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你的目标是净土还是娑婆

净界法师  2015/04/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你的目标是净土还是娑婆

诸位要知道:释迦牟尼佛在《阿弥陀经》当中,前后四次劝我们应当要发愿:众生闻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劝我们三次。

我们看佛陀在经典上,他讲一件事情,大部分都只讲一次。你要听,就听;你要不听,也没办法。很严重很严重的,再重复一次,讲二次;要讲三次,那是最严重的──事不过三。

但是释迦牟尼佛劝我们众生发愿求生净土,在《阿弥陀经》短短的经文里面劝了四次!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深思!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整个净土法门成败的关键,就在于发愿。一棵树平常是往东边倾斜,它最后就往东边倒下去;它是往西边倾斜,它最后就往西边倒下去。

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很多愿望,其实有时候你自己不知道,而这个愿望对你来说,会产生引导的力量。就是你今生不要只知道修资粮,你更要知道你这个资粮的方向在哪里!

一个人,如果你从来不知道你心中所发的愿,那你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资粮本身是没有方向性的,你布施、持戒、忍辱,这是一个强大的资粮,但是你可知道这个资粮的去处在哪里?

你说:我这个人是无所求,我也不发愿。其实你嘴上说不发愿,你心中一定是有愿望的,没有人是没有愿望的,除了阿罗汉在涅槃当中以外。所以,我们应该要发愿往生净土,来引导我们的生命,厌离娑婆、欣求极乐。

念佛的信愿,「愿」当然是生命的方向,怎么知道信愿具足呢?有没有判定的标准?

在日常生活当中,你的明了的心跟人事因缘接触,如果你很重视结果,事情的成败得失你还是很重视,那你的信愿没有具足!

如果你的心跟人事因缘接触以后,你不在乎结果,重点是我用什么心态来面对,你开始回光返照你的起心动念,而不是去看外境,表示你的信愿具足。

为什么这样判断?一个人在生命当中,如果对娑婆世界的得失成败还看得很重,表示你的心还是有所住!你的心有所住,娑婆世界对你产生一定的牵动的力量,你的心被娑婆世界绑得紧紧的!你怎么说厌离娑婆呢?

一个人在发愿以后,他的心是向极乐世界倾倒的时候,才是信愿行的开始,所以我们不要忽略心的信愿问题。

净土法门为什么要重视持名,重视信愿呢?因为你的观照力颠倒了,佛号就没有方向了!我讲实在话,佛号有再大的加持力,你一个人颠颠倒倒,贪恋娑婆,那你念这句佛号只得人天福报!这句佛号只有在觉悟的心中,才能产生大的感应和力量,所以我们一再强调“托彼名号,显我自心”,你自性颠倒的时候,佛号对你没有用!

为什么《阿弥陀经》这么多,「信愿」就讲三分之二的篇幅,就是你的观照力是你往生的重点!所以蕅益大师说:“信愿具足,临终十念就可以往生!”每一句佛号念念跟弥陀的本愿感应道交,每一句佛号都是真实的!如果你信愿不具足,心中颠倒,爱恋娑婆世界,就算把佛号念得“绵绵密密,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银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净土之理。修净土者不可不知也!”所以我们在念佛的时候要注意,你的目标在哪里,是净土还是娑婆?这是关键!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修净业人,不以种种境界为事

修净业人,不以种种境界为事。 修净土法门念佛求往生的...

为什么一定要念佛呢

佛法的最要问题,就是了生死。若论了生死这桩大事,很...

任何生死关头一定要记得念佛

我们以后碰到任何生死关头,要注意了,一定要念佛,别...

【推荐】传印长老慈母与胞姊出家往生记

1954年夏天,传印长老离开庄河老家,前往云居山。六年...

执着金台来接引可往生否

问: 若有众生执着佛持金台莲花来接引,此众生可往生...

四十八大愿——(第5愿)生者皆得宿命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识宿命,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

《观无量寿佛经》第九观:真身观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此想成已,次当更观无量...

净土法门与人间佛教

一、做人是实现净土的前提 说到净土,就与人间佛教分不...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

成就的大小跟胸量有关

一个人的成就,跟他的志向是有关系的。你一个志向太羸...

凡夫的一念心被两种障碍所缠绕

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缠,良由不知寂常心性。惟愿如来...

大智慧人,深悟唯心,必勤念佛

【原文】: 天地万物。皆有始终。有形象。有方隅。有分...

在大众共同熏修,就能得到他们的加持力

参禅用功这一法,古来都是在丛林大众会下行持。所以古...

【佛教词典】砂

(杂名)石之细碎者。聚砂为塔(故事)。法华经方便品...

【佛教词典】僧祇

(一)梵语 asajkhya。阿僧祇之略称。意译无数、无央数。...

您老人家开悟后,就万事大吉了吗

虚老开悟时参的是什么话头呢?是融镜老和尚教他的拖死...

人者,仁也

人者,仁也,仁义道德的仁。仁字是一个会意字,许慎《...

【推荐】光阴不虚度、精神不浪用

我们怎么面对时间和精神?世间最可珍重的莫过于精神,...

净界法师:什么是临终正念

不是说临终不打妄想,不是这个意思;是说临终妄想生起...

临命终为什么能够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

我们临命终为什么能够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呢? 第一个、...

一天当中所收进来的随喜功德不可思议

众生赞叹随喜的业不大成熟,人家一说谁好,他总要挑点...

让我们生活变得有意义

人生就像读一本书一样,也是有尽头的,光阴飞逝,一晃...

观世音圣号应何而得名

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这句俗语千百年来的广泛流传,...

【推荐】家是修行的最佳道场

以感恩心还旧债 我们常听人家讲:夫妻是缘,儿女是债,...

慈善的不是钱,是心

2007年2月16日,刚刚卸任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得克...

四十八大愿——(第2愿)不复更生恶道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正...

善良被人利用,该怎么办

佛弟子相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总还是更为善良一些的,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