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的时候,你有没有做这样的观想

梦参老和尚  2022/06/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佛的时候,你有没有做这样的观想

当大家念经或者拜忏的时候,心总不能够跟法、佛融合在一起。我跟很多道友谈过,当你念“阿弥陀佛”的时候,你是不是观想自己就是阿弥陀佛?当你念“地藏菩萨”的时候,你就成为地藏菩萨的化身——你有没有做这样的观想?

我不是随随便便说说,《地藏经》第一品当中那些来聚会的大众,都是受了地藏菩萨教化,从六道出来,乃至于成佛、成菩萨,都是地藏菩萨的化身。因为你的心跟佛的心已经结合在一起了,当你念“地藏菩萨”的时候,你就是地藏菩萨的化身;念“阿弥陀佛”,你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

这个问题在你修行当中是最主要的问题,可不是小问题。你要是以这个心来拟定你一天所做的事,以佛心来指导你的一切,那么你所做的都是佛事,也就是你的心跟佛的心、跟佛的事业是分不开的。当这样做的时候,你并没有求利益的心,也没有求福报的心,也没有求加持的心。为什么?因为这一切都是自心所具有的,以自心来加持自心。这是从心上来说。

从身体来说。我们生在这个地球,在地球上我们有肉体,我们这个心究竟是在地球里头,还是在地球外头?在我们肉体里头,还是在我们肉体外头?这就是我们要参的、我们所要研究的。

先说身。我们这个身是非常可贵的。在什么地方可贵呢?假使说没有这个肉体、没有这个身,你又怎么能修行呢?没有办法修行!我们经常讲这个身体是圆满的,为什么是圆满的呢?就是因为它能够修道。我们生而为人,能够有闲暇、有时间修行,又幸运地遇到佛,有佛法可以听闻,有指导的法可依循,所以说这个身体是非常可贵的,一般来说是享受“八无暇”、“十圆满”。

我们的肉体本身就具足了圆满,肉体虽然可贵,但同时也是无常的,更是不净的——观身不净、观身无常,它随时在变化。像现在各位身体的外观,有二三十岁的、四五十岁的,甚至于八十多岁的,这就是无常的标志。一切都在变化无常,再过些时候,你一回忆起来,转眼瞬间,这一切好像就在眼前。

所以要观想身是可贵的,这个可贵的身又有这种的信念——能信自己的心。假这个心,藉助于这个身来修行、求解脱,将这种观想贯穿联系起来,你很快就得到解脱。以这种心来修行的时候,你的心就不会起执着。

学佛的人,就是学我们自己的心。我们这个心,成就的部分就是佛,污染的部分就是众生。现在污染的部分占的重,但是我们有成佛的种子,有一颗清净的心,有一颗无染的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弥陀是报佛,极乐是报土

道绰大师直接提出来说极乐世界决定是报土,阿弥陀佛决...

用观想法来修供养,让有限变无量

我们知道三宝是众生的良福田,也就是是最好的福田。在...

观想佛陀的方法

(四)修观之法 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多陀阿伽...

西方净土的欣慕行

释尊对西方净土依正庄严的描述,为我们建构起一个至极...

《观无量寿佛经》第八观:像观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此事已,次当想佛。所...

弥勒菩萨应身——傅大士的故事

傅大士,齐明帝时东阳郡人。父名宣慈,母王氏,世业为...

修行的十想观

十种想首先是 无常想, 我们众生有种种的颠倒执著,无...

西方三圣的形象

念佛法门虽分实相念佛、观像念佛、观想念佛,和持名念...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忍一时之愤,能免百日之灾

你要想平安、想愉快,要先忍辱;一忍,百事都消失了。...

离四法得涅槃者无有是处

大乘法教导我们的事很多,我们随便举几个例子,像《涅...

世间相的不平等是从哪里来的

我们一般的在家道友信佛之后求家庭平安,求吉祥如意,...

有人骂你,你听不见,他自己就拿回去了

我们经常为什么习定?我们经常练习打坐?就是忍。外相...

【佛教词典】差说粗罪法

羯磨疏·集法缘成篇:“差说粗罪法者,僧徒过犯,未许...

【佛教词典】一小劫

人寿由最初的八万四千岁起,每过一百年减一岁,减至十...

改形易道,这个是生命的真相

这个「吾」和「身」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要认知到...

怀孕的胎儿有缺陷该怎么办

问: 我和妻子都信佛,妻子怀孕五个月了,胎儿都能动...

哪里是我们真正的家呢

问: 我半生辛苦奋斗,为家人谋得一栖身之处,本该高...

不做别人嘴巴的奴隶

有一天,佛陀行经一个村庄,一些前去找他的人对他说话...

现在不造恶业,则当来不受苦报

世间一切事皆可众志成城,自然所作皆办。众志者,即大...

了解自己的念头

修行不在其它,而在修心。如果要修心,就必须了解自己...

以不净观善摄其心,去除贪爱染着

不净观是佛教的一种修持观想行法。众生因为贪爱,于我...

五百沙门出家证果之宿缘

昔时,佛与常随诸大比丘众,游化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末法时代众生饮苦食毒

《佛说无量寿经》讲到:末法时代的众生饮苦食毒,未尝...

演莲法师《在家菩萨戒浅说》不偷盗戒

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偷盗,乃至一钱。若破是戒,...

法布施能得三十二种功德

首先讲讲什么是法布施,所谓法布施就是布施佛法,比如...

袈裟的含义与功德

袈裟是梵语,到了晋朝葛洪撰写字苑,才把它改成袈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