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无量寿经》开显的修行宗旨是非常精妙的

大安法师  2023/04/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无量寿经》开显的修行宗旨是非常精妙的

善导大师在注解上品下生的条件时只有一个“但发无上道心”。由于发菩提心的功德很大,就把这一念发心的功德回向往生,能得到上品下生的位次,哪怕其他的修行一概都没有做。

但发无上道心,怎么发?善导大师是这么注解:唯发一念厌苦,乐生诸佛境界,速满菩萨大悲愿行,还入生死,普度众生,故名发菩提心也。就从现前一念厌离娑婆世界的苦下手,这很方便,很善巧。由这个厌离心就激发了欣慕极乐世界的心。

那到极乐世界,干什么去?不是享乐去,是在那里证到无生法忍,成就自己的大悲心和福德智慧的。成就了福德智慧,还要回到娑婆世界,生死苦海,烦恼稠林,去普度一切众生。由于自己感受到这个世间的苦,一切众生都在苦难当中,只是很多众生还是麻木,不把这个苦体认成苦,而且是以苦为乐,还在这里起惑造业,轮转不休。所以在这里要生起大悲心——往生极乐世界之后,还要回来度这些众生。这就是发了菩提心了。

发了这个菩提心,就像通途佛法,要圆成佛果。发菩提心就好像要射箭,要射中那个靶心,首先要站稳脚跟一样,脚跟站稳,才能持弓射箭。所以这个菩提心就类似于脚跟站稳了,开始可以射箭了。

那开始行动,怎么行动?这就是“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一向,从空间来说,就是一个方向,这在净土法门叫“指方立相”——指示西方,建立一个目标。十方法界有无量无边的佛的净土,为什么偏偏要往生西方极乐净土呢?这就是谈“一向”,佛度众生的善巧方便。

《十往生经》里面,佛告诉菩萨说,由于阎浮提众生心很散乱,不专一,如果求往生的对境广的话,他更散乱。所以对散乱的这些众生,指向一个目标,不能有两个、三个目标。我们要理解这个一向——从空间来说,就是一个方向。从时间来说,一向就是要净念相继,每时、每日、每月、每年,尽形寿去念。这就是都摄六根,这就是制心一处,这就是做惟精惟一的功夫。

再看下面两个字,“专念”。“专”就是从法门的选择来说,不能搞得太多了,要专一,一门深入,就是选择念佛求往生的法门。这是“专”。“念”,就是在我们修行的最核心、最本源的地方下手。我等众生就是在这个念上出了问题,一念无明不觉,“一念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才轮回到这样的一个状态,舍父逃逸,忘记了我们本有的故园。一念迷惑颠倒到了现在,所以要就路还家,一念相应,回归自性本源。

所以,“念”这个字是众祸之门。一念不觉,生起能所之心,在这里有现相、转相,计名字相,遍计所执性,在这里是非、邪正、颠倒、贪欲,这是众祸之门。但是用得好,它又是众妙之门。

就这一念。为什么要专念?现在我们的念头是百千万亿个妄想杂念,静下来观察一下自己,平时一般人都不知道自己的妄念纷飞,只有有点功夫,通过佛号,或者通过诵经,或者在打坐的那种静定当中,才知道自己妄念纷飞。这些念是些什么念呢?了解吗?如果都是贪瞋痴慢疑的念、五欲六尘的念、恩恩怨怨的念,这些都是轮回的根本——念头决定一切。不要去问你未来到哪去,看你当下的念头是什么。一心具足十法界,就看你当下的念头在哪个法界,是些什么样的因地当中的念,决定了你的果。

如果不能发菩提心,不能深信因果的话,我们的念头都是轮回的念头。善念尚且很少,更何况无量无边的恶念,这些恶念就是毒,贪瞋痴就是三毒烦恼,每天都是贪瞋痴的念头,那它作用于我们的身体。我们的身体就是毒身——毒的念头构成了我们有毒的身体,何能健康呢?但如果是发了菩提心去念佛的念头,它是光明的念头,它是智慧的念头,它是感恩的念头,它是慈悲心的念头,这个念是让我们趣向光明、解脱,回到我们的自性里面去的,就路还家。

