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人身难得而易失,良时易往而难追

大安法师  2020/07/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人身难得而易失,良时易往而难追

“四海波涛,孰计别离之泪。”在每一次这样迁徙的生命过程当中,都要经历爱别离的苦,亲爱的人要离别就会流眼泪,在这个轮转过程当中,跟自己亲人离别之泪,把它加起来超过四大海的波涛。

在轮转的过程当中,我们的身体死亡的骨头,把它堆起来超过须弥山:“峨峨积骨,过彼崇山。莽莽横尸,多于大地。”我们死亡的尸体,把它一具一具摆起来,那整个娑婆世界三千大千世界都摆不下。你说这种事情若不是佛跟我们说,我们哪会知道啊!

所以我们看:“大千尘点,难穷往返之身。四海波涛,孰计别离之泪。峨峨积骨,过彼崇山。莽莽横尸,多于大地。”你说苦不苦啊!

如果不是一向闻到佛的语言,这桩轮回的事情我们凡夫谁能见到?谁能听到?如果今生不是侥幸读到佛经,这种轮回的道理我们怎么能够知觉?庆幸我们得人身,庆幸我们信佛法,能够知道这个理和事。知道理和事怎么办呢?

“其或依前贪恋,仍旧痴迷。只恐万劫千生,一错百错。”我们知道了经过这么多生死,也知道生死全由贪欲、愚痴所导致。贪欲、愚痴不断,生死轮回不能了断。所以在这里要加以警觉。以前不知道去造业,轮回还有情可原。

现在已经知道了,还像原来一样贪恋五欲六尘,还像原来一样愚痴迷惑颠倒,那就不应该了。如果还是像原来一样去起惑造业,那只怕万劫千生,就不知道多少时间了,由于今生这一错,没有抓住机会,就永远的错下去了。因为我们得人身很难,得人身就像盲龟值木,得人身的概率非常非常小,但失去人身的概率又非常容易、非常多。

所以“人身难得而易失,良时易往而难追”。什么叫良时?良时就是得到人身,六根完备,又闻到佛法,这就叫“良时”。你碰到这个千载难逢的良时,你没有抓住这个机缘,它就容易交臂而过。你再要得到这个良缘、良时就很难。

今生大家闻到净土法门,今生若不能往生,意味着什么?那非常可怕,前面讲的地狱、畜生轮转就是我们要去的家,要到那里注册报到,不可能到其他地方去。

你观察自己的念头是什么,就知道一定到哪去。所以在这轮转过程当中,三恶道里黑暗冥冥,跟你的家亲眷属别离,以后是长劫可能再难以碰面。你自作自受,到畜生饿鬼地狱得到那样的恶报,你是自因自果,你造了这个因一定自己受这个果。

这里面的痛苦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这样的痛苦也只有自己去担当,就是父子至亲也不可能相代。我们谈到这里,怎么能不惊心动魄,怎么能不胆颤心惊,怎么能不把菩提种子激活出来啊!

“是故宜应断生死流,出爱欲海。自他兼济,彼岸同登。旷劫殊勋,在此一举。是为发菩提心第六因缘也。”“是故”,就是承上面所描述的生死的种种苦况,是这样的可畏。由于这个因缘,我们当下就应当发出一种心,要断绝生死的长流,要超出爱欲的苦海。

我们轮转的根源就是贪爱,爱是生死根本,由爱就生起了欲望,由欲望就有这个身体。我们投生是什么?就是我们一念的贪爱过来的,才感得这样一个业报的身体。由这个生就有苦,生老病死就一起来了,十二因缘的三世轮回,一个一个的就接连不断了。

爱欲是生死流的根源,所以我们要断爱欲。怎么断?就要有般若智慧的宝剑。所以为什么要持戒,为什么要观察淫欲如火坑,这样斩断了生死的源头,自然就可以出离爱欲海的苦。

所以无量劫以来莫大的功勋,莫大的功勋是什么?世间的五欲六尘、功名利禄都不是什么功勋。生死是大事,你把生死的这桩事情解决了就是你最大的功勋。今生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最大的功勋就看这一世能不能成就,在此一举。

