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土宗如何看待持戒

大安法师  2017/11/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净土宗如何看待持戒?

大安法师答:大家都知道净业三福,净业三福的第二福小乘的戒福,这个[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就是净土宗对持戒的看法。你一定要至心地皈依佛、法、僧三宝,要去受戒,具足众戒,你无论是在家居士的五戒,你不是受一条两条,而要具足受五戒,完整的具足。你进一步的求受菩萨戒,十重、四十八轻戒,具足地去受,甚至不犯威仪。

不犯威仪是什么?威仪就是细小的戒,不仅众戒要持,比如十重、四十八轻戒,你这个威仪就是后面的四十八轻垢戒,你也得要持好。比丘戒的前二篇是重戒,后三篇它是威仪戒,也得要持好,就是要用这样的心态去持好戒律。

在末法的时代,由于我们众生的烦恼越来越重,对这个戒律的这种挑战性就显得越来越大,就越来越难有清静法——清净的善法在这个世间存在。我们身上的烦恼很重,就容易去有一种犯戒的冲动,所以这时候,一定要深信因果,一定要把持戒意识高扬到超过生命的程度,绝对不能去犯戒、破戒。

阿弥陀佛在因地当中动经无量劫的发愿修行,都是身口意三业清净,如果我们有染污的心、破戒的心,那很难跟弥陀的名号感应道交。所以大家一定要持好戒,至少五戒要把它持好,先不谈更细的,五戒一定要持好,五戒十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老人痴呆或失忆症的人能否往生

问: 有两个疑问请解答。第一,如有老人痴呆症或失忆...

净界法师:牺牲今生安乐,保护临终正念

我曾遇到一位一贯道的道友,他问说:师父啊,你们寺庙...

超越轮回导归净土的路

是以欲透尘劳,须知要径。将施妙药,先候病源。若细意...

一门深入专修,不要夹杂

除了正助二行之外,修其他的善,善行,都称为杂行。杂...

生死凡夫有资格学楞严经吗

问: 我们生死凡夫有资格学《楞严》吗? 净界法师答:...

看到莲华跟佛出现在空中,该怎么办

问: 请教老和尚一个修行上的问题,遇到了境界。如果有...

广钦老和尚的念佛开示

下午,老和尚在大殿外乘凉,传某师请示师父有关带业往...

心上完全放下,利益众生的事情可以照做不误

彭绍升。法名际清,字允初,一字尺木,苏州长洲人。幼...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占察善恶业报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佛说阿弥陀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一念的皈命决定可以得救

我们很多人对自己往生这一事总是产生不了信心,觉得往...

要有出离牢狱的心

修道,那就是像一个人披上盔甲,上战场,一人和万人去...

大安法师:念佛时怕冤亲债主接近怎么办

问: 冤亲债主与土地十方有什么区别?念多少声(六字...

舍自心污秽的娑婆,取自性清净的极乐

知道这个真心和妄心,我们就了解,原来我们的缘影心之...

【佛教词典】施房舍比丘

(人名)名二十亿之沙门,于鞞婆尸佛世造一房舍施比丘...

【佛教词典】果俱有

【果俱有】 p0810   此种子六义之一。成唯识论六卷十...

德高望重的祇夜多尊者

古时有位修行人祇夜多,以大威德著称。两位比丘慕名前...

保持一颗自在的心

作为出家人,有时候为了弘法,常常奔波,迎来送往,电...

老比丘寻死为佛所救

佛陀时代,有一国家名为多摩罗,在都城外七里处有间精...

每一个众生都爱护他的生命

是人自不杀生,教人不杀,赞不杀生法,亦欢喜赞叹不杀...

【推荐】阿弥陀佛的回馈远超念佛人的付出

在这个世风日下的减劫世间,人和人之间很难说信任二字...

末世众生仗自力断惑证真,甚难甚难

原文: 接手书,知居士有向上志。然未知法门所以,及与...

半信半疑的人能否往生

问: 如病人生前半信半疑,阿弥陀佛能带他往生西方吗...

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本经的修行重点在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它是一种...

心为万法之根源

我再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关于心地法门。一个老妪住在深...

居士如何如律如法护持三宝

问: 请教法师,居士如何如律如法护持三宝? 宏海法师...

圣严法师《原谅背后说坏话的朋友》

人前不说别人好,人后不说别人坏的人不多,当你发现你...

不必害怕生死之际的业力发挥

关于临命终时的业力问题,这个业力是今生的还是多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