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就算痛苦,也要快乐去承担

达照法师  2016/01/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就算痛苦,也要快乐去承担

有一位居士跟我讲,他特别希望他这个地方的人生意兴隆,大家都健康、有钱。我说,你真是菩萨!因为学佛的人就是希望大家都好。他说:“师父,我不是菩萨,我是凡夫。我是觉得我很有钱,如果他们穷了,会来找我麻烦,所以他们都有钱了,就不来找我麻烦了。”

你看,他在背后还打这样的算盘。如果他没有这个想法该多好,希望别人好,别人自然不会来找他麻烦,但如果他只为自己想,那他的心态就被破坏了。

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当前的心态是否能成就善法。如果有恶的念头存在,那一定是会污染的,而且首先是污染到自己,先伤害到自己,然后才伤害到别人。

比如说,你生气发火,骂别人,看到被你骂的人脸红起来,不敢讲话了,你就暗自得意,实际上他脸红是实在不好意思,你骂人的嗔毒他接受了可能连百分之三都不到,受苦的还是你自己。那些骂人的人,心里面生起烦恼,中毒最深的是自己,别人接收到的只是余毒。就像你把农药全部都喝完了,别人只是喝了洗农药瓶的水。

当你生起痛苦的时候,首先是自己的心灵遭到破坏。一个人心灵遭到了破坏是很难弥补的。无量劫以来,我们的心灵一直在遭到破坏,现在想修行,要弥补这个被破坏了的心灵是非常艰难的,所以尽量不要伤害自己,也不要伤害别人!

通过这样对恶法的觉照,使自己的心多一些快乐,多一些承担。即使痛苦也要承担,让自己快乐地、勇敢地去承担。有些人说,信佛的人可能是想到有菩萨保佑,所以自己很开心快乐,别人骂他也无所谓,别人在那里争,他也不跟人家争,像阿Q那样。

实际上阿Q跟菩萨是不一样的,菩萨修善心的时候是有理由的,他知道生起恶的念头会染污自己,也会染污这个世界。

所以要生善法,不停地改善自己,改善他人;要庄严自己,也要庄严这个世界,庄严人间净土。而阿Q呢,人家骂他了,他说:“我是你爹,你是骂你爹,所以不是骂我。”他心里这样想也就不生气了,这叫做自我安慰,比生气的人可能会稍微好一点。可是他想到 “我是你爹”,这没有一点道理,没有客观的理在,而佛法讲的一定是有客观的理,使自己可以依理履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达照法师文章列表

娑婆世界的快乐是一种轮回力量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所受快乐,不如漏尽比丘者,不...

不净羹

从前,有人种了很多的棉花,如果过时不采的话,就会成...

圣严法师:不贪着禅定之乐

修习禅定的人,他们的眼睛、耳朵、鼻子等五官,甚至于...

人生七苦

第一苦:生 作为七苦之首的生,就是活着。生乃是所有...

猎人闻法得道

昔日,佛陀在摩竭国甘黎园中城北石室窟中说法。当时有...

【推荐】没有什么比老病死的冲击更大

回老房子。一层楼贯通的走廊尽头,阳光斜洒一地,祖父...

把烦恼写在沙滩上

一个中年人,年轻时追求的家庭事业都有了基础,但是却...

【推荐】感恩「病」,让我更懂慈悲

我从十三岁开始病,到现在五十多岁,病足四十多年,可...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印光大师告诉我们对命运的认识方法

印光大师告诉我们,要认识自己的生命。他有一个四料简...

五种不净破除贪欲之心

我们怀着无比崇高的愿望去寻找真理,却不知道真理就在...

达照法师:回归心灵

我们在人生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我们不停地追求,又...

达照法师:三种人生

第一种人生是平面的, 平得就像一张纸。这样的人生很...

【佛教词典】默然业

【默然业】 p1389 瑜伽九十卷六页云:一切能往涅槃妙行...

【佛教词典】无瞋善根

【无瞋善根】 p1062 集异门论三卷七页云:无瞋善根者:...

俱絺罗尊者问生死

学佛,就是要学得可以清楚知道「生从何来、死往何去」...

下劣凡夫,罪业深重,福善轻微,如何得生安养

第九,业重可否往生疑 问:求生西方固所愿也,但我下劣...

真理战胜邪恶

有一回,佛陀在拘睒弥弘法,受到外道的嫉妒,故意收买...

命不好的人,一定没有好口德

一般人最容易犯的是口业。一个人的命运好不好,从他有...

找对自己的位置

不少孩子会被老师说成是笨小孩,家长为他们担心,他们...

极乐世界为什么不在东边

有人问,阿弥陀佛的国土为什么在西边?这样的问题回答...

人天行果——五戒

总说五戒 学佛者,在受三皈后,实践规则,即从受持五戒...

放出自己被困住的心

所谓困境,指的往往不是艰困的情境,而是你的心被情境...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洞山禅师有一天在过河时,看到河面上反映出自己的影子...

报父母养育恩德,是一切众生本有的天性

孝道在我们中国固有文化中,是极为重视的一种德行,所...

慧律心语

◆人因怕死而祈求长生不老,怕容貌改变而浓妆艳抹,因...

做人如水,做事如山

做人如水:能适应任何环境,就像水一样,能包容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