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临终时魔会化作佛来接引吗

大安法师  2017/07/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有人说,临终时常有魔会化作佛来接引念佛人,但不会化作此人修学时的本尊。请问法师,临终时会有这种现象吗?念佛人在平时应该如何应对这种观点?

大安法师答:现在这些观点无奇不有啊。对净土法门来说,我们只要具备深信切愿持名,是一个合格的净土行人的话,那么临命终时就不会有魔来变佛的干扰。

临终看到的佛,是阿弥陀佛兑现他因地的愿力——第十九愿,只要众生念佛,临命终时阿弥陀佛都会现在其前,与观音势至,净土的圣众前来接引。这是阿弥陀佛给我们庄重的承诺。

这种承诺的愿力是周遍虚空法界的,是震动魔宫的。这个魔他是不敢来变现,也没有能力来变现佛。那佛的力量有多大呀,魔还能够冲破佛的愿力过来吗?

阿弥陀佛知道我们临终时有种种的困难,种种的陷阱,种种不能主宰自己的业力,他才殷重地发了这一愿。只要阿弥陀佛现前,他的光明就会现前,在光明当中,我们就进入了保险箱里了。

莲池大师给我们说,一个真诚念佛的人,他有四十里的光明照身。那魔一见到这个光明早就跑了,或者他要迎着光而来,这个光就把魔也变成同参道友了,净业行人了,化魔境为佛境了,他也会跟着阿弥陀佛一起,合着手,弯着腰,请你上莲台吧,这里就不是魔了。

所以你只要平时具足深信切愿念佛,临命终时显现了阿弥陀佛,你大胆地跟着走。你可不要说,阿弥陀佛现前你还生起怀疑之心,这是不是佛啊?这是不是魔变现的啊?

这个紧要关头,你一定要有智慧,要有决断之心,要有这个毅然决然的气概。于是临终在定之心,就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时,我们的神识在佛光的摄受之下,就会到那个莲台。

莲台一闭合,不经过中阴身的,马上就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在七宝池八功德水里面,诞育我们的法身慧命。

一出来就见到阿弥陀佛,这时候我们就不是现在这个丑陋的身体了,乃是具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紫磨真金色,金刚那罗延身;具足六种神通,种种辩才,与观音势至文殊普贤菩萨把手同行,都是同参道友。

这么胜妙的利益,可不要由于你临终时一念的怀疑而错过,如果错过了那就是吃亏吃得大了,那不是吃一点亏了。

所以我们念佛人平时就要把那些与佛的经典不相应的观点给它屏蔽掉。

阿弥陀佛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啊!是能够把九法界所有众生都度到西方极乐世界的这么一个大威德的世尊哪。所以我们平时对阿弥陀佛接引,要有坚定的信心,百分之百的信心,没有一丝的怀疑,不受种种观点的诱惑动摇,我们今生才有决定往生的份。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一念十念可往生,为何还要三万五万

问: 一念、十念可决定往生,为何要一日三万、五万? ...

念佛应该要不急不缓

念佛这桩事,总得不缓不急,否则易出毛病。当初释尊有...

净界法师:修净土的人不要想着你造的善业

这个颠倒的有情众生,对于「摄藏此识」,这个第八识的...

出离心不切,佛号提不起来怎么办

问: 惭愧弟子学佛好几年了,一直持诵《无量寿经》,可...

圣严法师《莲池大师的净土思想》

我们知道,清凉澄观是将禅宗摄于顿教的,莲池大师为标...

念佛须善发心者,心为修持之主

原文: 念佛须善发心者,心为修持之主。心若与四宏誓愿...

朗然比丘尼三见极乐而预知时至往生

朗然比丘尼,俗姓沈,浙江嘉兴县人。年十八岁时,见到...

净土五经格局的由来

《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佛说无量寿经》在...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往生论注

往生论注...

《梵网经》和《优婆塞戒经》的菩萨戒有区别吗

问: 请问师父,《梵网经》菩萨戒和《优婆塞戒经》菩...

十二因缘法

十二因缘法大家要了解一下,这是佛法的常识。它阐释三...

念观音菩萨圣号为何便能离欲

问:《普门品》中云: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

布施是助成佛之胜缘

布施有甚深的功德,是助成成佛之胜缘;布施的功德随着...

【佛教词典】他信清净

【他信清净】 p0487 瑜伽八卷十五页云:诤处雪故,名清...

【佛教词典】根本无明

梵语 mūlāvidyā。又作根本不觉、无始无明、元品无明...

流光如云相映成辉

西方极乐世界的情景就是从阿弥陀佛无漏、清净、真实的...

念佛超度先亡,俱生西方

念佛法门,如如意宝珠,能随人意,雨一切宝。但能恳切...

总观极乐世界依报庄严

(一)举所观境 众宝国土,一一界上,有五百亿宝楼。 ...

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利益

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利益无量无边,散载与很多的论中。...

佛是大医王,医病亦能医业

世间人之病,多多都是自己造者。即如令严之病,乃不知...

「六大根本烦恼」是众生轮回之根本

烦恼浊,天台宗称之为思惑,即思想上的迷惑,以贪嗔痴...

走出忧郁与痛苦的四个步骤

据说,过去有一位高僧在学法的时候曾经向他的师父请教...

智人治心不治境,愚人治境不治心

学道别无实法,变化气质,克除习气而已。气质变,品格...

熏习这颗念佛的种子

这个娑婆世界五浊恶世,实际上就是个大染缸。如果我们...

坚定心志,安于静境

佛陀住世时,有位发心修行的人看到佛陀的僧团里,每位...

土豆的营养价值与烹调窍门

土豆,学名马铃薯,别名洋山芋、洋番薯、山药蛋。它和...

地藏占察木轮简要修持规则

凡是想要占察木轮,首先必须熟读《占察善恶业报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