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你是富二代还是掏粪工

宏海法师  2019/11/21  繁體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你是富二代还是掏粪工

在《法华经》的信解品里有一个“大富长者穷子喻”。释迦牟尼佛给须菩提授记,授记就是授记你在什么时候成佛,国土是怎样的,多少劫正法,度多少众生,全给他说了。

说了以后须菩提欢喜的说,哎呀,我跟着佛陀出家居僧之首,是首席十大弟子,我活了这么老了,只是修空相,无相,无作等等这些,菩萨的游戏神通,佛国净土这些法我想都没想过。佛今天给我授记以后,听到这样的稀有难得之法,才感觉无量的珍宝我不求就得到了。

在我们世间不求就得到,除非你干嘛?就是你爸有钱,继承嘛,直接继承财产,直接就成你的了,而且早就是你的了,就等着你去受用。什么叫作“大富长者穷子喻”?就是好多人不相信自己能成佛,我将来能跟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一样,他不敢这么想。

“大富长者穷子喻”,是《法华经》里一个有名的譬喻。说有一个人年幼的时候就离开了父亲,就像咱们流浪在生死苦海六道中,从小就离家走失了,长到十岁,二十岁,一直到五十岁,已经很年老了,还是穷困潦倒,到处去乞讨。

有一天乞讨到他的家乡故国来了。这个时候他的父亲已经发了大财,富可敌国。这个父亲每每想起失散的儿子,就想什么时候找回儿子继承财产,心里就没有什么挂碍了。

有一天这个儿子流浪到父亲的庄园,远远看见他爸,仆人围绕,坐着七宝罗汉床,脚踏的都是红木家具,就跟咱们现在的人一出来坐着豪车,大家恭敬围绕,宝帐华盖等等。他一看这么有势力的一个人!

吓坏了,他只是想找一个活儿干,在穷人堆儿里面赚一点吃喝就行了,心想这不是我干活的地方,呆在这儿万一把我逮着了就惨了,就赶紧跑了。

咱们就是跑了,跑到娑婆世界来了,穷人堆儿里啊!贪嗔痴具足的都是穷人。看见佛国净土,离得远远的说根本与我无关,好多不能信受净土的人就认为极乐世界与己无关。他不敢信,不敢承担,说哪儿有这等好事呀?不劳而获。

这个父亲一眼认出来自己的儿子,赶紧叫人把他带回来。可这个儿子还以为自己触犯了豪门,直接吓晕过去了。父亲知道自己太豪贵了,这个儿子意志下劣,不敢再这样硬来,只好先放了他。这个儿子就又很欢喜地回贫民窟去了。

为了让儿子回来,父亲想了一招儿。让一个仆人穿着不好的衣服去找儿子,说我们家有一个掏粪的活儿最适合你了,给你的钱比贫民窟里多一点儿。这个穷子就高兴的同意了。这就慢慢上道儿了,心开始发,有一点儿信相。

父亲见到儿子,开始设局引诱他。把自己的好衣服脱掉,换上粗鄙的衣服,好像监工一样督促大家干活,完了以后凑到儿子跟前说:你是个好人!从今以后我多给你点儿钱,你就当我的干儿子吧,我家里这个管家也不在了,以后柜台上库房里你都帮着我点儿。

这个儿子觉得这还可以,就在他们家二十年开始帮忙了,可是他的主业还是掏粪,不让他掏粪,他受不了,这个钱他不敢拿,但是开始以义子自居了。

这个在《法华经》原话叫作“心相体信”,就是慢慢儿心里有点感觉了,但是“然其所止,犹在本处”,就是还停留在他自以为是个打工的状态中。

最后一幕是什么呢?长者生病了,把儿子叫过来说,你好好管理,你当我管家这么久,也不浪费,为人公道,那么以后这个家我要彻底交给你了。可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个儿子的下劣之心犹未能舍,还是觉得没有这么好的事儿。

直到这个大富长者知道儿子融通陶泰了,可以全盘托出了。这个融通陶泰的功德取决于什么?就是佛陀讲“般若时”的时候,用般若整个的毕竟空,不断地给这个儿子讲法,最后才说原来佛果,究竟果就是法华涅槃。

大富长者临命终的时候才把大众叫到跟前说,诸位要知道,这是我的亲儿子,是我所生,我五十年没有见,慢慢才把他找到,现在我要告诉大家,我所有的一切财物全部不保留的给我的儿子继承。

这个穷子听到以后,生大欢喜,说这样大的宝藏我啥也没干自然就有了。这就是大富长者穷子喻,法华七喻里的一喻。

大富长者是完全把他的财产,就是佛的所有功德,一点儿不漏地全部给了他的法王子。所以这个儿子,你看从开始自己在贫民窟里面干,就跟我们自己修一点功德一样,今天布施点儿,明天救济点儿,这就等于我们在贫民窟里面呆着,慢慢儿开始上道了。

然后到了大富长者的家里,开始修四念处,观无我、观不净,修数息等等这些,好艰难的收摄自己的心。等于好不容易到了大富长者家里,虽然入了佛法,但修的是小法,他不敢承担呀,那你就天天掏粪吧,掏粪可以维系跟大富长者的关系,但最终绝不是靠掏粪能像大富长者一样富有。

