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转定业与因果律的悖论

梦参老和尚  2017/08/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转定业与因果律的悖论

我曾经讲过,定业要是可转,没有因果了;定业不可转,就没有人成佛了。那就是说,佛力是不是能抵得住业力?你是问我这个问题。业力得你自己抵、自己消;自做业,你要自己受。所以过去有这么一个故事,说老虎的脖子上栓了一个铃铛,谁敢去拔啊?谁栓上的谁去拔。很简单,所以解铃还需系铃人,你造的业是你自己去消。

这两句话似乎很矛盾。业要可转,没有因果。因果定律,因果是绝对不错的。业如果是定业了,要是能转了,就没有业了,还讲什么因果呢?可以转吗?如果所有众生的业不能转的话,哪一个众生也成不了佛了,我们的佛种就断了。

为什么我们要学《般若经》呢?等你有了般若智慧一照,什么叫定业?你能把你的业拿出来显示一下吗?什么叫业啊?业性本空,业没有体的。业是有个决定的什么样子吗?过去就没有了。“业性本空唯心造”,业是由你心造的。你开了悟了,或者你成道之后,有了般若智慧,业还有吗?连你的妄心都没有了。那种忏悔才叫真忏悔,“心亡罪灭两俱空”,心也没有了,业也没有了;“是则名为真忏悔”,还有什么业可转,还有什么是业?这是到了义、究竟圆满的时候,这样来解释的。

至于说佛,说众生,都是假名,这只是一个标示而已。佛也是假名,因为有些众生,没有明白自己是佛,才说这个是佛。如果众生本身、本性都是佛,佛也是假的,不是真的。释迦牟尼佛相,这是假相。当你没悟得的时候,假的就是真的;当你没明白的时候,你对你的肉体,人家打你、骂你,你会烦恼的。当你真正空的时候、悟得的时候,肉体是假的,他骂也好、打也好,跟你好像没关系似的,砍你一条膀臂你也不知道痛了。

古来祖师在受刑的时候,砍他一刀,他说:“将头临白刃,一似斩春风。”你一砍我脑壳,好像你的刀在空中砍一样。过去我们有一位祖师高妙峰,他住在五台山,寿命尽了,小鬼来抓他抓不到。满山都找,没有这个人,没有人知道他住在那里。小鬼就请出土地公,土地公说:“他在入定。”因为僧人一入定,他的肉体看不到的,他跟山河大地,跟空结合一起了。你只能看到空,什么都没有的。

小鬼就请问土地公说:“我们这样交不了差啊!有什么方法能把他引诱出来?”他说:“他还有一件事没放下,还没修成。他有一个钵,吃饭的饭碗,他非常喜欢这个钵。你要是一敲他的钵,你就把他逮到了。”

小鬼就照着土地公说的,就敲他的钵;一敲,就看到他在那儿坐着,并没到哪儿去。小鬼一锁炼就把他锁上了。他一诧异,高妙峰问他:“你为什么锁我?”小鬼说:“你寿命尽了。你啊!假修行,不是真修行,你还爱这个钵,我们才能把你拿到了。”高妙峰说:“我就这件事放不下。现在也被你们拿到了,好啦,再给我看一看。”小鬼想:“这会儿你跑不了了,把你锁上了还跑得了?”小鬼把钵递给他的时候,啪的一摔。高妙峰在摔的时候,那小鬼再一勒他,铁链子没有了,勒到空中了。他就说:“要拿老僧高妙峰,除非铁链锁虚空;要还锁得虚空去,再拿老僧高妙峰。”

大家有没有理会这个意思?定业不可转?三昧加持,三昧是什么呢?就是他修的功夫,到了空境了,成了般若境了。诸法皆空,因为能空的时候就能现一切相,能现一切相而一切相不执着就是空。这是很微妙的,也不是大家现在能学的、能入的,得一年一年的、慢慢的功夫,这就是般若智慧。“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就是这个般若,能照见五蕴皆空,色、受、想、行、识都没有了。

