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达照法师:修行是唯一有意义的事情

达照法师  2011/04/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有人问我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我告诉他:修行是生命中唯一有意义的事情!

因为我们这个世界和我们这个身体都是由我们的“业”构成的,业的善恶好坏决定了我们这个世界和身心的好坏,业就是行为,身口意三种行为就是三业。修改我们的不良习惯,改善我们的身口意行为就是生命中唯一有意义的事情,因为只有每个人都改善了他的行为,他的身心和世界才得以改善,而改善身心世界则是社会大众唯一有意义的事情了。

当业风吹拂着我们的思绪,飘向那熟悉而又陌生的国度,被烦恼迷惑阻隔着的彼岸世界啊,何时才能重现心中应有的智慧?!

当业风吹拂着我们的身体,走在苦乐无常的茫茫人海中,被时空山水隔断了的美好家园啊,何时才能相聚情同手足的亲人?!

当业风吹拂着我们的世界,轮转于六道苦海的三界火宅,被自我固执捆缚着的空灵妙性啊,何时才能透露本觉妙明的庄严?!

一句话、一举手、一投足、一动念都是来自心灵深处那呼唤的惯性。如果错过了一个念头上的改善自我,而去执着于外在的表现,修行又从何谈起?如果错过了举手投足之际的自我觉醒,而去追寻拜佛叩头的表现,修行又从何谈起?如果错过了正在说话的语言改善,而去读诵美妙的诗篇,修行又将从何谈起?!

你活着无论是一天、一年、一甲子、百岁光阴,如果对自己的身体、语言、心思没有改善,对自己来说不但没有任何意义,而且浪费了生命历程中的所有资源。你来到这个世界无论是遇到一个人、一家人、一群人、一世界人,如果对他们不能给予身体上、语言上、思想上的改善,对他们来说不但没有任何意义,而且也是浪费了这一期生命的缘份。

所以,解脱自己的烦恼痛苦,是对自己生命的唯一意义;给予他人的快乐帮助,是对他人生命的唯一意义。而这正是佛法中修行的全部内容!!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达照法师文章列表

要做老实人,勿学口头三昧

东林寺每逢法会繁忙时,会有许多开车的师傅在寺门外候...

修慧要有深厚的福德因缘作基础

学佛就是向佛学习,学习佛是如何觉悟的。佛就是觉,《...

新春的供养

今天讲的内容都关系到我们怎样做人,怎样修行,怎样务...

开始很猛的人,退下来也很快

修行人的通病就是他的发心很猛,恨不得一脚就踏到。但...

净土简易早课

修持法门一 【原文】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有一愿云:我...

普贤十忍

在《华严经、十忍品》里,普贤为菩萨摩诃萨提出十忍,...

在生活中修要能够「轻现世重后世」

在生活之中修,就是指生活要有重心。重心是什么?解脱...

功到自然就成

不说一般的人,就说菩萨的愿力,我讲个故事。印度的无...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佛说罪福报应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

【注音版】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就算痛苦,也要快乐去承担

有一位居士跟我讲,他特别希望他这个地方的人生意兴隆...

生死都是一种痛苦,如何能权衡于期间呢

问: 生死都是一种痛苦,而我们又如何权衡于期间呢?...

何时才能回归久别的故乡

身心安住的人,总能够在大智慧的背后,蕴含着无尽的方...

禅修三部曲

一、 看住当下,一念不生,了了分明,如是倾注。 久久...

【佛教词典】非人

梵语 amanusya,巴利语 amanussa。指非人类之天龙八部...

【佛教词典】一由缮那

(杂语)由旬之新称。...

四十八大愿——(第37愿)归依感动天人

我成佛时,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的诸天人民,闻信...

【推荐】临终助念念佛时需注意的几个重要事项

用心照顾,徐徐念佛,切勿狂喊乱叫 如果这个人已经昏沉...

念佛人所谓的灾难是什么

问: 念佛人本应得菩萨护佑,为何有的念佛人却有灾难...

随缘随份尽力放生,成就净土资粮

古往今来,有众多高僧大德致力于放生事业,昔智者大师...

怨的相貌是什么呢

我们从一念的清净本性,怎么就会有这么多的因缘果报出...

忍辱法门有五种

第一、生忍。 每当被辱境到来之时,无法回避,无法抵...

不小心踩死动物该怎么办

问: 请问师父,我走在路上无意踩到一只青蛙,不知是...

圣严法师《面对逆缘步步踏实》

记得我第一次讲经时只有十三个人听,都是福严精舍的学...

什么是缘修与真修

(三)十界差别: 图片 释义 这个观念我们再把它强调一...

《金刚经》的心灵世界

(一)净化人心 心灵环保便是人心的净化,由人心的净...

净宗大德彭际清居士

彭际清(1740~1796),名绍升,字允初,号尺木,又号...

若安心在下,四大自然调适,众病除矣

有师言:常止心足下,莫问行住寝卧,即能治病。所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