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对治净业修习中的进进退退

大安法师  2011/12/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净业修习总是进进退退,这其中有何因缘因果,如何对治这一烦恼?

大安法师答:其原因还是生死心不切啊!在六道轮回当中我们的生命是无常的。今生我们如不能成就往生净土,绝大多数人要到三恶道里面去报到。人身难得,如果去了三恶道后,再能得到人身就不知要到什么时候了,万劫难复啊!这种恐惧心没有生起来,生死心没有生起来,学佛就会泛泛悠悠。甚至有些人把学佛看成是生命的一种点缀。看点佛经,搞点机锋转语,然后与朋友在一起侃一侃,觉得自己很高妙。如果做这些表面文章,修行就会进进退退。情绪好一点,诵诵经念念佛;情绪低落,身体状况不佳,或者事务繁忙,正好有个借口休息两天。人总是会有很多的借口的。那怎么办呢?要给自己规定早晚功课。先不要定得太高,哪怕每天念一遍《阿弥陀经》,念一千声佛号也好。把功课定下来,就一定要完成。普贤菩萨修十大愿王,就是不疲不厌。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大愿无有穷尽。所以我们一定要有恒心,无恒心则不恒其德,是什么事情都做不成的。当你在退的时候,就要赶紧在佛面前忏悔,深痛恳切。这样慢慢地,你就能把这种烦恼习气改变过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修行之秘诀--一向专志

一向专志是有成就的菩萨之修行秘诀。大乘经典讲阿鞞跋...

宏海法师:信解行证

好各位,我们尊敬的上果下道和尚慈悲,各位在座的法师...

星云大师《佛教对行为的看法》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感谢佛陀的慈悲,感谢各位...

如何理解念佛要念得「心佛两忘」

问: 《印祖文钞》里我似乎记得念佛要念得心佛不二、...

没有信愿,持名不是真效果;没有持名,信愿得不到真感通

净土法门一直讲到说是感应法门,这个成就不是靠你的禅...

至简至稳,莫若信愿专持名号

于一切念佛法门之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则莫若信愿...

人当临终,唯此事为之有益

【原文】 人当临终,唯同声念佛为有益。若识心未去,沐...

念佛人有病当全身放下念佛求往生

汝母年高,于净土一法,未能认真修持。宜常与谈说六道...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注音版】往生论注

往生论注...

突发疾病去世,如何判断是否往生

问: 弟子的母亲三年前接触佛法,经常听您讲经开示,早...

处处谦卑,驾驭傲慢

卑以自牧是出自《周易》谦卦里的一句话,印祖也常常引...

谋人财产,结怨相报

这个财产都是人的外命,一般的人视财产如命,每个人来...

佛心与众生心都是一个心体

重重结示,令深信一切庄严皆导师愿行所成、种智所现,...

【佛教词典】经行五处

行事钞·诸杂要行篇:“三千云:一、于闲处,二、于户...

【佛教词典】摄山志

凡八卷。清康熙年间,摄山栖霞寺住持楚云命门人纂志稿...

【佛学漫画】入胎·十月

如果按照佛历计算,佛陀早在3000多年以前,就已经完全...

佛为病比丘洗浴

佛陀时代,有一个国家名为贤提,当时有位年老比丘因长...

学佛不要落在感应玄妙上

经常有人问一学佛如何如何,是什么原因?最多的算是一...

一切依正庄严都是一切众生自性本具的

明上住处、生处种种庄严,皆是阿弥陀佛大愿大行称性功...

妄想是心里的影子

有的人怕生死,有的人怕进禅堂,修行办道也怕辛苦又怎...

切勿为了睡眠,将一生空过

佛陀教诫,「昼则勤心,修习善法,无令失时」,「昼」...

有情众生的生命为什么会相续

安立此相,略有三种:一者,安立自相;二者,安立因相...

培养无分别心

春天的气候多变化,昨天是风和日丽的天气,而今天却是...

买物放生,病体痊愈

湖广总督林则徐曾叙述,他的朋友屠琴邬太守是钱塘人,...

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

佛法对人生的解释,是从因缘的角度来解读人生的,说诸...

神通不是辨别正法与邪法的标准

神通,根据佛经上讲,有妖通、报通、证通。证通就是一...

【推荐】受持八关斋戒的意义和功德

八关斋戒,是在家佛弟子在月六斋日受一日一夜内短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