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七字经

2012/09/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天下要数忠孝贤,人间能有几个贤。

   只要记得贤人语,胜过桃源洞里仙。

   劝人应该把气散,会打官司也要钱。

   在家只说江湖好,出外方知做客难。

   我在世间几十年,人死人生在眼前。

   或有或无心莫怨,家贫家富是自然。

   贤子贤女敬父母,好兄好地久团圆。

   世人都望家富贵,养儿养女教育难。

   深山树木有长短,人间有富有贫寒。

   不可作恶只行善,勤俭自然有福源。

   高山平地出黄金,总怕懒惰不找钱。

   成家子弟贫不久,败家子弟富难延。

   有酒有肉亲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

   打虎不如亲兄弟,上阵还需父子兵。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为人莫作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生来大富亦要勤,贫穷辛苦莫坏心。

   世上无人三代富,亦无三代做穷人。

   为人莫要贪花酒,不怕家藏万贯金。

   大秤骗人亦不富,小斗量物也会贫。

   不如忠直安本份,一来由命二由勤。

   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语不端。

   近来闻得贤人语,安分营谋自然安。

   夫不忧心因子孝,夫无烦恼因妻贤。

   多言多语皆因酒,义断亲疏只为钱。

   人家有钱莫去骗,贫富随命自然宽。

   酒中不语真君子,君子财帛要分明。

   渴时一点如甘露,醉后添杯等于零。

   父母深恩要挂念,上下和睦外传闻。

   为人不思报恩本,所生儿女为何因。

   在生父母不孝顺,死后何劳敬鬼神。

   有钱买得千般物,难买爹娘回凡尘。

   养男养女行孝顺,女拜血河谢母恩。

   男性养大敬父母,女性养大敬别人。

   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把忤逆生。

   不信但看檐前水,点点滴在旧窝心。

   恶事劝人莫要做,举头三尺有神灵。

   有始无终易折福,天理无存枉为人。

   劝养人间兄弟和,兄弟言语莫罗嗦。

   莫要多争多吵闹。都是同般共渡河。

   奉劝女人敬丈夫,百年结发创前途。

   千日有夫千日好,一朝无夫心单孤。

   女人无夫心无主,门前路后有谁呼。

   夫莫嫌妻生得蠢,妻莫怨夫无好命。

   命里只有八合米,寻遍天下不满升。

   万事不由人计较,命中注定无十分。

   世上有钱高一等,首看衣冠与衫裙。

   人说世间有钱好,先重衣衫次重人。

   有钱便是真君子,无钱八十是穷民。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金玉良言奉劝君,处世还须俭与勤。

   居家父母要孝顺,叔兄弟侄要真心。

   出外交朋要谨慎,六亲戚眷莫欺人。

   父母身中有病痛,滚茶热水要殷勤。

   行孝之人天赐福,行善之人天赐金。

   奉劝世人学当家,时常勤俭莫奢华。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

   一生之计在于勤,少年便要识得真。

   年月日时皆载定,可知生计要辛勤。

   要学成人不自在,贪图自在不成人。

   受得艰难和辛苦,方为世上好良民。

   出入行为要谨慎,自然获福保安身。

   粗茶淡饭自养生,饱暖安居福自寻。

   一样生人几样心,一般茶饭几般人。

   同时天光同时夜,有人富贵有人贫。

   君子贫时有礼仪,小人乍富就欺人。

   大家忍耐和同好,善良忍让寿高龄。

   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是真君。

   平生不做横端事,天下应无薄福人。

   你害外人由自可,别人害你又如何。

   嫩草怕霜霜怕日,恶人自有恶人磨。

   闲中检点平生事,静里思量日所为。

   一心善良行正道,自然福禄不会亏。

   是非不与人争论,得失皆由命所该。

   万事忍饶都是福,一言讲错便成灾。

   今朝有酒今朝饮,明朝愁来明日逢。

   古云将相本无种,男女自强万事成。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争。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动偷心。

