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怎么才能达到与世无争的境界呢

慧广法师  2016/08/21  繁體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很羡慕那些与世无争的人,怎么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

慧广法师答:能遵循因果规律,努力放下自己,全心成就别人的人,才是与世无争的人。事实上,你的问题,恰好是在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而已。别不承认,修行和放下是一种积极的东西,它不是消极的。但是你理上走偏之后,就会出现一种懈怠、懒散的状态。比如,有一些人,家里很穷,却总是非常快乐地、懒洋洋地坐在南墙根下晒太阳,啥都不干,啥都不问,啥也不争。好多人认为这就是淡然、超脱、豁达,但事实并非如此。你看那些牛马们不也懒懒散散地卧着嘛,有时它们甚至可以一动不动地卧上好久,就像坐禅一样,可它们还是畜生,它们无论卧上多久,生命都得不到一点升华。所以说,这是愚痴,不是修行,以这样的态度面对人生,好多宝贵的生命时光就被虚度了,创造不了半点价值,留不下任何东西,这样的生活,跟动物没有任何区别。

一些修行人修行时也是这样,他们自以为得定了,就什么事都不想做,百无聊赖,万念俱灰,实际上这只是一种枯禅,即便真的入定了也是枯禅,起不了任何作用。这种修没有任何意义,就像把一块石头泡在冷水里面,哪怕泡上一百年,甚至上千年,它也仅仅是一块石头。唯一的改变,就是它会慢慢被水流侵蚀,但其本质,仍是石头。我把这种在虚无中、在枯禅中虚耗生命的人,称为“混混”,时间的累积,只能让一个小混混变成一个老混混,不会让他实现任何升华。这个过程中,混混们只有身体的衰老,精力的衰退,没有任何进步与超越。真正的进步和超越,需要精进,需要坚持,按照以前的说法,就是要有一种大无畏的精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推荐】下载手机APP客户端

可以更方便的学佛法...

是枯的好,还是荣的好

药山禅师在庭院中打坐,身边有云岩和道吾两名弟子相伴...

念佛号时很快就打瞌睡,这是业障吗

问: 师父您好!弟子在打佛七期间,念佛号时如果心里不...

晨朝十念法只可以早上念吗

问: 晨朝十念法只可以早上念吗?或者早晚都可以念?...

星云大师:用四句话指点处世迷津

我现在用四本佛教的经典,里面四句话贡献给各位。 第...

曾国藩的平生「三畏」

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往往就会变得肆无忌惮、为所欲为...

一生行善但不知道阿弥陀佛,最后会往生吗

问: 如果一个人从不知道佛教,也不知道阿弥陀佛,却...

星云大师《人生是过客》

有人说,人是宇宙的主宰;但也有人认为,人是宇宙的过...

这个世间不值得你这样执著

我们一个人不悟到佛法,临命终那一种执实在是没有办法...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佛教的忏悔方法有哪些

佛教里面说忏悔的方法,有说两种,事忏和理忏;也有说...

三大轮回之根

今先说轮回二字之义,这轮回之义就是人间所共知的一句...

一代名家郑板桥的养生宝典

郑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着名画家、书法家;原名郑燮...

棺材是装死人的,不是装老人的

我们总是觉得我会经常的存在在这人世间,所以我要把所...

【佛教词典】福观

(术语)又曰福慧。即福智之二庄严也。福者修布施等之...

【佛教词典】十力分别

【十力分别】 p0112 瑜伽五十卷一页云:云何如来十力分...

【视频】药师灌顶真言

药师灌顶真言

【视频】慧律法师《念佛一声,漱口三天的用意是什么》

慧律法师《念佛一声,漱口三天的用意是什么》

【视频】净界法师《舌根造恶所得的果报》

净界法师《舌根造恶所得的果报》

这个是你学唯识最重要的功课

基本上,我们凡夫对人生的因缘的观察,跟佛法所谓的因...

心念的不可思议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天,佛陀带了诸位比丘到处游化,走...

《阿弥陀经》的三大注疏

古来注疏,代不乏人,世远就湮,所存无几。云栖和尚著...

了解自己的优点

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人来世间,都有各自的使命,唯有...

欲诵经灭罪,当做此观心法

夫欲诵经灭罪,第一,先须盥漱,整肃威仪,别座跏趺而...

现在能听闻佛法,应该珍惜这一因缘

一历耳根,永为道种,大士所以舍全身求半偈也。 佛陀,...

拜佛和拜舍利有没有差别

问: 师父刚刚讲到这个舍利,我就想到几个月以前,这个...

决欲年内往生,此见不可执著

接手书,所言决欲年内往生,此见不可执著。执则成病,...

妄想起时,只一个不理

文钞原文: 妄想起时,只一个不理,便不会妄上生妄。譬...

不管生命中发生什么,你观察你的心就可以了

前面我们讲到庚六识大圆通,识大圆通它的重点就是,不...

持戒念佛,本是一门,净戒为因,净土为果

《华严经》云:戒是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若能...

佛弟子不能吃肉的经典依据

《大乘入楞伽经》 佛言:『大慧!罗刹恶鬼常食肉者,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