怎么在此一举?就是念生死苦,发菩提心。要生死心切,才能够渡过生死的苦海,借助般若的航船,到达涅槃的彼岸。一个生死心切的人,他自然就会远离这种爱欲的诱惑。

对一个死刑犯你可以做个试验:如果看一台戏,唱得非常精彩,这时候你让他端一碗油端在那里,说如果这碗油顶在头上,没有滴下一滴,就给你免除死刑;如果滴下一滴,就要斩你的头。这时候你让他看那些花花绿绿的美女、场景什么的,他只会注意他的油不要滴下来。等到演完了,你问:你看到了什么?他会说不懂。听到什么?不懂。为什么?他全心贯注在那个油上。

所以自然而然,生死心切的人,对种五欲六尘,他能视而不见,听而不这闻。所以修行为什么生死心不切?我们生死心为什么不切,就是由于我们对前面讨论的东西没有感觉。所以“旷劫殊勋”就在这一生,就在当下发菩提心,念生死苦。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苦乐勿忘念佛

念佛的人,心要注意到平。所谓心平,就是心清净,心清...

世事纷纷如闪电,轮回滚滚似云飞

世事纷纷如闪电,轮回滚滚似云飞;今日不知明日事,哪...

理解劫运的概念

劫是梵文劫波的简略。劫波,翻译成中文叫时分,是一种...

是今生重要还是来生重要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位法国百货公司的店员,有一...

转苦为乐

人世间有很多人都能够忍苦耐劳,即使在非常艰苦的生活...

幸得人身,幸闻净土法门

我们造什么业,就一定要得到什么样的果报又叫业报,这...

佛以大悲出此法门横截生死

救世最急者:末世众生,根钝障深,解脱禅定,甚难可得...

诈称眼瞎喻

从前,有一位工匠为国王做事,由于工作非常繁重,身心...

【注音版】佛说梵网经

佛说梵网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经常梦见鬼神或已故的亲人是怎么回事

佛在《地藏经》中说,如果未来世诸众生等,或者在梦中...

阿弥陀佛怜念众生,生生世世不相舍离

【原文】 阿弥陀佛慈悲愿力,遍周法界,普接众生,作大...

忆佛念佛就是真如熏无明

这个忆佛就是忆念佛的功德,忆念佛的慈悲,忆念佛的光...

两位大师持名念佛求生净土

智者大师虽然他是在教下(天台)专攻专修,但对于西方...

【佛教词典】记别

记别者,谓于是处圣弟子等谢往过去,记别德失生处差别...

【佛教词典】欲界

梵语 kāma-dhātu,巴利语同。指有情生存状态之一种,...

忍力不坚固,而欲度众生的尴尬下场

为什么要往生西方?因为从佛教的根本情怀来讲,是为了...

马祖大师答老友问

马祖大师未出家前有几位老朋友。听到马祖开了大悟,到...

阿赖耶识的可怕,很多人都忽略了

阿赖耶识的可怕,就是你平常不知道它存在。你平常就是...

持诵往生咒的功德利益

往生神咒,全称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简称往...

只要平时念过佛,今生一定就能往生吗

问: 现在外面有些助念小组说:只要平时念过佛,就坐...

心要谦,才会不断成就你的能量

佛陀劝诫:十方诸佛如来,以他的智慧眼来对待这个瞋恚...

弘一大师劝念佛

在弘一法师诸多开示、论述中,提及净土法门的很多,无...

家人寿尽的时候没有师父助念怎么办

问: 请法师开示,家人寿尽的时候,去寺庙办佛事和在家...

防护六根,断除淫欲

当年佛陀住世的时候,要求出家人防护六根,并示言若纵...

读诵佛经不可不知的三件事

应该怎么样读诵佛经才能更好的受益呢?愚见以为,读诵...

世尊降兜率入胎因缘

兜率天宫中,一生补处菩萨──护明菩萨,即将降生娑婆...

慈善的不是钱,是心

2007年2月16日,刚刚卸任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得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