然后慢慢当管家,这就开始修四谛法,十二因缘,六度万行,就这么好好修,不断地修,反正就这几十年一直修,可是不管怎么修,大家知道最后靠的什么?还是靠的继承。

最后还是大富长者把这个家产送给他,他才真正成了大富者。所以《法华经》这个信解品非常的微妙圆满。

要知道我们都是穷子,大富长者的家就是我们本有的家,所以佛惠以我们真实之利,介绍推崇净土横超法门,令凡夫往生到极乐世界直接成佛。我们是极乐世界的独子,一梦梦到娑婆,一走五十年的光阴,穷困潦倒,往生佛国就是最直接痛快地让穷子继承法财。

可是哪里有人敢去这么认为,不敢接这招儿呀,哪有这么好的事?好像现在这世道这么乱,怀疑说这是不是骗子,该不是要哄得我将来坐牢吧?这个穷子就是这样认为的,不敢继承佛果,他本有的法财。

从始至终这个大富长者的视野内全部是他的儿子,这就是阿弥陀佛佛光摄受整个法界众生,摄取不舍。我们所有的一举一动,都在阿弥陀佛的视野中,他发愿的时候,就已经知道,我们虽然已经离得这么远了,可是将来要回去继承家业。

他修五劫的时候就是给我们赚家产,他净土成立了以后,就是把家产都给我们置办好了。他让你起信愿行,就是你还有那么一点点儿的不相信,不敢去,那就信吧;觉得这跟你无关那就发愿吧;你觉得自己应该还要天天掏粪,就念着阿弥陀佛往这儿走吧。

为什么我们说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大家要知道所有的通途法门从这个角度来讲,全是铺垫。你们敢不敢信这个法?就是包括六度万行,包括十二因缘的反观,包括四谛苦集灭道都可以不修的,就念佛就行。

但是念佛这个法你信不起来,不敢来继承,那就先给你铺垫吧,你先去贫民窟干点儿活儿,到家来掏点儿粪,更进一步管个家,做个义子。所以这一切都是铺垫,最终只有净土为归。

所以这么多的大祖师苦口婆心,就为告诉大家最后都要以净土为归。这么多的千贤万圣,最后连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都往生极乐世界。这个穷子自己所作的一切都是方便过程,最终的一幕就是直接继承大富家产,这就叫乘佛之力。

所以阿弥陀佛如来就是大富长者,最终我们闻名往生脱胎换骨,花开见佛的时候,就直接成为净土法王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下载手机APP客户端

可以更方便的学佛法...

到达心佛双忘时,才会会得真实义

在理和事的圆融方面,真正要了解,一定要到达心佛双忘...

如何才是一门深入

问: 请问一门深入,如何是一门深入,是读一部经还是...

一心念佛就具足六度

莲池大师在《弥陀疏钞》里面说,无量的诸菩萨众,在修...

修持名念佛法门的四个要求

佛说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严持戒律对临终往生很关键吗

问: 学佛人平时严持戒律,对临终往生很关键吗? 大安...

净土行人勿定往生时间

欲年内往生,此见不可执著,执则成病,或致魔事。 那个...

心微起恶念,即便忆佛,以佛力故,恶念自息

原文: 凡公临私养,历涉缘务,虽造次而常内心不忘于佛...

【推荐】带业往生对我们多么的重要

那么下面就是能除罪否疑。那有人问:临终的时候以猛利...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注音版】延生普佛仪规

延生普佛仪规...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我们临终的那一念,必须有三种忆念

佛教讲到我们生命的现象界,主要是靠因缘的力量来创造...

高慢心的过失

高慢心的活动,一般来说,它不太可能出现在初学者,因...

【推荐】倓虚老和尚出家前感言

现在我下面已有一个姑娘已出门了,五个男孩,大的才十...

习惯在临终时的影响

我曾经看过一位患者,她为我上了一课,不但是有关戒律...

【佛教词典】一有多种

禅林用语。与“二无两般”相对称。“一”表绝对、一味...

【佛教词典】义足经

(经名)佛说义足经,二卷,吴支谦译。由十六小经而成...

【视频】沩仰宗祖庭仰山栖隐禅寺

沩仰宗祖庭仰山栖隐禅寺

【视频】大安法师《超升或堕落的相状》

大安法师《超升或堕落的相状》

【视频】从平实处行得真切,才有少分相应(虚云老和尚)

从平实处行得真切,才有少分相应(虚云老和尚)

这样赚钱花钱必能增加福报

佛陀告诉我们,佛法是难行之法,难行还是要行。佛陀对...

圣严法师:忙人的修行方法

有人问我,在忙碌的工作中,如何抽出时间来修行? 就...

淡泊宁静,安住道法

出家修行这条路,发心确立深远目标非常重要。这个目标...

无意义的悬想是一种自我损耗

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

把自己的家庭顾好,不就可以了吗

问: 人活着,只要把自己的家庭照顾好,不就可以了吗...

圣严法师《为什么贪心》

只要是贪,都是不好的心态,不会因你所贪着的东西种类...

去外面看世界,是要你观察自己的心

有的人到外面去旅游,好一点的酒店洗漱用具是免费的,...

【推荐】他的生命中多了佛的力量在里面

念佛的人,他平常心中有一个归依境,他能够信、愿、持...

打坐中险些投胎成猪的故事

在他年轻的时候,在成都五担山有个文殊院大丛林,后面...

我所认识的助产大夫

然大夫是我认识多年的一个中医按摩大夫,她早年在家乡...

如何才能称得上对净土法门的真信

既知如上所说义理,必须依此谛信。自己见得及者如是信...

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四个原则

在我们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