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死苦现前,唯有放下万缘一心念佛

大安法师  2023/03/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死苦现前,唯有放下万缘一心念佛

人生在世,皆不能免疾病死亡之苦。当此等苦事发现之时,唯有放下万缘,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印光法师《示华权师病中法语》

这篇文稿大概是分三个部分展开的。第一大段就是开示病人要万缘放下,一心念佛。这一段,首先就单刀直入——“人生在世,皆不能免疾病死亡之苦。当此等苦事发现之时,唯有放下万缘,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不玄妙,但是直接契入正题。

一般的人生了病,尤其生了重病、绝症,他会有一种怨恨的心态:怎么是我得了这个病?老天不公,我很善良,为什么要让我得癌症?他就会愤愤不平。这是一个很负面的心态。所以印祖开示,生病,世间人都是不能避免的,是人的常态,这要着什么急呢?这要怨天尤人干什么呢?尤其是死亡,也是每个人一定会死了,不可能永远活在这个世间。

疾病、死亡的痛苦,恰好就是净土念佛求往生契入的一个楔子,也是整个的佛教在我们南阎浮提能够传扬的一个前提。正是由于众生有疾病,有衰老,有死亡,才有佛法的存在性,如果没有这些,谁会去学佛呢?谁会对佛法感兴趣呢?但一切众生免不了这样的痛苦,佛法对我们就很重要,很迫切。

释迦牟尼佛作为一个太子,为什么他要出家?就是由于感觉到人生有衰老,有疾病,有死亡,这些都是表达着无常的根本的含义。苦的本质就是无常,那是一个本体性的痛苦的状态。这种生命的本体性的状态如果你不去解决,那世间上的一切荣华富贵都是毫无意义的。佛教,尤其是念佛法门,正是针对着疾病、死亡的痛苦加以超越,加以转换的。所以,这恰好是一个契机。

当疾病、死亡的痛苦的事情发现之时……时节因缘到了,人免不了会衰老的,谁也不能保证青壮年的那种身心健康、色丽红润,他都要衰老的。一衰老,种种疾病就会现前的,死神也在敲我们的门。每个人都不想生病,不想衰老,不想死亡,但是这些你是抵抗不了的。这就是无常的本质,谁也挡不住的。所以,一定要有平常心来面对这样的疾病和死亡来临的时候。

来临的时候,怎么办?那一般世间人没有闻到佛法,他有疾病来了,很害怕,很恐惧。就好像有的人一化验,哦,有癌细胞,马上就很害怕。一害怕,疾病加大,然后赶紧做手术,赶紧化疗,赶紧营养,死得越快。有时候都是吓死的,他就只能这样做本能的反应。死亡到来的时候,更是一般的人是没有准备的,绝大多数人都怕死。正因为怕死,他就不敢面对死亡。所以一化验有晚期癌症,全家人都跟他隐瞒,他自己也怕听到,所以隐瞒和被隐瞒都是有一个怕死的心,不敢面对。

净业行人可有应对的方法。我们一生就为这个时刻准备的,我们每天的念佛就为这个准备的,我们每天都在念死。一个每天念死的人,死亡到来的时候是不害怕的,他很宁静,安然地放下世间上的一切,在空无一物的心中执持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求生净土。

而且不仅不害怕,甚至带有几分的欢喜——终于要离开三界的牢狱了,释放的时间、得自由的时机到了,阿弥陀佛就会拿着莲台来接我去了,我就要到那个万德庄严的穷微极妙的净土,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了。他是带着欢喜的心的,所以每声的南无阿弥陀佛都要带着这种欢喜的信息。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彼佛国中有二菩萨最尊第一

【原文】 彼佛国中诸声闻众身光一寻①,菩萨光明照百由...

如何放下烦恼

问: 如何放下烦恼? 正如法师答: 人生在世,烦恼总是...

【推荐】遭受任何痛苦,都是自己业力的显现

佛陀在经典上说:一切有情,皆依食住。有情众生的依止...

阿弥陀佛跟娑婆世界的众生有缘

问:诸方必有净土,何偏赞西方? 答:此亦非善问。假使...

要有速求往生之心

众生的共业都在面前,我们也没有能力去扭转狂澜。但平...

净土三资粮之如何发愿

云何作愿 世亲菩萨在《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往生...

「一实相印」在《无量寿经》里的表达

辨体一实相印(十如是) 下面看辨体,辨释这部经典的体...

临命终时贪心是不可取的

若心中见识小,舍不得赈灾,亦须分与女儿、孙媳、孙女...

【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保家仙来干扰人怎么办

问: 有的居士原供养保家仙,持五戒后送出不供了,但...

大安法师:带业往生的本质特点

你说一个凡夫念佛人一点错误都不犯,这也是不可能的,...

不记得前生并不意味着前生不存在

问: 法师您好,我是一个愚昧的人,佛说有三世因果,人...

诵经念佛妄想很多,是否都白念了

问: 诵经、念佛不能清净,时时妄想杂念,这样是否都...

【佛教词典】折伏摄受

折伏恶人,摄受善人,此二门乃是佛道大纲,折伏是配智...

【佛教词典】梵

(术语)Brahmā,婆罗贺摩,没罗憾摩,梵览磨等之讹略...

恶业不能靠布施抵消,只有忏悔才能折损恶业

我讲一个小故事,大家体会体会这个观念:佛在世的时候...

无瞋才是最好的供养

我们可以看见这世间上,每天报章新闻不知多少人被杀或...

善良的人容易和观音菩萨感应

今天一师兄过来,聊起了观音菩萨,说她去普陀山之前,...

恶人死亡时会发生什么

不善心死者,谓由自忆或他令忆,乃至粗想现行以来,追...

观音菩萨为什么有时灵,有时不灵

好,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来到普陀道场呢,都是来冲着...

愚钝之人如何开智慧

我们想背四十八大愿都很困难。有的人出家多年,背个《...

善良,是我们为自己留下的路标

撒哈拉沙漠,又被称为死亡之海。 进入沙漠者的命运:有...

念这句佛号就够了吗

诸佛功德智慧虽皆平等,而施化则有难易。净土成菩提易...

能否往生,看你心中杆秤倾向哪一端

妙成,湖州(今浙江吴兴县)菰城何氏人家的女儿。天生...

佛预言出家人容易得两种「恶疮」

《大宝积经普明菩萨会》:又出家人有二痈疮,何谓为二...

四事之教

释迦牟尼佛与大比丘众五百人,在古印度毗舍离城的祇园...

人类的奇怪之处

弟子问老师:您能谈谈人类的奇怪之处吗? 老师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