因为这两句话是很深的意思,因为经常有人这样问说:“师父啊!我的业能转不能转?”看你自己转不转,就是这个涵义,你修行的功力不够,不能转,为什么都能够变化啊?因为业跟心是一个,不是两个。烦恼跟菩提是一个,不是两个,所以说烦恼即菩提,生死跟涅槃是一样的。生死本来有生灭,涅槃是不生灭,生灭是对着不生灭说的,不生灭是因着生灭而起的,生灭、不生灭原来都没有。

如果我们对初学佛的人说“没有”,他说:“我学啥啊?学了半天,什么都没有!”你怎么能证得那个“没有”?所以这种话,不常说的,除非深入研究大乘经典,不然怕人犯错误。像《维摩诘经》,文殊师利问维摩居士说:“如何是戒、定、慧啊?”他说:“贪、瞋、痴啊!”贪瞋痴跟戒定慧是相违背的,为什么问戒定慧,却答贪瞋痴啊?戒、定、慧这些法没有自性的,贪、瞋、痴的性即是戒、定、慧的性,戒、定、慧的性即是贪、瞋、癡的性。所以你问什么是戒定慧,贪瞋癡就是戒定慧。没有贪瞋痴,修戒定慧干什么;没有戒定慧,贪瞋痴要怎么断呢?假名安立一切法。

初学的时候,你不能涉猎这么远,你得一步一步来,皈依三宝,受持五戒,然后一步一步的修行,从“有”消灭,渐渐达到“空”。

这个问题,我这样给你解释很多了,我这个话也说得很多,因为不这样说,我们初学佛的人还是不容易入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为富不仁待人刻薄者的悲惨果报

笔者有一位家住南部的教授朋友(姑隐其名)有一次告诉...

不要觉得人生亏欠了我们

不是说我们观了无常观、观了因缘观就能够放下,但至少...

职业的正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幸福安康

生活在世间,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份安身立命的职业。人们...

清净三业,内护己心

一日,波斯匿王在静坐时,思惟什么是护己?什么是不护...

经书之类都好难,只念佛号可以吗

问: 请益法师,经书之类都好难,整理好多笔记,但是不...

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人的相貌本来很好看,但是一起瞋恚心,马上就变了,对...

【推荐】卖贫、卖贱、卖短命

阿槃提国有一个大富长者,资财很多,而他家里有一个老...

心念改变命运就会改变

佛是从哪里产生的?佛是由我们心成的。是心是佛,是心...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

阿弥陀经要解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

佛说八大人觉经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

【注音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这一念的清净心就这么大的福德

什么叫无念的清净心呢?就是不执着,什么都看破了,什...

出家不生退悔心

我们诸位道友出家,先没有学习到佛法,还不知道发愿,...

求地藏菩萨满愿的方法

复次观世音。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现在未来...

地藏菩萨的净土在哪里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与八十百千那庾多频跋罗菩萨。...

【佛教词典】上座

梵语 sthavira,巴利语 thera。音译悉他薛罗、悉提那。...

【佛教词典】王居正

宋代永济(山西临晋)人。字憨哥,号竹西先生。其父善...

如何理解地藏王菩萨的「碎地狱」

问: 《地藏经》云:临堕趣中。或至门首。是诸众生。...

电视如梦 念佛醒梦

两年前,一位师兄在学佛小组分享的时候说,她已经不看...

圣严法师《心无挂碍》

菩萨因为已到无所求无所得的程度,那是依靠般若波罗蜜...

峨眉山万年寺北宋普贤铜像

峨眉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相传为普贤菩萨应化的...

汪汪叫的禅悦日子

有一个青年刚刚结婚,小夫妻新婚燕尔,浓情蜜意,日子...

做种种功德都要回向往生西方

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灾、济贫,种种慈善功...

初心菩萨亟须亲炙阿弥陀如来

疏文:正定聚者,拣异邪定、不定,以凡夫邪外已定,初...

知错能改的村长

有句话说「心净则土净」。一念心平静,就是心灵的清净...

如何把唯识学跟念佛法门结合

我们怎么把唯识学跟念佛法门结合? 其实唯识学跟净土宗...

三进三退的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吉祥。道场白华庵。今天要说的法叫...

我为不信佛的父亲助念

父亲生前不信佛,临终非常苦,在医院里接受种种治疗后...

你的心房清理了吗

电脑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清理垃圾,才能保证电脑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