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大安法师  2023/03/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经文: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彼国。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此段经文正面阐明简别上品上生者的根机,指出堪能奉持相应道法,依佛教言修行者,方可成就上品上生。

从“何等为三”下至“六念”以来,正面阐明受持教法的不同,即有三重法义。一者述明慈心不杀,即谓上品上生者,当宅心仁慈,不造杀害众生的恶业。然杀业有多种形式,或有口业指使他人杀,或有自己亲手杀,或有心谋杀。言口杀者,即是以口业处分决断,许可教敕他人去杀生,名为口杀。言身杀者,即是自己运动身体或手等四肢,名为身杀。言心杀者,谓思念,筹划,计较杀的方法等,名为心杀。若论杀业,不仅仅局限于人类,即杀害胎卵湿化四生的各类生命,皆招致杀生的罪业,障碍往生净土。

是故,但于一切生命(含蜎飞蠕动类众生)起于慈心护生者,即是布施一切众生的寿命安乐,亦是最上胜妙戒。此句经文即符合前文所述净业三福的第一福——人天福中第三句“慈心不杀”。此不杀生中,含摄止、行二种善业。自己不杀生,即名为止善。教导他人不杀生,即名为行善。自己与他人初断杀业名止善,毕竟永除杀业,名行善。虽有止善与行善二种善义,总结成就慈心护念一切众生。

言“具诸戒行”者,若约人、天二乘的根器而论,三皈五戒为人道众生所行之戒,十善业(十戒)是天人所行之戒,出家僧众之具足戒乃二乘行人所持之戒。以上三种,总名小戒。若约发菩提心,修持菩萨大行而论,即名菩萨戒,乃有三聚净戒(断恶、行善与饶益众生三种)与十无尽戒(《梵网经》具述十重四十八轻)。此菩萨戒若以往生位次而论,正与此上辈三品往生位次相应。或曰,若欲求上辈三品往生者,须受持菩萨戒。此正由行人先奉行三皈五戒,由小乘戒法自然转入大乘戒法,即与净业三福中第二福——戒分善根相类。

述明“读诵大乘”者,表明净业行人因过去世的性习不同,致使现在世对修法的好乐各有不同。上文所述的净业行人,但以修习慈心、奉持戒律为要务。此第二类净业行人,唯将读诵大乘经典为好乐。然戒律即能护持五乘(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三佛(法、报、化三身佛)之根机,而大乘法即可熏陶成就三贤(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菩萨六度万行之智慧。这二者若以德用来比较,一重戒行,一重慧解,各有一能,悉皆胜妙,皆可以此导入大涅槃城。此句经文即符合净业三福之第三——大乘福中第三句所云“读诵大乘”。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笑着进入七宝池--陈进池居士往生记实

陈进池居士这位淋巴癌蔓延全身的患者,一向是怕痛、怕...

念佛不可过猛,须按自己精神气力

至于念佛,必须按自己之精神气力,而为大声,小声,默...

家人不信佛,可以以他们的名义做功德回向吗

问: 家里人不信佛,也不学修,弟子经常以他们的名义...

信愿具足的判定标准

这个信愿是理观,持名是一种事修;但是你实际在操作的...

彭际清居士:观无量寿佛经约论

释此经时。略开四分。一题名。二叙分。三正宗分。四流...

大安法师:极乐世界是物质世界还是心灵世界

《大乘起信论》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我们...

念佛人为何多是老头老太太

问: 念佛人多是老头老太太,年轻学佛人往往对禅、密...

张玉琴老居士往生记

慈母张玉琴老居士是辽宁省鞍山市人,于2020年8月14日(...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大安法师:往生到边地疑城

我们看到《无量寿经》里面讲边地疑城有这么一种情况,...

阿弥陀佛怜念众生,生生世世不相舍离

【原文】 阿弥陀佛慈悲愿力,遍周法界,普接众生,作大...

忆佛念佛就是真如熏无明

这个忆佛就是忆念佛的功德,忆念佛的慈悲,忆念佛的光...

如何将世出世间法圆融

问: 印祖一再说:念佛人当须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

【佛教词典】二六之缘

即十二因缘。说众生涉历三世而轮回六道之次第缘起。(...

【佛教词典】漏尽

梵语 āsrava-ksaya, ksīna-āsrava。漏,烦恼之异称...

【推荐】我们之所以造业,就是认为身体是真实的

法藏比丘他知道他方世界的这样一个造恶业的原因,是由...

偷安一世,累劫难出

用修行和懈怠的苦乐来比较,来警策我们要精进办道。修...

觉悟不能代替

临济禅师将圆寂时,曾开示弟子道:我入灭后,你们不可...

【佛学漫画】打篮球还是踢足球

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

用功的关键在于能不能放下

禅堂的禅字,又名静虑,又名思维修,总的一句话,就是...

人在福祸快要来时,观察他的举动,决定能事先知道

【春秋诸大夫,见人言动,亿而谈其祸福,靡不验者,左...

迦遮延尊者度化婆罗门

有一天,摩诃迦遮延尊者与五百位大比丘众,来到婆那国...

这个称赞如来,所赞之境也是非常广大

复次,善男子!言称赞如来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

李炳南居士:忆佛念佛

在佛学中,本没有什么宗派,因为末法时期,众生根器薄...

瞋恚的六种过患

所谓一念瞋心起,八万障门开,在佛教里,把瞋恨心比喻...

记恨就是折磨自己

他读的科系,想要在毕业后进入行,要经过学科与术科检...

自古佛门多孝子,愿父母究竟安乐

记得电影《一轮明月》里,弘一大师未出家前,他在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