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沾到三宝的边,为何都能都成佛

梦参老和尚  2020/02/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沾到三宝的边,为何都能都成佛

【诸佛灭度已。供养舍利者。起万亿种塔。金银及玻璃。砗磲与码碯。玫瑰琉璃珠。清净广严饰。庄校于诸塔。或有起石庙。旃檀及沈水。木樒并余材。砖瓦泥土等。若于旷野中。积土成佛庙。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

“诸佛灭度已”,诸佛已经入灭了,现在咱们是就入灭了。

“供养舍利者”,供佛的舍利。

“起万亿种塔,金银及玻璃”,玻璃、金银、砗磲、码碯,就是用种种宝物,乃至在塔上做庄严,或者是相上做庄严,或者庙上做庄严;或者用石头、用土砌的修庙供佛,或者用旃檀香、沈水香、木檀香,什么都可以;或砖瓦泥土,只要供养三宝、显现三宝。若于旷野当中,拿土砌个塔都算功德、都算佛庙。小孩子,童子做游戏,聚沙子说这是佛塔,定个名字是佛塔。

“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怎么理解这些个?佛说在佛门当中,你做一点点的善事,对三宝供养一点点的善事,都成了佛了。

【若人为佛故。建立诸形像。刻雕成众相。皆已成佛道。或以七宝成。鍮鉐赤白铜。白蜡及铅锡。铁木及与泥。或以胶漆布。严饰作佛像。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

“若人为佛故,建立诸形像,乃至刻雕”,拿泥塑、木雕、金银所做的供养佛像,皆已成佛道,都成佛了。最后咱们讲这个道理。

“或以七宝成,鍮鉐赤白铜”,有红铜,有白铜,有黄铜——铜有多种。白铜就是白银。

“白蜡及铅锡,铁木及与泥”。不论你拿什么东西做寺庙、做佛像,乃至胶漆布。

“严饰作佛像,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沾到三宝的边,塑像、造塔、立寺,做的这些个功德,皆已成佛道。

跟大家讲讲这个地方,为什么这样都成佛、为什么说二乘人不能成佛?就是前头那些个五千退席,那些人没建过塔庙吗?他已经出家了。建立在心上,一念善心起,百万善门开;一念恶心起,百万恶门开。障跟不障是两回事。或者做个彩像佛像、做个庄严像,种种因缘,大家想想为什么能成佛道?因为他的愿力,发愿。

往往把这个问题解释错了,“皆已成佛道”,我供养过佛、我修过塔,或者我建过庙,乃至我随喜、我做一尊佛像都算在内。那现在还在业障当中,这说“皆已成佛道”,怎么证明?这个问题一般世俗的人不理解的。

像我在厦门,一个大学老教授,他看我们寺庙就写法华经这些偈子,“皆已成佛道”。单合掌、小低头,入于塔庙中——单合合掌、举个手、点点头,皆已成佛道。他就来质问我们,他说:“你们这写错了。”我们那学生说:“没错呀!我们《法华经》上这样说的。”

他说:“我天天到庙,我不是单合掌,我是双合掌;我是礼拜诚诚恳恳的,我现在也没成道。”后来他来问到我,我说,佛经上不是这样说的。

你从文字上看,“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单合掌,小低头,皆已成佛道”,收放庄严,乃至随喜,人家做,他站那旁边赞叹随喜,他也成佛道。这得加以解释。

过去无量亿佛,就因为这么一个因缘,到最后成佛了,这样的“皆已成佛道”的。不是你现在磕几个头,就“皆已成佛道”了。拿过去无量诸佛证明,你现在种了善根,一定能成佛。可不是现在,经过无量劫了。

“皆已成佛道”,说过去那些个诸佛,他成佛是这样种的因,因此而诸缘成就成佛了,是过去诸佛。你也这样做,你也如是,也能成佛。人人皆能成佛,人人皆是佛,这是《华严》、《法华》最重要的道理。

因此佛现在就给我们大家授记,只有《法华经》。我们现在正在学成佛,学《法华经》就正在学成佛。学成佛,一定能成佛,佛授记了。

在这个后文还单有授记品,凡是见到《法华经》的、闻到《法华经》的——见不等于闻,他看到《大乘妙法莲华经》,看到的,见——他听到人家念《大乘妙法莲华经》,乃至一品,《观音菩萨普门品》,《妙法莲华经》的一品都算是,都能成佛道。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佛学漫画】《法华经》故事之化城宝处的譬喻

不管前途有任何考验与危险,都要信心坚定地向前迈进。...

五百盲人往返逐佛缘

久远前,佛陀居住于舍卫国中的给孤独园,当时附近有一...

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发心,名之为小

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

《法华经》开示面对事情的三个态度

《法华经》说: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

怎样才能把善根启发起来

流转门、还灭门。 丙二、转化生命 丁一、总说 什么叫...

不要恼害众生,你以后修行就没有障碍

这个不害,我们上学期研究小止观时,有谈到:有些人修...

四十八大愿——(第22愿)菩萨一生补处

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

愿将娑婆三千界,尽种西方九品莲

光绪十六年(1890年)冬,印光大师一肩云水,行脚于东...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地藏经》传授给我们的修行方法

《地藏经》上所传授给我们的修行的法门:当我们出生了...

把心用灵就神了

其实这个《净行品》最注重的就是善用其心四个字,它是...

为什么这么用功还会生病

有病,你怎么样对待病?当然我们要看、要治、要吃药。...

闲谈中的杂秽语业不可不慎

杂秽语是语业当中最后的一项。虚诳语、粗诳语、离间语...

【佛教词典】献珠偈

(杂名)指提婆品龙女所颂深达罪福相等三行半之偈也。...

【佛教词典】四种地

(名数)一胜解行地,地前三十心也。二普贤地,十地也...

梦参老和尚自述

我从小就不服管,有叛逆性格,十三岁时小学没毕业,由...

菩萨一发菩提心顿断五欲

【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善巧方便大甲胄轮。从...

世间人讲公平,事实上并不究竟圆满

中国传统思想讲到,做人处事要谦让。谦,就是把自己的...

四十八大愿——(第44愿)修行具足德本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欢喜踊跃,修...

般若与人生佛教

般若有三个方面,第一是具大智慧,第二是有大悲心,第...

拜地藏像忏悔,获菩萨现身加持

这《地藏经》,古来因读诵、受持、供养、礼拜而获得实...

圣严法师《帮忙保平安》

有次我去拜访一位相当有钱的居士,他家门口有保镳站岗...

三界众生的命运哪个不悲惨呢

有人问:有情的相貌、寿命、受用等千差万别,岂能无差...

观机说法

有一次,目犍连尊者收了两个弟子,他们都跟目犍连尊者...

念佛法门为何是圆顿之教

在大乘教和小乘教当中,这部《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属于...

咬舌自尽的狗

有一次,带家里的狗看医生,坐上一辆计程车。 由于狗...

禅宗丛林的修行律仪

禅宗丛林中有各种不同的修行仪轨,这些律仪不仅是禅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