所以,一向专念,专念的对境很重要,不是专念五欲六尘,也不是专念其他的佛菩萨名号,这里指向就专念无量寿佛。阿弥陀佛是一切众生本有的佛性,无量光、无量寿,所以一向专念,开始还有个能念所念,但是把百千万亿的念头转向一个念头——念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就是在观不可思议之境,因为它全体就是我们不可思议的妙真如性。等到能念所念念得很纯熟的时候,和念脱落,契入到无念,那就是圆觉大寂灭之海,那就是一大光明之藏,那就是我们的本地风光,那就是成佛的境界。

所以,《无量寿经》开显的这个修行的宗旨是非常精妙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从念头下手。从念头下手,不仅是佛教净土宗讲,儒家经典也讲这个。《尚书》就有一句话,圣者和狂者的区别在哪里?固然行为上有天壤之别,但最本源的区别是在念头上。

所以才有说,“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这两句话很深刻。就是圣人,但是他“罔念”,跟那种仁的境界,或者礼的境界——没有正念——罔念,都会变成狂人;但是一个狂人,能够“克念”,克念就是克制自己不好的念头,去明明德,去显发自己本有的光明的性德,在做这个功夫,都能成为圣人。

由此可见,净土法门就是把一切的通途的和其他的好的法门高度浓缩。这个修行方法是法藏菩萨在因地当中建立的,因地当中要发愿普度九法界众生,建立一个最简单的,但又最胜妙的方法,就是以名号度众生。所以,净土法门虽然有种种的念佛的方法,但最核心的是专念佛的名号解决往生成佛的问题。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净土宗发菩提心十种方法

菩提心的别相有十个。 一念佛重恩故;二念父母恩故;三...

念佛先除障碍

我们念佛,要先把念佛的障碍除掉。什么障碍呢? 比如穷...

行香子怀净土词

几经劫难,暂得人身,因循自误又半生。荒唐过日,前路...

七十岁的人切勿将念佛当作泛泛悠悠的事

日前陈豫堂来函,言汝父女二人均欲皈依,祈为取法名,...

发五种心决定往生

厌离心:此界八苦交煎,怨家会聚故。 欣慕心:西方万...

怎样念佛才算真正修净土之人

原文: 又近世之人,多务虚名,不修实行。口虽念佛,心...

附体这种东西,赶紧念佛把他送走

这个要注意了,自己一定要有正念。不能让其他的东西附...

印光大师:念佛百问

1、念佛时心多散乱,或说是年龄关系,如年老心散,不...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遇到的处境常让我对念佛感到灰心

问: 我皈依佛法已经十多年了,事事不如意,倒霉透了,...

烧开水算犯杀戒吗

问: 烧开水时,水中有大量的微生物,算犯杀生戒吗?...

大安法师:往生是靠佛力还是靠自力

问: 临终往生完全是靠佛力,所以都说净土法门是他力...

极乐世界是人们在困苦中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吗

问: 西方极乐的金碧辉煌和不轮回,是不是2000多年前人...

【佛教词典】良价

(人名)曹洞宗之祖,洞山之悟本大师,讳良价。...

【佛教词典】生变

【生变】 变为转变之义。生变即是因能变,为‘因缘变’...

您做菜时有没有发过这种愿呢

我们怎么样来训练这个心、怎样相结合呢?在日常生活当...

痛苦不在工作而在内心

没有几个人觉得工作快乐,更现实的是,大部分人的不快...

勿道群生性命微,万物皆灵莫杀生

勿道群生性命微,万物皆灵莫杀生。自从学佛以后,我一...

印光大师对苏州佛教的贡献及影响

印光大师(1861~1940)是中国汉传佛教净土宗的第十三...

夫妻间该如何相处

男女的地位是平等的:女子绝对不是男子的寄生虫;男子...

禅机的参悟需要一颗玲珑的禅心

修禅修心,倘若自己心中对禅理一知半解,只凭嘴上空说...

夫妻之间多留一些空间

王辉在上大学的时候,和阿梅相爱,两人感情很好。毕业...

随顺世缘远离得失

我们禅修要有信心,不要被表面的平凡所迷惑,因为禅就...

众生和佛的因缘深到什么地步呢

今天我们的内容是讲到了缘起门的第二个理念,就叫做宿...

学佛为什么不得成就呢

我们学佛法为什么不得成就呢?由昔业障由于被过去生所...

真正皈依三宝了,哪有这些魔难

我们一般的佛弟子,你得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说...

星云大师《人生的大病-贪》

有个仙人收了两个徒弟,为了让他俩证得仙道,就把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