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吾」和「身」完全不一样

大安法师  2018/03/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吾」和「身」完全不一样

“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文昌帝君阴骘文)

这个“吾”和“身”是完全不一样的。要认知到这个吾是可以转生为身体的,但是这个身体不可能跟这个吾等量齐观的,它不是一回事的。这个吾就是神识啊,吾就是主人;这个身体啊,就是客,有时候叫客尘烦恼,是坚固妄想的产物。那么这个客——这个身是不真实的,是虚幻的,是苦恼的;我们的真正生命的价值是在主人这个地方,是在吾。这个吾就是主人,是无量劫以来长期存在的,是不生不灭的;这个客——这个身体,是可以改形的——改变形状的,转变它的相貌的。一下子来,一下走了,改形易道哇,这个是生命的真相啊!

我们即便行了五善——仁、义、礼、智、信,你下辈子转一个人身,改变面貌,你在世父母子女相见都不认识呀;如果改变成一个牛的身体、马的身体,那更不认识呀。他会改变他的形象,用什么来改变?就是这个吾。你这个身体造作的恶业在这个“吾”——神识里面的业力,决定我们改什么形,易什么相。

那么这个吾和身的关系进一步用比喻的方法来说,就好像我们要到一个远方去,你用什么样的工具呢?或者是乘船去,或者是坐轿子去,或者是骑马去,或者是开着车去。你的这个旅行的工具可以改变,但无论是你乘船、坐轿、跃马、驱车,你这个人他不会改变,是你自己。所以这个船、车、轿、马就是身体,乘这个船、车、轿、马的这个就是吾。

再比如一个演员他要做戏,他在舞台上扮演的角色,或者扮演皇帝穿上龙袍在那里,或者扮演大臣、官吏,或者扮演乞丐,他在舞台上的角色有种种改变;但是作为自己的本人,他不会改变。你不能去高度认同这个角色:你在台上做皇帝,你在家里你还端着皇帝的样子吗?你回家了你就是个丈夫,你就是一个父亲了。他的角色又在改变哪。所以这个帝王、官吏、乞儿就是你的“身”,扮演这个帝王、官吏、乞丐的就是“吾”。

所以从我们的身体来看,我们能够看见东西、能够听到东西的是身体的这种见、闻、觉、知的功能;但是之所以能够让我们有能力见闻觉知的是吾。大家都要注意了!比如我们现在能够见闻觉知,这是灵明不昧的吾。如果我们这口气不来死了,死了是什么?就是我们的神识离开了。离开了,你的眼睛还能看吗?你的耳朵还能听吗?

所以在这里一定要把它看清楚:吾和身绝对是不一样的。只有我们的身体有生有灭有死亡:所以我们的眼睛也有从小比较明亮,到了老了就昏花;这个耳朵青年阶段比较灵敏,到了老年就闭塞了。但是这个吾是没有生死的,这一点你看这个《楞严经》有波斯匿王曾经跟佛陀的一个讨论。他也就感觉到人有不有轮回的问题。佛用恒河水跟他来比喻说:“你最早看到恒河水是什么时候?”他说:“三岁的时候看到恒河水。”“那你说,你三岁看到河水,你三岁的时候是婴儿,到了六十岁皮肤都皱了,头发白了,牙齿摇动了,你三岁时候到六十岁身体变化有皱纹,但是你“见”恒河水有没有皱纹啊?”他说没有皱纹:“三岁‘看’到恒河水跟他六十岁 ‘看’恒河水都一样。”

好,那佛就指示:“能够受你变化的、会有皱纹的,是会生灭的;但是没有皱纹不会变化的,怎么会受你的这种断灭呢?”就是不变的东西它就永远存在,变的东西它会坏灭。从中来指示波斯匿王:你的“见性”是永恒的,是存在的;你的身体迟早要灭掉的要死亡的。

《安士全书》在这里也是谈这个问题:你的能够看的那个眼睛会昏迷的,但是之所以能见的那个“见性”、那个“闻性”它是不昏不塞的;不昏不塞的不顺从变易,你的能变易的身体顺从断灭,就会终结。所以就知道有智慧的人从其大体,儒家也讲:大人从其大体,小人从其小体。这什么意思呢?大体就是有智慧的人—— 大人哪,他能够尊重生命当中最本质的东西,就是这个“吾”,就是自性,在这里面展开他对生命的尊重,展开他行为的这种规范。

