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土一法难信就在我们不能了解阿弥陀佛的心

大安法师  2021/05/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净土一法难信就在我们不能了解阿弥陀佛的心

这个净土一法难信就在我们不能了解阿弥陀佛的心。不能了解佛心不仅是我们业力凡夫,就是二乘的圣者——阿罗汉、辟支佛,乃至于权教的菩萨,他都不能够究竟了解佛心所在。

这就比如一个从一生下来就是盲人,眼睛看不见的人,他本身就是盲人,他还想去引导他人走路,离开险道,这是不可能的。用这个比喻来比况阿弥陀佛的这种智慧就像大海般的深广,深到了没有边际的程度。

四十八大愿、西方净土的建立,都是阿弥陀佛深广的智慧所结晶出来的。那净土法门的奥妙,也全体建立在佛的智慧的这样的前提之下,那难信就难信在我们不了解佛的智慧。阿弥陀佛的深广的智慧就是阿罗汉、辟支佛都没有办法去测量的,唯有佛才能够明了。

所以蕅益大师说这个法门,净土一法是唯佛与佛方能究竟,九法界众生靠自己的力量不能相信、不能理解的法门。既然九法界众生都不能信解,靠自力信解,那就没有办法去流通了,所以净土一法的流通唯佛堪能宣扬、流通的。唯有——佛佛道同,就好像释迦牟尼佛才能彻底地了解阿弥陀佛的愿心、阿弥陀佛的慈悲、阿弥陀佛建立名号度众生的究竟方便一样。所以他才千经万论不断地宣说,要令一切与会的大众都到极乐世界去。这是佛特别明了这个,所以就特别地不断地宣说。

通过这个,我们就要得到一个启示:这个净土一法,连二乘菩萨都不能够测量。那这个末法时候的这些讲经说法的人他就更不能测量。所以净土一法宣扬得正确与否,唯一的标准就是圣言量。就是佛经的依据,而不能建立一个现世人哪怕是知名度很高的大善知识的这种观念作为参照系。

这也就是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讲的,这个念佛一法,如果是阿罗汉、辟支佛说:信愿念佛就能往生极乐世界没有这么便宜的事,你不能听从。乃至于十住,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的菩萨、等觉菩萨来说这个话,你也不能相信,不要听从。

所以这个法门唯佛与佛方能究竟,只能听佛的,不能听其他菩萨的、二乘的、知名度很高的,这些都要考量,跟佛经相应我们才听,跟佛经不相应就绝对不能去听。

一定要建立这么一个标准,因为释迦牟尼佛都告诉我们“唯佛独明了”——也就是说这净土法门的解释权、流通权,唯有佛才有这个资格。那么我们能做的事情就是“述而不作”。“述而不作”实际上你能够把它述得一部分出来就已经了不起了。

我们来看这些偈颂,我都觉得这些偈颂微言大义非常深广,我能在这里跟大家就是讲一点我都觉得讲得很皮毛,这里面的意义太深了。这是在法界当中十方诸佛的开示。这里面有阿弥陀佛的开示,有释迦牟尼佛的开示,这些开示用这么简练的语言来揭示法界这么甚深的奥秘,这个智慧确实我们是没有办法去理解的,我们要有一种谦卑的心。

那进一步说,你就是假使设定一种情况,我们这个三千大千世界——就是释迦牟尼佛所住持的这个刹土,一切人都让他成就二乘的佛道,让他得到人我空这种一切智,知道这种空性的智慧,这样的本事,然后让这些二乘佛果的人用亿劫——一亿劫这么长的时间来思惟阿弥陀佛的智慧,竭尽他的力量来称扬赞叹阿弥陀佛的智慧功德,那么这一切圣者尽形寿来称扬赞叹、来思惟,他都不能了知阿弥陀佛的智慧之海。

这就推到极致了,所以为什么净土法门是这样难信,就在于阿弥陀佛的这种智慧我们不了解。这个智慧不是我们的心意识所能了解的,不是我们的主客体、能所对待的心所能理解的,他是从契入到诸法的实相,从实相般若当中所生起的真如法性般若智慧之海的,这我们是摸不到边的。

不仅业力凡夫摸不到边,你看这个二乘的圣者、权教的菩萨他们也摸不到边——不知道。不知道之后,就对于这个净土法门这样的圆顿、这样的横超、这样的快速、这样的把佛的果地觉作为众生因地心、这样的阿弥陀佛无条件地赐予……那这个就不是通途的教理所能思惟了。

《佛说无量寿经三偈悬谈》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背娑婆而向极乐

无明所引。弃觉逐尘。违远真体。故名曰背。返其去路。...

临终正念需要有引导力

引导力。就是忆念净土,欣求极乐。 从小乘的角度,他只...

临命终的三个忆念

善根人直接从不迷下手,观想这个东西是我过去欠你的,...

念佛即事达理之捷径

生佛同体,方可感应道交;事理圆融,故能念佛证真。净...

如何看待净土宗里面不同的知见

问: 现在佛教各种知见斗争坚固,不仅是不同法门之间...

以念头为一根线贯穿佛号,这样还是持名念佛吗

问: 如果是以念头为一根线,贯穿佛号。那么还是持名念...

往生净土的三部曲

一、信资粮 首先,我们来听听三部曲之一,也就是三资粮...

一位老居士的濒死体验

二〇一一年年底,我在杭州某寺院做义工,经常听老居士...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阿弥陀佛临终接引的重要性

阿弥陀佛保任一件事,这个事很重要,就是临终接引。临...

有三种福田要去耕耘

圣人告诉我们,有三种福田我们要去耕耘,会有好的报应...

走在五欲六尘的客途上,满面尘埃身心憔悴

你自己精进,就会舍这个轮回、这个南阎浮提的尘途。 尘...

持名念佛是为径路中的径路

十、复明径路修行径中之径者,此有二义:一者,余门学...

【佛教词典】一分摄

一分摄者,谓所有法蕴界处所摄,但摄一分非余,如戒蕴...

【佛教词典】五篇通名

亦名:五种犯、五犯聚、五种制、五品罪 戒本疏·正果五...

婆媳间的10句话让男人痛不欲生

几乎所有的婆媳在争吵的时候,都会说尖酸刻薄的话,都...

情执是修行的大障碍

除了名利之外,还有一个情字也要放下,夫妻之情、父子...

大火后的奇迹

1933年,正当经济危机在美国蔓延的时候,哈理逊纺织公...

野狐精,他心通在何处?

唐肃宗时,西天大耳三藏来到东土,自称有他心通,肃宗...

四种念佛法门的难易特点

疏文 念佛复有多门者,如后文中所开实相念佛四种,乃至...

如何看待职场上的公平问题

人人都希望公平,但世上有百分之百公平的事吗?譬如在...

从四点来看感应的真义

很多接触宗教的人,都希望他所信仰的宗教,能给予他感...

临终时靠音声特别稳当

净土宗它强调临终的正念,整个成败就在临终的时候,所...

僧人用斋时的观想和祝愿

为了修行自律和传教度人,佛陀根据当时的环境和修行的...

施多福大

有一段时期,佛陀住在迦兰陀竹园弘化,每天早晨依惯例...

春节,请把「五孝」带回家

一年又过去了,我们与父母的年龄都在增长。人到晚年易...

咸也好,淡也好

一个青年为着情感离别的苦痛来向我倾诉,气息哀怨,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