   有钱常记无钱日,安乐须防患难时。

   枯草逢春尤再发,人无两渡少年春。

   凡有百艺好随身,切莫去进赌博门。

   为人心诚办事忠,普天之下礼仪同。

   奸狡会走断头路,欺诈之人天不容。

   闲是闲非莫要管,渴饮清泉闷饮茶。

   买卖全凭算计深,斗秤公平要本心。

   童叟无欺安本份,自然福份会来临。

   下棋原要费心机,饮酒之人被酒迷。

   懒惰自然家淡薄,赌博场中穿破衣。

   年少青春不可量,十年人事一番新。

   有福得人来服侍,无福还须服侍人。

   阎王取命实难绕,阴司过了奈何桥。

   阴司判官亲笔记,无常催命把魂招。

   五府九族是同宗,一半富时一半穷。

   真金不怕红炉火,石山不怕雨来淋。

   此部善文滋味深,句句讲来教导人。

   世人定要行孝顺,亲朋接待宜笑迎。

   事务深浅能知尽,机灵会用真才能。

   世事不知因学浅,人情淡薄为家贫。

   行善终须有好处,天地不容作恶人。

   不忮不恨享安乐,无骄无燥少灾侵。

   家中遇事同斟酌,意外是非莫去闻。

   过份重情终误己,要防性直害己身。

   逢人且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那时若不登楼望,谁信东流海洋深。

   快涨快退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

   谁人背后无人说,那个人前不说人。

   有钱当为君子敬,无钱定遭鬼神侵。

   不信但看筵前酒,杯杯先劝有钱人。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记得幼年骑竹马,白驹过隙白头翁。

   人生道路自己走,悲欢离合在其中。

   奉劝世人莫吸毒,吸毒原来害人源。

   倾家荡产还不算,坏胃少食减寿延。

   奉劝世人莫赌钱,赌钱害处说不完。

   赌钱因为赢钱起,使你贪钱入迷圈。

   赌来赌去终不富,造成几多家败完。

   世人切莫乱贪花,只因贪花会败家。

   祸起萧墙要打架,妻离子散乱如麻。

   饮酒莫多宜藏性,酒醉伤身损精神。

   花言巧语莫多讲,言谈谦虚不损人。

   凡事三思要冷静,和气生财福自临。

   此书实为劝世文,善恶抄明书里分。

   若问此书何处出,十四无事编成文。

   忠孝善良传当世,留与后人记在心。

   教人成家行好事,孝敬温良理义深。

   男人听读思前后,女人听读亦关心。

   非是淫邪歌曲语,七字经中不误人。

   无事翻阅人清醒,解散千愁万闷心。

   读尽几多人间事,看过自然便知情。

   世人若是依此做,纵不成家宜成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学佛中常见的八种「病态」

一、煞有介事型 张口闭口,便是顶礼某大德;对人言必称...

道香应自苦修来,法远禅师的修行故事

写这个故事之前,踌躇了一下,因为这种故事不一定有人...

四个次第引导你离苦得乐

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生活是安乐的,但是如何能够安乐而...

广钦老和尚的考试,您能及格吗

练就忍辱不动心 我的两位剃度恩师,是跟随上广下钦老和...

如何修不净观与无常无我观

大乘起信论它对因缘所生法的观,主要是提出两点:一个...

危难时才显现出修行的真假

唐朝的船子和尚开悟后,每天都在溪边摇橹过渡,然后有...

星云大师《要空,才能有》

佛教讲空,是要空诸执著,空诸两边,空诸假相,空诸对...

如何用心力改变自己的生命

《大乘起信论》说我们今天所对治的是无明、是妄想,而...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注音版】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永嘉证道歌

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真如本在自心,佛性即在自心

过去,有一个人专门雕刻夜叉罗刹,他天天要构思、仿真...

念佛的心不能带条件

诸位,我们要注意你带条件,这个条件这个因缘就是外境...

忏悔应具足十心

我们要忏悔业障,必须生起十种善心,从后翻破之,以为...

人生应行的五种道德

佛教是一种道德的实践的宗教,它虽具有高深的哲理,但...

【佛教词典】道心

又作道念。立志修行佛道之心,称为道心。与“菩提心”...

【佛教词典】羯磨疏诸说戒法篇第五

亦名:诸说戒法篇、说戒法篇 羯磨疏·诸说戒法篇:“诸...

不要责怪妄想,要用佛法来引导它

十法界是怎么分立的?大家的心都是清净本然,都是具足...

越用功越精进,魔障就越大

妄想就是自己做不了主,念念佛,妄想又来了,念念又来...

哪怕是独处,也不要去交那些损友

作为一个朋友,一定要讲信誉。那这个信不欺的意思,也...

死尽偷心,方能出尘

死尽偷心,它真的也是一个境界,是一个技术活,是需要...

珍惜生命中每一场约会

现代生活忙碌紧凑,和朋友约会、和事业相关的人商谈,...

寺院晨钟暮鼓的仪轨

佛钟包括大钟和小钟,它们的鸣法非常的繁杂,不同的佛...

当今社会人们的嗔心毒火

人类自称为万物之灵,仗着自身的心智优势,成了这个星...

吃沙而亡的比丘

《百缘经》中的故事──佛在世时,舍卫城中有一位婆罗...

把握生命的当下

有病就有苦,没有病也有苦,整个人生被种种痛苦所煎熬...

拜佛有三层意义

一般人拜佛,多为追求财势名位及健康等利益,但是,有...

星云大师《君子的风度》

社会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君子,一种是小人。怎样的人才...

舍身护戒之旃陀罗

佛陀开示大众:修行宁愿舍身命终,也要勤修四不坏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