀佛还没有见面,你是一厢情愿的,你没有得到念佛三昧。特别不能是:我什么时候要走,我要开往生大会,我要表演给大家看。你念佛往生,你又不是演员,为什么要表演?这么一表演,出了很多笑话。据说一个居士宣布:我某年某月某时走,大家都来送。到时候到了时间,念念念,走不了啦,走不了她也觉得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就搞得精神都错乱了。所以往生这桩事情,大家千万要有一种平实的心理,要有高度的信心,把自己交给阿弥陀佛。实际上你求哪一天走,要开往生大会,要表演,都是我执的表现,你的虚荣心在作怪,这都是跟佛法不相容的。

我们正确的心态,我们要有恳切求往生的心,要有这个愿,这个愿要发。阿弥陀佛今天来,我今天愉快地跟阿弥陀佛走。阿弥陀佛还要让我活120岁,我也愉快地活120岁,我把自己交给阿弥陀佛,由阿弥陀佛来安排。阿弥陀佛什么时候让我走,我就什么时候走。

这实际上也是一个破我执的一个过程。什么叫“南无”?南无,就是皈命,你把生命交给阿弥陀佛,你就不要考虑,你一定要指定哪个时候走。阿弥陀佛自然临命终时会安全的、稳妥的,拿着莲华,而且是你平时念佛,在七宝池标上你的名字的那个莲华来接引你,自在的、弹指间、一念间、屈伸臂间就到了西方极乐世界。那么,由于有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临终接引,所以这样的往生者临命终时心不颠倒。

这个“心不颠倒”是他的信心决定的,他有坚固的信愿,以这个能感之机,感召了阿弥陀佛兑现他的愿力,他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了,他欢喜了。

“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这个“即得”就是当下就走了,非常快速,这个“即得”就是不隔时,当下,所以就叫文成印坏。娑婆世界五蕴的身,就像印,印坏了,神识当下极乐世界的生阴就出来了,像文成。所以在这个世间,临终在定之心就是往生极乐世界之时。

当下说明什么?实际上说明,在阿弥陀佛前来的时候,阿弥陀佛肯定会放光,圣众都会放光。在这种光明当中,是极乐世界和娑婆世界打成一片。换句话说,极乐世界就在当处,所以就“即得往生”。这个十万亿佛刹之遥远的西方,这样的一个空间的概念,是根据凡夫的生灭心,凡夫的空间概念来说的。在阿弥陀佛的光明当中是超越了这种时间和空间的,所以他就能“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十念皆生我国愿

第十八愿 十念皆生我国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

念佛受病,实是无量劫业力所现

原文: 书中言念佛急进、中气虚极,此汝不善用心所致。...

四十八大愿——(第7愿)皆得天耳彻听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耳,下至闻百千亿那由他诸...

福报越大的人,要越早收心

一个人越接近临终时越重要。诸位!我劝所有净土宗的人...

净土法门是不是恶人当机

问: 请教法师,我听人说净土法门恶人当机,佛又偏怜...

宏海法师:马蹄无处避残红《彻悟禅师语录》要解

第一讲 各位大德法师,各位居士同修,各位有缘,大家下...

《临终三大要》白话译

人生最悲惨的事情就是死亡,可是全世界没有一个人能避...

弥陀名号是实相身

第三个偈颂,是法藏菩萨讲:我到了成就佛道、佛果的时...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注音版】延生普佛仪规

延生普佛仪规...

为何要注重回向

问: 为什么要注重回向? 大安法师答: 一般我们做的...

你布施出去的东西,最终还是你的

你布施出去了,你就创造了一个人天福德之身,那人天福...

【推荐】这么简易的法门,为何你却不修

龙树菩萨对我们一代时教的判教,判为难行道和易行道。...

何谓「大佛顶」

先了解何为大佛顶,古人都说这部《楞严经》是开悟的《...

【佛教词典】喜根

(菩萨)菩萨名。诸行无行经下说喜根胜意二菩萨之事。...

【佛教词典】自体果

【自体果】 p0597   瑜伽三十一卷二页云:自体果者:...

修念佛法门有两种

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中说,修念佛法门有两种:一者...

安住空性,发起菩提

一个人要学佛,很重要的就是把片段的人生观,转成完整...

信此六字洪名,乃一切佛法行门之总持陀罗尼

疏文 举名者,佛有无量德,今但四字名号,足以该之。以...

【推荐】妙莲老和尚《吃素增福寿》

1.素食少病又健康 我们佛家吃饭,完全都是素食;这在...

只个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

末句结归,言如是不可思议者,当是何物?惟自性乃尔。...

蕅益大师《净土玄门》

○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十六卷云:宁受地狱苦,得闻诸佛...

戒,不要拘泥于戒相上

印度的波斯匿王有个妃子,人称末利夫人。她皈依佛教,...

邪淫念头难以降伏,该怎么样解决呢

问: 师父,在家居士粗的邪淫容易戒除,意念上的邪念...

决定寿命长短的,不是饮食运动,而是……

各国长寿地区的人种、气候、食物、习俗各不相同,有的...

金刚经感应录:金刚神护持诵经人

柴注,宋朝青州人,任官寿春郡司理,曾经审理一宗谋财...

怎么才能达到与世无争的境界呢

问: 很羡慕那些与世无争的人,怎么才能达到这种境界...

代众生受苦的精神

有人经常问我这个问题,我布施了之后有这么多倒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