如果把这种“吾”这种自性作为一个主人翁,那这个身体就是为我所用的一种工具。如果小人呢?就是没有智慧的人“从其小体”,从其小体就是把这个身体看得是至高无上的;当他把身体看得真实的,那对那个“吾”,对这个自性,往往他就认为不存在,边缘化了,迷失了。他这就是身见,就是我执。这样就一切的人都被这个身体所用,为这个身体做奴才去了:身体要享乐,你一辈子给我赚钱;身体要欲望,你一辈子去满足我的欲望。就这一生为他人做嫁衣裳,这就是“从其小体”。为了这个身见的满足,我们的主人翁昏睡了,为他做奴才了,去造作诸多的恶业了,这就是可怜悯者。

那么这些,可能我们听过去还是觉得很生疏,由于我们从来没有接触到这些道理,但这可是千真万确的。我们人的生命——这种色、受、想、行、识,这种身体的虚幻相,以及我们心也是攀缘之相,当下有不生不灭的自性,我们生命去趋向这个不生不灭的真如自性——本觉妙明真心,这就是大人;如果被这个身见所执著,把这个不真实的东西认为真实的,虚假的认为是不得了的主人翁,我们就完全成了小人。小人到哪去?小人的行为一定是没有道德的。因为他不能体认到这个心性本体的东西。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知家性空,免其逼迫

我们看这个家字,上面一个宝盖,好像一个房子一样,底...

一念清净心为何会堕入到三界轮回

汝诸子等,先因游戏,来入火宅。 这个是根本无明。我们...

到了极乐世界,你还有什么舍不得

《阿弥陀经》里除了一至七日念佛,可以往生极乐世界,...

人生就是一场戏

电视的荧光幕什么都没有,电视一开,什么都有;电影的...

电脑程序员的十条禅法

程序员是一份特别辛苦的职业,也是一个承受各种压力的...

如果有人跟你争执,你就让他赢

性如体,识如用,性是我们的本体,意识就是我们产生出...

【推荐】本来一切诸法皆空,众生就是放不下

了生死怎么了?哪部经都要了生死、说放下,放下就自在...

主导六道轮回的亲因缘、增上缘

情想合离,更相变易,所有受业,逐其飞沉,以是因缘众...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去助念应抓住哪些重点

问: 临终人将往生时,同修去助念,应抓住哪几点?最快...

临终时魔会化作佛来接引吗

问: 有人说,临终时常有魔会化作佛来接引念佛人,但...

称佛名号相应为要

称彼如来名者,谓称无碍光如来名也。如彼如来光明智相...

净土法门早晚课应怎样做

问: 原来是按禅宗早、晚课本做课,如按净土法门早、...

【佛教词典】十恶果报

众生前世造十恶业,招感饿鬼、畜生、地狱三恶道报,其...

【佛教词典】势罗

(杂语)?aila,译曰山。见名义集三。又梵语播啰嚩多P...

从点状的佛号提升到片状的佛号

我们怎么把一个点状的佛号提升到一种片状的佛号,让你...

出世法是身后事,何不等晚年再修习

问:淫欲固是生死之根,不可不断。但出世之法,乃身后...

佛教的五条基本戒律

佛教的基本戒律是五戒,不管出家在家都要遵守。菩萨戒...

幸与不幸,完全由自己而定

佛陀在世时,波斯匿王来到佛陀讲经说法的祇树给孤独园...

六大根本烦恼牵引着我们轮回

我们讲业障通常包括了三大类,哪三大类?就是烦恼障、...

心术不正的人,寿命是一定被消减的

俗话说好人不长寿,祸害活千年。真的是这样吗?真实的情...

【推荐】具足了所有功德的六个字

阿弥陀佛把他因地当中,无量劫以来备修菩萨六度万行,...

由于这个善因,感得九十一劫没有病苦

舍药材以拯疾苦, 就是修善的一个科目,要布施药材来帮...

现在念佛回向给过世的母亲,还能往生吗

问: 我母亲生前追求故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让我给她...

卖酒犯重罪

六根的功能没有错,错在你内心的攀缘心什么叫酒呢?只...

佛说世间的四种人

佛陀说:世上有四种人。第一种人由黑暗走向黑暗;第二...

历险思佛悲愿深

前些日子遇了一小难,爬山登陡峭石级的时候滚落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