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防护六根,断除淫欲

2014/01/15  繁體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防护六根,断除淫欲

当年佛陀住世的时候,要求出家人防护六根,并示言若纵诸根名为放逸,若能摄护名不放逸。阿含经中也说:再没有什么东西比女人的色、声、香、触更能抓住一个比丘的心。何况还未曾受具足戒的行者呢?我们修学大乘的行人,似乎忘记了这一点,嘴里批判着邪淫,而眼还在看、耳还在听、鼻子还在嗅,甚至还会有想去碰一碰女人的念头或举动。怎么说呢,这是自取缠烦恼的表现吧。

当年,有一位随佛陀修道的比丘叫文殊师利,宿世善根,修三摩地,得神通自在。这位比丘也有一个徒弟。有一天,文殊师利决定考验一下他的徒弟,于是,就施神通变化成一个妖艳的女人,来到徒弟面前,并戏笑、挑逗没完没了。这位徒弟感觉到快要受不住了,于是拔腿就跑。

女人在后面追,不依不饶。直到他再也跑不动了,累得瘫倒在地上了。那女人追过来后,就在他面前化成了碎片。然后文殊师利就出现了。徒弟在惊悸之余,内心即获得了解脱,得法眼净。因为他终于明白了色即是幻,即是空,非实有,亦非断灭,是从忆想分别所生。不久之后,他就获得了无生法忍。

末学入道以来,也曾苦于此事,基于个人经历等情况,感觉这如幻之女,对于对我的摄受力意是如此强大,真是不可思议。所以,总要摄护诸根,不令攀援、放逸;但万一避不开,就得从心地法门上下功夫了。先培养适当的定力,然后深观诸法实相,不著不受,不作异想。

当年在世情生死中流浪时,也曾为女人几度沉沦,感觉那就是生命的全部,是活下去的唯一理由。这是不达诸法实相的表现,《集论》云:若知无自性,定无有贪瞋。执著于女人,就是把女人当成有其自性的主体了,看那女人的妩媚多姿,多愁善感而温情脉脉,谁能忍心说女人唯是因缘和合,没有自性,其貌是诳,其心无主?然而这的确是个假相,人若不自欺,勇敢面对,就能断欲。然而,那妖娆婀娜、风情万种、情深意切的女子,古往今来令多少英雄豪杰为之气短,为之沉没。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亿劫颠倒想吧。

颠倒妄想太久了,逆行返本的确不太容易,但最终绝对可以做到,这是个明显的道理。所以,修行者应该善自调节。一般是从观想上着手最为得力,四念处、五停心观中所示的不净观,的确是一副良药,常用常灵,习久功夫成,自能断欲。净宗祖师也极为推崇不净观。其实,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怕就怕行人缺乏防护意识,不是真正的愿意断除这个欲望。

那么,为什么不净观能起作用呢?一般来说,人类的欲望主要生于净观,所谓的“净相随转”,不但生欲贪,还生掉举,五盖之中占两个,极其障道。人类生来就有对干净、洁净、纯净、清净、素净之事物的渴望和占有,没有人喜欢肮脏的东西。尤其是对女人的取向更是如此,首先是皮肤白净、细滑,然后五官端正,再者就是高矮胖瘦,最后是衣着打扮。这几样搭配得比较好的女人,对男人来说,勾魂摄魄的力量非常强大。男人为了美女,能掀起战争、欺君灭祖,杀父杀母,何况出佛身血,一切都在所不惜。这应该就是所谓亿劫颠倒想吧。

一般情况下,修道人,在常作不净观的的基础上,能防护六根,再加上心咒的力量(咒语主要用于狭路相逢等特别时刻),基本上都能断除淫欲,销此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然而如果行人艺高人胆大,敢于不作防护甚至在欲而行禅,功夫不到家而能免于色难者,无有是处。行人勉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推荐】下载手机APP客户端

可以更方便的学佛法...

如何出爱欲海,断生死流

问: 如何出爱欲海,断生死流? 大安法师答: 我们要...

诸恶业中,唯色易犯,败德取祸,亦莫过此

【原文】 汪舟次曰。诸恶业中。唯色易犯。败德取祸。亦...

面对诱惑,孪生兄弟不同的命运迥异

今天这则故事,出自《人鉴》,编者为李圆净。李圆净(...

正信去邪知,亦保永世安康

过去,佛陀曾生为马王,名叫驱耶,常在海边渡引漂流之...

舍却贪爱,戒除贪欲

有个朋友炒股,股龄也有几年了,在市场上积累的经验和...

观此粉饰身,疮伤一堆骨,疾病多思惟,绝非常存者

学习四念处,观身不净这很容易懂,观受是苦、观心无常...

宝莲香比丘尼为什么会堕无间狱

世尊!如宝莲香比丘尼,持菩萨戒私行淫欲,妄言行淫非...

纵欲是以消耗福报为代价

当欲望的享乐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风尚时,一些在传统道...

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有烦恼是因为没有学会放下

勇于舍弃并且敢于放下人生舶种种包袱,才能够轻装前行...

素食与防癌

野蛮人谈虎色变,文明人闻癌色变,一方面因为癌症不以...

佛像到底可不可以戴在身上

佛像到底可不可以戴在身上?佩戴佛像是什么时候开始流...

万境本闲,惟人自闹

双轮照禅人来参,且云将隐居山中,单究向上事,乞老人...

【佛教词典】一切如来摩诃菩提金刚坚牢不空最胜成就种种事业三昧

(术语)称北方不空成就佛之三摩地。见摄真实经上。...

【佛教词典】不受谏戒开缘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不犯者,若无智人来谏,报言...

【视频】宏海法师《正法眼藏之契理契机》

宏海法师《正法眼藏之契理契机》

【视频】净界法师《末法时期魔派子孙,坏佛正法》

净界法师《末法时期魔派子孙,坏佛正法》

【视频】妙境法师《观音化虎救难记》

妙境法师《观音化虎救难记》

「六时」指的是哪六时

《论语》中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佛以慈心降毒龙入钵

佛初成道于鹿野苑度五比丘,又度化了耶舍等五十位年轻...

星云大师《如何安心立命》

处在当前这个充满声色诱惑的世界里,我们如何安心立命...

《宗镜录》之法师十过

若不观心内证,法师略有十种过: 一、但外求文解。而不...

负债为牛之宿缘

昔时,佛与千二百五十位常随大比丘弟子及众多菩萨,来...

目犍连救母

有一次,目犍连尊者在七月间结夏安居打坐时,突然想起...

如此行去,何不得力之有

疑情不得力者。此用心人之大病,不易疗治也。何以故?...

没有生存压力的极乐净土

极乐净土的资生用具应念即至,这令我们非常神往。所以...

五欲对我们的伤害

欲就是人类的欲望希求,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精神上的...

【佛学漫画】食存五观

爱物惜福,本是生活的美德,但是现代社会,经济繁荣,...

生命是我们的思想变现出来的

在我们大乘佛法的生命观,《华严经》讲到应观法界性,...

调整心态养成佛陀的思考智慧

我们现在做为一个生死业障凡夫,第一件事情就是赶快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