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日常生活中回向的方法

梦参老和尚  2018/05/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日常生活中回向的方法

“回”,就是把我们所有的功德,收回来;“向”,就是向外放。回向这种意义呢,对我们每位道友很重要,一天你都可以回向。

你做家务,家庭妇女,你三宝弟子,你要做饮食,你要照顾家庭的清洁卫生,反正家务事归你管。这个事怎么回向?你把它回向:你这是行菩萨道。那你所做的,照顾你的先生、小孩子、或者父母,他们都是众生,你这是在行菩萨道啊。

你做家庭想,做行菩萨道想:就我照顾他们的功德,我自己不贪得,回向: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都能成佛。完了,又把这个回向,把这个回向的功德,再进一步回向:回向你的六亲眷属。

如果你先生开个公司,如果你把这个功德,再回向给公司的一切员工,回向他们的事业。又把这个回向,再回向,回向一切的众生。先从上海回向;完了台北来的,回向台北;最后回向到法界,回向给法界的一切受苦受难的众生,都愿他消除苦难、究竟成佛。这,才算回向完成了。

我说磕一个头,功德就不少了!就念一句佛号,把这一句佛号作为基本的功德,就来回这么回向。这是从近到远。从自身的身心安乐,少病、少恼,临命终时生极乐国。普贤菩萨导归的回向,生极乐国。完了,把这功德,一圈一圈回向。这是从近到远。我行持的时候,是这么行持的。按经上的教义上告诉我们的行持。

把我所做的一点点小事,你别看这个事情小,你回向起来,这个事情可就大了。象我们东北,下雪。下的雪,本来小雪球,小孩玩,滚、滚、滚,滚成大雪球;越滚越大、越滚越大,滚成个雪人,完了坐下。就是那个含义。回向越回向越大。这是从近到远。你这样回向,功德非常大!这就是回向。

你不知道怎么修行好,你做一件事:念经、上殿、回来、走路、都要先发愿;完了在正式做的时候,忏悔,正是我忏悔的时间;回来最后圆满了,回向。这三个:发愿、忏悔、回向,是最大的修行。

我们互相地去感通,什么叫感通呢? 念佛或者在佛堂自己念经的时候要回向,回向你自己,把这个功德回向你开智慧,也要回向我,你回向我什么呢?你也增加我的智慧了,因为我回向你,你必须得回向我,彼此回向才能相通,不然我给你回向,你也接不到。像接力赛、传棒球或传什么东西,我传给你,你接到,你传给他,他才能够相通,我每天早晚念经给你们回向,凡是谁听过我讲经的,受过三皈依的,我都给你们回向,这是总的回向;希望你们开智慧,家宅平安,你做的事情能够成就。

我一个人的力量小,我回向能得到吗? 不行,要大家的回向,人人都回向。先不说希望这个世界太平了,这个要求过高了,我们没有那么大的智慧,没有那么大的功力,我们求佛、菩萨的加持力量没有那么大,但是求我们这个法会的大众是很容易的,因为人数不多,你也求这些人,我也求这些人,互相的交叉。一盏灯光是很小的,灯光多了,交叉的灯光就大了,这个力量就大了,一个人拿不动东西,一百个人拿绝对没有问题。

回向,把所有的功德,把你所做的功德,回向到尽虚空、遍法界,上供一切诸佛、四圣法界,下至六道轮回一切众生。最初起点,那功德不大,但是,你这一回向啊,把它给扩大了,功德无量!

在佛门中修福太容易了,举心动念都有不可思议的福德。无论读诵大乘经典、持念圣号也好,念佛菩萨名号、闻大乘经典。

例如我们念完一部经,如果你懂得回向的方法,由近及远,先回向你自己,你是求智慧求成道,主要是求智慧好,求辩才无碍,你发什么愿你就求什么,对自己求完了,又把自己诵经的功德回向自己,再把它辗转回向,无非是你周围的六亲眷属,兄弟姊妹。这个回向完了,再回向法界一切众生,这个功德就叫辗转回向的功德。

回向完了又回向,尽管你最初诵经的功德不太大,经过你累次地回向,功德大了,这叫回向功德。所以普贤菩萨的第十大愿就是回向,把前面所有的功德总起回向,施给法界一切众生,这个用言语用比方都显不出来,不可为喻,这叫回向方法。

如果今天念一部《地藏经》,你当然得到好处,不堕三涂,我愿意所有法界众生都不堕三涂,都消除痛苦,那么这个回向心量就大了,你未来所得的福德,不可为喻的。

要修行还怎么样修行呢? 这就是不可思议的修行,这种修行要到你成佛才晓得,不成佛以前你还不知道。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处处想到众生,结果自己最受用

爱自即成众苦因,爱他则是万善根。 我们现在修习一个善...

星云大师《如何安排生活》

我们常听到人说:真忙!忙得不可开交。一事未了一事又...

僧人的日常生活有哪些

寺院僧人的生活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一定是非常清静而悠...

【推荐】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成长自我

智慧是如何得到的?有三个方面: 第一是闻慧, 从听讲...

日常生活俗事太多该怎么修

原文: 所言俗务纠缠,无法摆脱者,正当纠缠时,但能不...

憨山大师开示持咒之方法

禅人以持明(持咒)为专行,从事者三十年,心地未有发...

在生活和职场中要做到口和无诤

生活和职场里难免有不少纷争,但如果能掌握六和敬的口...

生气时应该如何消气

常生气有损于健康已被科学研究所证实,但是现实生活中...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做方丈当执事,看着是好事,实际是障缘

你在修道当中遇着一些个障碍,这个障碍也有顺缘、也有...

不要用分别心来看这些事情

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让观世音菩萨弘扬《地藏经》、没有让...

《地藏经》传授给我们的修行方法

《地藏经》上所传授给我们的修行的法门:当我们出生了...

把心用灵就神了

其实这个《净行品》最注重的就是善用其心四个字,它是...

【佛教词典】最胜无生法忍

【最胜无生法忍】 p1156 瑜伽四十八卷十六页云:住此住...

【佛教词典】中部

巴利名 Majjhima-nikāya。为南传巴利文经藏五部之一。...

免受外力夺走精气、被外力所害,要用这个方法

彼药师琉璃光如来得菩提时,由本愿力,观诸有情,遇众...

如何把「无住」跟「生心」达到平衡

十回向位言回向者,具足三义:一、回事向理;二、回因...

太虚大师的志行和悲愿

太虚大师精通三藏,学贯古今,智慧圆融,悲心广大。不...

人生当前之所受

人一生、自出生到死亡,中间就是用痛苦来联系的,所谓...

助念不是排山倒海念佛,而是让他内心接受这句佛号

(一)冲击式的念佛效果不好 念佛的时候一定要根据临终...

谦恭价值观箴言

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尚书》 君子不自大其...

【推荐】在家居士的婚姻观

一提起佛教,映现在许多人脑海的,可能就是没有家庭生...

【推荐】地藏菩萨慈悲拯救父亲出危险

此文的写作,缘起于《净土》杂志上的一篇题为《感观音...

感恩的活着

因为活着,所以找们应该感恩,如果没有感恩,活着等于...

犯盗戒要有六种因缘

构成一个盗戒,要有六种因缘。前面根据《瑜伽师地论》...

如何控制自己的傲慢

问: 我慢高山,不留法水。面对傲慢我总是无法控制,傲...

要怎么样忆佛念佛才会去佛不远

问: 这样的话,日常修行当中,要怎么样忆佛念佛才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