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梦参老和尚自述

2015/08/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梦参老和尚自述

我从小就不服管,有叛逆性格,十三岁时小学没毕业,由于跟父亲吵架,跑出来就没回家,从此与家里断了消息。我把十三岁虚报十七岁,什么事都干。最初,去考铁路警察,也考上了,就在齐齐哈尔到鹤山之间当铁路刑警;后来,在火车上跟人打架,之后就离开了。跟父亲吵架的原因,是因为他就不让我读书,要我去学打工。我们家当时从事小手工业,不是很穷,但我父亲不读书,他不喜欢读书,也不愿意我读书。我还是个独生子,就这么跑了,离开家,自己到处混。

以后出家了,来到了鼓山。慈舟老法师是湖北隋县人,他要我念《华严经》,我也念不起来,连句读都不懂,他要我写篇自传,我也写不好,老法师看了就笑着说: “嘿!咱们这是华严大学。”同学都是南方人,我就是赖着不走,一混就大半年,那年实际上我是十六岁。有一次,老法师问我:“吃得了苦吗?”我说:“能吃。什么苦我都不怕,只要能开智慧。”

“那你就在别人睡觉的时候,去磕头、拜忏,完了,就诵《普贤行愿品》。”我就按照他的吩咐去做。

学院里有一种燃香烧臂供佛的说法,别的同学认为这是冤枉的,但我还是老实做了。经过这样,再上老和尚课时,突然我就听懂了一点了,越懂一点,越懂一点,就懂得深了。后来,老法师慢慢的培养我讲课,二十岁那年,带我去福州,我来讲《阿弥陀经》。当上法师后,就有点飘飘然,每个人都要经过这个过程,就是认识不到自己,就有骄慢,接受别人的供养、赞叹。

所以说,真心诚恳的去求,你就会开智慧,但是,如果你妄心妄想起来,也会失去智慧。我后来在监狱里呆十几年,有弟子问我,您在里面都想些什么?其实,我想的是四句话:“假使热铁轮,在汝顶上旋;终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是它们加持我,度过了那些岁月。

记得最初到厦门,请弘一老法师讲《随机羯磨》。我问:“随机?随什么样的机?”老法师说:“你慢慢学,就知道了。”机是不一定的,但羯磨法是固定的。羯磨译成中文就是“办事”,办什么事呢?办一切的佛事。佛,他有一定的制度,依据这个制度,去办佛所教导的事。在办事时,僧众集合,共同讨论怎么办,这就是随机羯磨。《楞严经》上讲,心随境转,我们的妙明真心已经污染,妄想颠倒,是非不分,如果想纠正,就是要按佛陀的教导去办。

我以前学戒的时候,是先背,背完了再问。我跟慈老说,有几个戒条我持不了,他说:“为什么?要忏罪。”我说:“你要我蹲下来解小便,我就不习惯,我得改裤子!”我有一次问弘一法师:“抽纸烟,犯戒不犯戒?”法师回答:“佛在世没有制戒,但是损威。”后来在泉州传戒时,有些大德想把戒烟加进戒律,弘一法师说:“这个不能加,戒只有佛能制,后人不能加。”是呀,如果加来加去,那就没完没了了。

在我们这个时代,有一万六千大阿罗汉在这世界上,释迦牟尼佛不让他们入灭,让你去亲近他们,文殊、普贤、观音、地藏,每天都在你身边,无处不现,无处不是,你不去亲近到他们,是你没道德;凭你的道德,只配认识我这样的蹩和尚。佛所说一切的法,你若要向外边去理解,就错了。佛法是什么呢?佛就是觉。觉是什么呢?觉就是明白。你明白了,你就是佛;你觉悟了,你就是佛。明白的方法,就是你的心法。当我们烦恼重的时候,就把经本打开来持诵,好好地念,看佛怎么说,你这一念,又有忏罪,你就可以开点小悟;当你经念完了,佛事做完了,烦恼也没了,被化解了。

我最初出家时,就立了誓愿:要从自己做起,自己做了、自己得了,才算数。对别人,他说得怎么好,我都不大相信,我要看他怎么做,好多人说的跟做的都不大一样。我和大家都是平等的,我们是佛弟子,我不大讲究什么师徒辈分,实际上,我们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嘛。“杀、盗、淫、妄”这几个根本戒不能犯!忏悔起来很难的。不论国法还是人情,都绝对不能去做。

守戒的前提,先要防心,先从你自己起心动念做起。如果你的出发点,是行菩萨道的,就不必在意别人怎么去说。我自己还是有很多的错误,向大家忏悔,这就算是供养大家。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凤凰卫视与苏州弘化社采访传印长老

2011年5月9日下午3点,凤凰卫视《智慧东方》栏目记者...

【佛学漫画】禅宗三祖僧璨大师

禅宗三祖僧璨大师...

印光大师对苏州佛教的贡献及影响

印光大师(1861~1940)是中国汉传佛教净土宗的第十三...

智者大师与净土法门

智者大师,名智顗,字德安,姓陈,颍川人。母亲怀孕时...

玄奘大师最后魂归何处?

唐朝时,弥勒信仰盛行。玄奘大师晚年临终时,发愿往生...

华严三圣与华严五祖

华严三圣 即《华严经》所指华藏世界之三位圣者。 (一...

一丝星火,终成燎原之势

唐代灵佑禅师,福州长溪人,十五岁出家,十八岁时前往...

【佛学漫画】禅宗六祖慧能大师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

【注音版】慈悲药师宝忏

慈悲药师宝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你贪求冥感,魔就来了

开始修行的時候,要先分别什么叫魔事、什么叫魔相,修...

不精进,业障很重该怎么办

问: 弟子不精进,业障很重。 梦参老和尚答: 你自己...

梦参老和尚:妙法莲华经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5讲 第6讲 第1讲 跟法华经...

娑婆世界是苦难的世界

这个娑婆阎浮提世界,就叫堪忍。忍什么呢?忍苦,就是...

【佛教词典】莲华淫女抉两眼授与婆罗门

(传说)毗奈耶杂事三十二曰:佛在王舍城竹林园。于此...

【佛教词典】减执

“增执”之对称。即妄执诸法为空无之见解。盖若自佛教...

你对「感受」还看得很重,你就不可能离开三界

我们开始不再随顺我们的感觉而走,我们一个修行者,你...

为什么布施会内心快乐

布施功德无量,是我们常说的行话。但是,功德从哪里来...

文珠法师《三皈五戒的意义》

三皈,是皈依佛、法、僧三宝;五戒,是佛教的根本戒。...

礼佛拜佛的殊胜功德

礼佛是一种极为殊胜的修行法门,愿令一切佛弟子从中得...

【推荐】感应道交的重点在哪里呢

比方说你念阿弥陀佛圣号,你创造一个音声:念从心起,...

「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是什么意思

整部《楞严经》的修学重点,就在破妄显真。那么在整个...

择正业而活命

第一是选择远离杀业的事业。 远离杀业,就是不杀生,不...

过午不食有何好处

问: 佛制定过午不食戒,有何好处?修行到何种境界,...

入定和睡着有什么区别

问: 顶礼法师。弟子在静坐念佛时,没念多久就有睡着的...

轮回本不存在,是因为你心中有轮回

我们再看第二个概念。这个地方越讲越细了。前面先讲第...

出家比丘有五种邪命不应该做

在佛陀的戒律当中,讲到出家比丘,有五种邪命是不应该...

「刚柔进退」的处世智慧

中国有许多很好的处世格言,如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