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慈航法师:做一个完全的人

慈航法师  2011/05/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我今天要讲的题目叫做:“怎样才叫做一个完全的人?”,诸位不要以为我们做人已经做了几十年,还不会做人吗?不错!诸位虽然是做了人,同时要想到猪呀!狗呀!马呀!和许许多多的禽兽等不是人的东西,它们是多么的可怜啊!所以我们要知道:能做到一个人,是很不容易的。佛经上常常说:“人身难得”就是这个意思。若要保持来生不失人身,那就要把戒律持得好好,如果把戒律破坏了,把人身失掉了,这是最可怜的一回事,所以要做一个完全的人,第一是要持戒。

戒持得好,来生做到了一个人。但是问题又来了!你看:世间上有许多人,没有饭吃,没有衣服穿,没有房子住,当生病时,没有钱去医,这是多么的苦啊?虽然是顶了一个人头,其实他的苦,真不是人可受得来的!若要丰衣足食,做一个完全的人,必须要尽自己能力在物质方面、精神方面来帮助别人,这就要布施。

人也做到了,钱财也有了,如果五官不全,丑陋残疾,有了手,又缺脚;有了眼睛,又缺了耳朵:瞎子呀!聋子呀!你看:这是多么可怜!有佛像看不见;有佛法听不到;有话说不出来,佛经上说:“盲聋喑哑”,也是八难之一。要得到六根完具,相好庄严,人人见了欢喜,这是要忍辱。并且要常常供养佛法僧,待一切人,要恭敬礼貌,柔和谦让,佛经上说:“今世人见欢喜者,前世见人欢喜故”。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对于一切人,要怎样的谦恭有礼节,切切不能自以为了不起,看人不上,尤其是不能动不动就发脾气,嘴巴里就以牢骚咕噜咕噜起来!所以要做一个完全的人,最好的方法,就是忍辱。

人也做到了,钱财也有了,相貌又庄严,但是精神打不起来,不是今天说头痛,就是明天肚子痛,三天发一回烧,五天发一回冷,一年到头医生不离门,药罐子不离手,差不多一年365天,天天都是叫有病,你看这种人,虽然有钱,相貌好看,但是这种病苦,不是人可以受得来!若到得到无病无痛,第一就要努力修行,不要懒惰,恶的方面要努力去断,善的方面要努力去修,凡是有利于人的事,要努力去帮助人,其次要戒杀放生,要吃素持戒,要多多礼佛持咒,多求忏悔,这样才不会短命,连病苦也就会没有,要得到精神康健,这就要精进。

人也做到了,钱也有很多,相貌也庄严,精神也康健,但是心不安定,本来是没有大事,他以为天要塌下来一样,坐也不安,立也不安,吃饭也吃不下,睡觉也睡不着,一天到晚好像害神经病一样弄得神魂颠倒,不但令别人讨厌,就是自己也觉得难为情!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就是因为没有多修养。若要免除这种心散乱的毛病,这就要多念佛,多持咒,最好是把两条腿端起来,眼睛闭起来,常常打坐,闭目观心,参禅看话头,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种三昧,这叫做禅定。

上面五种虽然是做到了,但是太愚蠢,读过了三年书,自己的名字还是不会写,问他的父亲叫什么?他说我的父亲叫父亲;问她的母亲姓什么?他说我的母亲姓母;问他今年几岁?他说去年18岁,今年17岁,明年是16岁!你看这种人,虽然是有钱,相貌好看,又肯努力,但是有什么用处呢?所以我们要得到聪明智慧,就要常常听经,因为佛经里面的话,都是令人开智慧的,尤其我是中国人,要读中国书,认中国字,如果中国字都认不得,佛经里面许多的道理,我们怎样会懂呢?所以要做一个完全的人:

