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错综复杂的业因果报

大安法师  2011/06/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教讲的三世因果的法则,是我们佛教徒最起码要认知的道理。要相信它,要接受它,这对于我们自身修行、扬善止恶非常重要。三世因果所传达的是真理,不是一般人所认为的是佛教劝善的语言,说教之词,不是那么回事。

我们一定要建立一个生命轮转的观念,我们的神识不会随着肉体的消灭而消亡。如果一个人接收了断灭见,人死灯灭,死了以后什么都没有,那他就很难接受三世因果的法则。

实际上生命是流转轮回的,人死之后,神识(阿赖耶识)离开身体,它又要找寻一种生命的载体,在六道中轮回。投到哪一道里去,是根据业力来决定的,重者先牵。所以一个人前世所作所为,如果是善业多,就投生到三善道,福报就比较大一点,享受人天福报。如果前世的恶因多,杀盗淫妄五毒俱全,那恶业牵引,就到三恶道。如果造作的是五逆十恶的罪业,那就直接下阿鼻地狱。

一般人的心是波动的,他即便行善,善里又有恶,所以是善恶交杂。善恶交杂,善多恶少,那他享受的福报就不是纯一的乐报,乐报里又夹杂着苦果。因此因果关系绝大多数是错综复杂的。有的人可能很有钱,甚至很有地位,但是身体不好,甚至寿命短暂。有的人可能很贫贱,经济很潦倒,但是可能身体比较健康,活得很开心、长寿,但是确实很贫穷。还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是一帆风顺,作官、经商都很顺利,得到上级的宠爱、重视,但是家庭不和睦,子女不孝顺。所有这些,善中有恶,恶中有善,苦中有乐,乐中有苦,这就是我们命运的状况。

错综复杂的业因果报不是来自于外在的力量,都是来自于自己作为造业主体因得果报的自然报应。随着他前世所作所为,今生如影随形,如响应声。业因果报的对应关系是不差一毫的。但是我们看不清楚。因为我们的眼光只能看到这一期的生命,对于过去世、未来世这么长时间的业因果报我们不了解,所以常常不相信,常常觉得是空洞的劝善之言。

不仅因果丝毫不爽,而且种小果大。这就好像你春天播种一粒粟米,秋天收获的是几万颗粟米。同样,我们在造作善恶业的时候,举心动念做的事情好像很微小,但是下一辈子得到灾殃或者福报的报应却很大。所以佛一直叮嘱我们要善护其念,要谨慎自己的行为。

这就是造化自然之理,是法尔自然的。没有人去操纵、去主宰、去运作,它自然而然就会显现业因果报相对应的法则。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活驴现杀,受现世报

从我记事起我们家就和动物打交道,记得我上小学时我们...

【推荐】卖贫、卖贱、卖短命

阿槃提国有一个大富长者,资财很多,而他家里有一个老...

来生怎么样就要看你今生怎么做了

你的来生会是什么样子呢?贫穷还是富贵?健康还是多病...

种种的罪殃皆由造作此十恶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为比丘们开示...

何故临终十念可灭一辈子罪业

十念往生,在这样的一个修行法门当中,它确实非常奇特...

印光大师:劝注重因果

◎ 因果者,圣人治天下,佛度众生之大权也。约佛法论...

把自己所谓的业障一一摊开

很多人在生活中遇到不如意,都会归咎于业障。真是业障...

不记得前生并不意味着前生不存在

问: 法师您好,我是一个愚昧的人,佛说有三世因果,人...

【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悲咒修持仪轨...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注音版】金光明忏斋天法仪

金光明忏斋天法仪...

「前念不生,后念不灭」是什么含义

问: 六祖大师曾讲过一句前念不生,后念不灭的含义,前...

东林寺为何确立两大参照系

问: 东林寺为何确立净土五经一论的圣言量和中国净土...

净土的众生每天都在干什么

问: 在净土的众生还造孽吗?阿弥陀经中说净土世界的...

阿弥陀佛也是古佛应化

在《大佛顶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中,大势至菩萨谈自己...

【佛教词典】污

(一)悉昙字 (ū)。又作乌、污、忧、优、邬、瓯。悉昙...

【佛教词典】弥伽

(菩萨)Megha,善财童子五十三知识中之第四知识名,良...

持名念佛在四种念佛中最为殊妙

念佛一法当中又有多门。这多门就是讲有四种念佛,再加...

信息时代的修行违缘

在西方传播学中,一些研究媒介的学者把电视观众称为沙...

禅在当下

今天我要讲的题目叫禅在当下。要讲这个题目,首先我想...

八岁龙女,即身成佛

在《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中,有一段叙述八龄龙女即...

老鼠也能往生

清朝的时候,在浙江省杭州武林门内,有一座庵堂,住持...

心力跟佛力是不能分开的

回顾中国两千年的佛教历史,我们会发觉中国佛教在这两...

五念门

五念门是《往生论》的又一重要内容。 第一礼拜门, 身...

持戒保了自己一命

有一个村子里面的一个小混混,加入了当地的一个黑社会...

净土宗善知识的标准

净业善知识首先要知见正确,具足信、愿、行三资粮。对...

大安法师:如何对治淫欲的心

对治这个淫欲的心,常常要观想不净啊,首先观想自己的...

为何把佛、法、僧称为宝

佛宝、法宝、僧宝称之为宝,略有六义:一希有义,二离...

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

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忘念,则无一切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