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行人在这个时候很容易着魔

梦参老和尚  2020/11/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修行人在这个时候很容易着魔

过去有一位和尚道友,他学画画,他的画本来就不怎么好。有一次他平静地用心作画,他一静下来,他在静中看到一幅好画,提起笔就把这意境画下来。在他作画的时候,正好有一位朝山的大富翁看上了这一幅画,要让他再画第二幅,他怎样画也画不出来了,即使画出来也很丑,不象样。

这是什么原因呢?那时候我曾经想过这个问题,宏觉法师说那位和尚已经不是专心一致地作画,已经走火入魔了。怎么样才叫“走火入魔”呢?这不是像气功那样的“走火入魔”,而是不修正念,堕到邪门。

他自己没有警觉——画画是想赚钱,赚了钱他还能修吗?他的心就不定了,因为尝到甜头了,还想再画去卖钱,这时候,连三块钱都没有人要买了!一切事物都是这样的。

我说这个故事的意思是,当你修行刚有点工夫的时候,一入就灵;灵的时候,一旦错用就迷了,迷了就着魔了。所以当我们的工夫到达了一个程度,跟日常生活结合了,不要炫耀,不要以为成道了,你仅仅是降伏自心中色心的境界相。

如果你以为已经有成就了,就完全错误了,因为修行人发生这种事情太多了——你的成就一多了,魔难也就跟着来了,甚至连你生起一个错误的念头,都会遭很大的魔难。

因此大家将佛法结合在日常生活当中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要知道自己功力到达什么程度,要自己认清自己。将佛法与日常生活结合,来验证这个心,无非是训练心的一个方法。

我拉拉杂杂地说了这么多,都是在说明“练心”,“练心”应该在什么地方练习呢?就在生活当中!就在你面对一切的人、事!处理之后你就会知道,你的心境是心如止水还是波涛汹涌,是有功力还是没有功力——只有自己最清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推荐】欲望很高的人往往比较愚痴

作为一个菩萨,他不应该这样(贪欲),所以他要常念知...

刺激消费不如鼓励耕读传家

现代的经济学家很多观点都是有问题的,凯恩斯说以消费...

历境验心,二六时中都要检验

要把功夫用熟啊!历境验心,二六时中检验检验,用功有...

【推荐】《杂阿含经》中居士的修行方法

《阿含经》是佛灭度后首次结集的教法,属于佛教的根本...

布施的功德

释尊在祗园精舍向僧众讲述布施的功德: 如果附近发生...

迷路的穷人

无量劫以前,有一座原始森林,山林里林木茂密,是许多...

修行有没有窍门和捷径

在打七当中,有不少的人问怎么做功夫,问自己究竟应该...

用功办道这件事,心要细,胆要大,气要刚

你们听《楞严经讲义》,你们应该把这个讲义销归自心,...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应当用这种心,才能远离一切魔障

【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

怎样能使心不要躁动

须菩提问佛说:一切发了菩提心的人,怎么样把他心住到...

日常生活中回向的方法

回,就是把我们所有的功德,收回来;向,就是向外放。...

不孝子孙来讨债败家,该如何化解

一者为彼守护一切财位令无损乏 若有人读诵这部经,思惟...

【佛教词典】施无厌

(寺名)摩揭陀国之那兰陀寺,译曰施无厌寺。玄奘久学...

【佛教词典】金刚界大日如来

(佛名)金刚界曼荼罗五大月轮中央轮五尊之中尊也。为...

何以念佛人多,真能了生死者少

佛所说一切法门,虽高深玄妙,圆顿直捷,皆须断尽烦惑...

佛菩萨圣诞的纪念日

诸佛菩萨圣诞纪念日(农历) 弥勒菩萨圣诞 正月初一日...

昌臻法师《05年6月答西昌居士问》

一、问:我们怕冤亲债主鬼怪妨碍我们念佛,障碍临终正...

遵式大师:校量念佛功德说

大般涅槃经云:假使一月,常以衣食,供养一切众生。不...

修行人要善用你的第六意识

【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 这个时候,彻底了...

争取时间,活在当下

在竞争激烈、分秒必争的压力下,时间对现代人的重要性...

心念不清净想入定是不可能的

宋徽宗致和三年,四川峨眉山在四月间刮起了大风,刮倒...

念佛是否要功夫成片才能往生

问: 有人说念佛要功夫成片才能往生,但是弟子念佛多...

菩萨的十重戒

菩萨十重戒,泛指杀戒、盗戒、淫戒、妄语戒、酤酒戒、...

人有虚荣心是好还是坏呢

问: 师父,人有虚荣心是好还是坏呢? 慧广法师答:...

星云法师《最初的根本佛法》

第一篇 缘起 壹缘起的意义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世间...

在这个五浊恶世,唯有念佛才能解脱

宗门教下,纯靠自力来解决生死问题。如果说在晋唐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