(一)如果要保持来生不失人身的话,就要学持戒。

(二)如果做了人,要丰衣足食的话,就要学布施。

(三)如果做了人,要相貌庄严的话,就要学忍辱。

(四)如果做了人,要精神康健的话,就要学精进。

(五)如果做了人,要身心安定的话,就要学禅定。

(六)如果做了人,要聪明智慧的话,就要学般若。

我们要做人,要成佛,都不能离开这六种方法。其实说是好像容易,如果真正要做一个完全的人那就非成佛不可,其余的人都不算做到完全。

好了!怎样才叫做一个完全的人?这个题目,总算讲完了。现在再来讲一个故事来收尾:从前有两个出家人是师兄弟,师兄欢喜修行、坐禅和持戒,后来证了四果罗汉,师弟欢喜布施,做求福的事情,但是戒行不清净,后来,师弟死了去做大白象。因为印度国王用象去打仗,便做了象车。后来皇帝打仗赢了,这白象有了功劳,国王封了它一个地方,所有的租税收入都是供养它,住的是金殿,食的是上味,佩的是珍珠宝贝,这总算福气好吧?后来有一天他的师兄,这个罗汉出去托钵,空着钵回来,经过这象的地方,知道是他的师弟堕落做象。他说:师弟!你虽然是有福,住金殿,食上味,佩金银财宝,但是堕落了做畜性!我虽然证了罗汉果,但空钵而回,这都是我们二人的缺点,最好是“持戒”和“布施”都修才能做到福德智慧两方面都完全的人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火宅尘劳,何时是了

火宅尘劳,何时是了?安乐得一日,便是千万日样子也。...

达摩大师「四道行」的人生哲理

达摩大师来中国以后,为了教育其弟子创立了达摩禅,还...

如何能够不见别人的是非过患

人,往往看到别人,看不到自己。由于自我的观照不够,...

智慧与福报

一、福慧双修 一般人拜佛都想祈求福报,但是有福报却不...

人生怎样活才有意义

如果你真有信仰的话,这句话你就会有答案。当你还问出...

谦卑低头的人生态度

夜诵《妙法莲华经》。读到《常不轻菩萨品》,常不轻菩...

弘一大师自述「不堪回首」的人生

他是20世纪中国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物:前半生,他学贯东...

在这世间我们很多事情都做不了主

依佛法看,怎么样才快乐?少欲才能够满足,随缘才能自...

【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罪福报应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不能只欣求极乐,还要能厌离娑婆

念佛人不是只有念佛,你要培养信愿,所以它是三资粮。...

学佛的三种目的

学佛的目的总结起来有三种: 一是追求今生的福报。 健...

节俭让孩子健康成长

这是一个真实的发人深省的故事:北京市一对年轻的父母...

修行法门中没有超过念佛、供养三宝这两门了

在末法时代,大势至菩萨教授的念佛法都摄六根,净念相...

【佛教词典】金轮际

于佛教之世界观中,谓大地之底层乃金轮之边缘。俱舍论...

【佛教词典】妙高山王

(杂语)妙高山为山中最高者故曰王。药师经曰:妙高山...

宗舜法师:灾难来时是念阿弥陀佛还是念观音菩萨

崔明晨: 那么法师,刚刚您谈到了,就是说在危难时刻...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就是究竟的平等心

修行这条路要坚持走下去,确实有很多困难、很多障碍。...

心不知心,如何万虑休

在不念阿弥陀佛名号之前,我们每天都在打妄想,都在念...

诸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

【原 文】 原夫诸佛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所谓大...

高僧佛图澄尊者

佛图澄,天竺人。少年时就开始学道,尤其精通玄术。永...

有五根,何等为五

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让肝脏远离「五怕」

现代都市人群的生活节奏比较快,有些人平时除了要处理...

面对生命的态度

有位太太请了个油漆匠到家里粉刷墙壁。 油漆匠一走进...

如何处理修行中生起的种种妄想

同参道友们来问话,不要客气,直道些好。本来诸方丛林...

持名念佛的胜妙功用

疏文:今念佛者,以佛大愿摄受,大力匡持。威莫敢干,...

怎样让家人尽快断掉肉食

问: 我从现实生活中、新闻中、书刊网络文章中看到了...

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什么

很多人都认为自己信仰佛教,是佛教徒。但是自己想过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