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苦以折伏,乐以摄受,令起厌离

大安法师  2023/11/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苦以折伏,乐以摄受,令起厌离

于是无苦乐中,示苦示乐。苦以折伏,乐以摄受。折则激其顽迷,而令起厌离。摄则扬其懈怠,而俾生欣乐。然后久在泥涂,始嫌污秽;乍闻净妙,浚起愿求。此大火聚,彼清凉池。炎烧众生,不得不避此而趋彼矣。方便度生,法自应尔。生彼国已,见佛闻法,得无生忍,方悟此心本来平等。

莲祖于此段疏文中,深刻揭示出净土法门施设折摄二门的必要性。以根本智观照,诸法实相之理无生无灭,不垢不净,无苦无乐,不立一尘。然以方便智观照度生之事,宜应施设度脱迷执凡夫之善巧方便,从折摄厌欣二门契入。以此土八苦,乃至无量困苦,来转化凡夫对世间五欲六尘的顽固迷执,俾令其于三界火宅生起深刻的厌离。以彼土无量乐事,鼓扬凡夫弃舍懈怠放逸、因循苟且之惯习,使令其于安养莲邦生起欣慕乐往、精进念佛之胜心。此一念厌欣心生起,当下即可蒙阿弥陀佛愿力光明摄取不舍,成办往生之大事,可谓百千万劫稀有难逢之一时。

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乃吾人无明妄心中闪烁的智慧光明。旷劫以来,吾人通身在三界污浊泥涂打滚,此时始生嫌弃污秽之念。幸接极乐家信,得知故乡清净妙乐,慈母倚门相望,浪子顿生踊跃,母子相忆,庆快平生。深知此土大火聚,三毒烦恼之火炎烧慧命,险象环生。彼土清凉池,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把手同行道业,寿乐无极。我等众生得晓此两土真相,有谁不赶紧脱离此暗冥苦宅,而趋向彼光明胜境呢?

《观经》的发起序,便是由厌苦欣净之缘而生起。国太夫人韦提希,遭遇亲生儿子阿阇世的杀父禁母之恶逆,顿然真心厌舍苦娑婆,举身投地,号泣向佛:“唯愿世尊,为我广说无忧恼处。我当往生,不乐阎浮提浊恶世也。”并于释尊光台现国中,别选所求:“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韦提希夫人由此厌欣缘,不唯成就了自己与五百宫女往生极乐之净业,亦令我等末法常没众生得闻释尊所宣说的净土法门。由此胜缘,生信发愿持名,亦得径登极乐。

释迦弥陀两土世尊,以其方便智,施设折摄厌欣之二门,乃四悉檀(世界悉檀、为人悉檀、对治悉檀、第一义悉檀)之胜妙运用。佛以慈善根力,随应所度众生之根机,法尔自然,理宜如是,并无一丝作意谋划。我等众生闻信此方便中第一方便之妙法,信愿称名,临命终时,仰蒙阿弥陀佛垂慈接引,往生极乐净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闻佛说法,证得无生法忍,作阿鞞跋致菩萨。伊时,方可了悟现前一念心性,即本有真心,圆觉普照,寂灭无二。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昨梦,一切法性平等不坏。亲见本来面目,安享故乡风月。证知,由契机之世界悉檀(厌欣折摄,勉令往生),抵达契理之第一义谛悉檀(净土大光明藏,速成佛道)。两土世尊之悲智,净土法门之圆妙,对于我等生死凡夫之大恩大德,虽父母天地,不足以喻其高广深厚。

最后,援引莲宗十一祖省庵大师偈颂:“尽说厌欣为障道,谁知净业善资成。厌离未切终难去,欣爱非深岂易生。何处安居能徙宅,谁人无事肯登程。铁围山外莲华国,掣断情缰始放行。”(《劝修净土诗》)冀诸同仁,仰遵祖训,共勉策进云耳。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常有不如法的境界出现是什么原因

所言常有境界,当是未曾真实摄心,但只做场面行持之所...

薄地凡夫如何能感通上佛中之王

我们这样染污于三惑的薄地凡夫,怎么能够顿然地感通上...

如来子孙,为众所尊

原文: 曼佛世时,其有信受佛经语深,奉行道德,皆是我...

你是富二代还是掏粪工

在《法华经》的信解品里有一个大富长者穷子喻。释迦牟...

信属般若慧,疑为诸罪根

众生疑惑从何而来? 首先我们的疑惑是从二元对待的思维...

家有逆子,往生还有希望吗

问: 师父慈悲开示,弟子求生的心极切,厌离心也很强...

修净土是否着重在孝道

问: 我是一名修净土的佛子,可是弟子觉得修净土着重...

最珍贵最稀有的微笑

我在行医的路上,曾经遇到一位患者菩萨,他虽然是一位...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注音版】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达到了至诚心

问: 至诚心是何标准?我怎么知道自己是否达到了至诚...

临终这一念,不是侥幸就能达到的

阿祈达王临终,为驱蝇人以拂拂面,一念瞋心,遂堕为毒...

少欲知足,就少造了很多恶业

为什么佛告诉人,包括自己修行,要少欲知足?少欲知足...

信愿行三者要互渗具足,才是多善根福德因缘

问:持名判行行,则是助行,何名正行? 答:依一心说信...

【佛教词典】死贼

(杂语)死以贼害人,故名为贼。坐禅三昧经上曰:今日...

【佛教词典】寂静

【寂静】 p1017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二十页云:复言:世...

火烧执着鸟儿

传说在深山里,有一座栖息着神仙的湖泊,湖水湛蓝清澈...

心中抓取的影像越多,临终越难离开

【修已于轮回盛事,不生剎那之希望。昼夜唯求解脱心,...

临终时心里除佛号外,不使有别的念头

所有存款,为防养老者,亦须交与孙子。即田地契志等,...

蠲租得第的故事

蠲(juān,免除)租就是免除租金,就考取了功名。这是...

慈舟法师《八大人觉经浅释》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但是归依了...

光阴不虚度、精神不浪用

示无朽曰:尺璧岂宝,寸阴当惜。正念弥陀,信光赫奕。...

三十六种富贵之人的心相

古时候有一句谚语说:「有心无相,相逐心生;有相无心...

能够容人,对自己是有好处的

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静坐但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儒...

心、肝、脾、肺、肾逐个说

一 君主之官:心 我们下棋的时候,不管是丢了车,还是...

心能与佛合,则娑婆转为极乐

心能造业,心能转业;业由心造,业随心转。心不能转业...

什么样的人不能皈依佛门

【原文】 凡皈依者,必须志诚恳切,修持净土法门。若仍...

经常这样修行,就能解脱生死业力

我们应该知道,这一切的境界是我自己的妄想捏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