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烦恼是客人,不留它就走了

达照法师  2017/10/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烦恼是客人,不留它就走了

《楞严经》里讲:烦恼都是客人,叫客尘烦恼。你喜欢把这个“烦恼客尘”在你家里多留几天,烦恼的时间就长几天;你要不留它,它自己就走了。生活中所有的烦恼都是因为你愿意留它,它才会在你家里,你不愿意留它,它就马上离开。

通常人们是执着外在的东西,所谓的着相凡夫,所以我们先从身体、服装、行为上一点点去改善。看到别人行为不好,我们就会起心动念;但是如果你有了一点修行经验,你就一定是从身体回归到内心,看看自己这颗妄想的心,是不是还在东想西想,是不是一天到晚都想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

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随境流转——乘公交车、吃饭、读书等很难保持自己的心不随境流转,很难保持无所求的状态。能在安静的环境下用功,在别人提醒你的时候用功,这是初级阶段。

真正会用功的人无论是在静还是动,无论别人是对还是错,无论自己正在接受的是快乐还是痛苦,心都随时能够回到无所求、无所得的当下。这个力量是慢慢形成的,并不是一下子马上就有的,但是我们起码要能了解,要能感受得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达照法师文章列表

当妄想逼出来时,会产生一个反弹的作用力

分别真妄、返妄归真、修学位次,讲到这个地方,其实首...

大乘佛教修学的三个次第

楞严经在大乘佛教当中,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法门,因为...

【推荐】不在烦恼摄受范围的执着是贪吗

问: 我们做事情,如果所执着的事情,不在烦恼的摄受...

放下屠刀就真的能立地成佛了吗

在日常生活和影视剧作品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句话放下...

念佛时妄想很多该怎么办

问: 弟子在念佛的时候妄想很多怎么办? 明安法师答:...

如何对治烦恼习气的现前

我们在修行中经常会遇到不如意的境界,往往会引发嗔恨...

身口意不清净,结果一定是烦恼痛苦

什么是恶语?无论所说的是何种话,无论是好听的还是难...

俗虑恼人无止境,不如时与世尊交

入门便悉弥勒笑,出寺难求俗虑抛; 俗虑恼人无止境,不...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

禅定之前的四种状态

修欲界定先要坐禅,在坐禅的过程中,依据心态的不同分...

达照法师:三业修行

《法华经》里讲得非常好,哪怕就是举一个手或低个头,...

愚人食盐的启示

经云: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

达照法师《净宗修行路上的八种歧途》

佛法是让我们在修行道路上解除烦恼、痛苦,了脱生死轮...

【佛教词典】舍受

【舍受】 三受之一。三受,即内六根触对外六境,所领纳...

【佛教词典】过前受急施衣过限畜戒释名

亦名:受畜急施衣戒释名、急施衣戒释名 资持记·释释相...

心懒惰故懈怠,身闷重故睡眠

心懒惰故懈怠,身闷重故睡眠。此二相须,共成一苦。障...

南怀瑾先生谈八字与改变命运

这个八字啊,有没有?有。这是依通,推理,推你前生种...

修了多劫的福报善根,才能得人身闻佛法

佛家常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得人身非常不容易,在...

小鸟与阿育王

某个安适的午后,人们正在树下乘凉、聊天时,突然听到...

蝙蝠的性格

人都自大,要天下万众归心,但也有人不肯归心,即使用...

居心可以质鬼神,作事决不昧天理

平时侃侃凿凿,与人说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并念佛了生...

母鸡的爱心与智慧

欧洲一个专门研究动物的机构中,有位教授负责研究鸡,...

一切法的生因有内种跟外种

这个就是讲到种子有两种因:一个是生因,生起的生,它...

一位女居士写给女儿的信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所有父母的愿望。在如今以分...

学佛可以解脱众生之苦

帝王中信佛的不少,其中尤其以梁武帝、顺治帝为最,舍...

怎样让抑郁症患者走出困境

问: 法师您好!弟子三十多岁的儿子由于工作及家庭矛...

怎么样来判断善知识

我们要怎么样来判断一位善知识,在经里说: 我教比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