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五刑不如一耻

2012/09/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知耻就是有羞耻之心。孔子曾赞赏“行己有耻”的士大夫精神,他还说,“知耻近乎勇”。一个人有了羞耻之心,才能临财不贪,临难不屈;才能谦和退让,取舍有度。无论是个人修养,还是民族气节,知耻都是良知的先导。

孔子说:“行己有耻”(《论语·子路》),即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孔子还说“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大意是有羞耻之心就接近勇敢了。一个人懂的羞耻,才能自省自勉。有羞耻之心的人,才能勇敢的面对自己的错误,战胜自我,这是“勇”的突出表现。

孟子说:“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大意是一个人没有羞耻之心,就不能算作是人。

孟子主张性善论,他认为人生来就有恻隐之心、羞耻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是仁、义、礼、智的萌动,只有禽兽才不具备人类的这些天然的善性。人有“羞恶之心”,才会在名利面前表现出高风亮节。

孟子还说:“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也”(《孟子·尽心上》),大意是一个人不可以没有羞耻感,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才真的是不知羞耻呀!

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不是很容易的事。一个人知道自己的不足会觉的羞耻,能够有勇气改正,那还为时不晚。如果安于羞耻,或者不觉的是羞耻,反以为是荣耀,那就不可救药了。

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子语类》),意思是一个人有了羞耻心,就不能做那些不该做的事。

人有了羞耻心,才能意志坚定,于贫富、得失、义利之间有所取舍,而不是任凭欲望的驱使。否则,人没有了羞耻心,就什么事情都能做的出来。

明朝学者吕坤在《呻吟语·治道》中说:“五刑不如一耻”,即再严酷的刑罚,也不如让百姓懂的一个“耻”字。吕坤认为,教育人懂的廉耻要比重刑更重要。人的道德提高了,知道了什么叫羞耻,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就能明辨是非,这比犯了法再来处罚更有效。因此,儒家一贯主张教化为先,惩罚在后。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化道德的特质在般若

佛法能完成究竟圆满的德行,他的特质何在?佛化道德的...

获得成功必不可少的13项美德

富兰克林,美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伟人之一。年轻时他...

世间五德,难能可贵

具足万德,不可思议。世间五德,以是难能可贵,何况万...

王祜植槐

宋朝有一人,姓王名祜,官做到兵部侍郎,为人十分厚道...

德盛者其心和平,德薄者其心刻傲

德盛者其心和平,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 德薄...

功名富贵如何能求得呢

【余进曰:孟子言:求则得之,是求在我者也。道德仁义...

星云大师:女性有四德

现代的女性比以往辛苦,常常要扮演不同角色。白天要上...

五德品格缺失,身体就会产生疾病

五德养性,是指根据仁、义、礼、智、信来养自己的性。...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五种不正见

当一个人先入为主,一开始没有亲近善知识,自己在心中...

无量劫来造了那么多罪业,为何还能往生净土

我们是有罪,所以才来轮回,这是事实。但是有罪,有些...

净界法师:这个身体其实就是一层皮好看而已

一、外表相状的不净:脓血交相润,臭秽常无尽 身体当...

欲识佛住处,只这语声是

打禅七的目的是求悟道,功成熟了,这个道就悟,为什么...

【佛教词典】喜足少欲

【喜足少欲】 p1165 俱舍论二十二卷十二页云:言喜足者...

【佛教词典】酥酡

(饮食)山家清供曰:苏东坡与子由饮槌芦菔烂煮,不用...

面临生死关头,才能领会我们和那些鱼儿一样

常常在病人的床底下,或者桌子上都会放着一小锅,或是...

凡夫众生都有这五大难处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

净业三福的施设不是目的

这个三福给大家念一下,这段经文非常重要。佛说: 欲生...

见别人杀生无法救护,该怎么办

问: 见别人杀生,虽想救护,但力不从心,该怎么办?...

鉴真大师--为了佛法的事业,何惜生命

一、鉴真大师的一世佛缘 赞宁《宋高僧传》曾记载(鉴真...

善导大师答往生念佛文

知归子曰:世事之大,莫越生死,一息不来,便属后世,...

有欲便有苦,无欲则无苦

当知吾人,本有妙明真心,本是清清净净、光光明明,如...

善良的人容易和观音菩萨感应

今天一师兄过来,聊起了观音菩萨,说她去普陀山之前,...

因果相续经过哪三个阶段呢

是故由赖耶种子,生起诸法之现行,复由现行熏成种子,...

丛林参学中的「警策格言」

自古以来,丛林即是十方人士聚集之所,过去中国大陆的...

做点好事有点功德,但被这个吃掉了

在《正心地观经》中说,我们的心就是夜叉。为什么说心...

佛号只是工具,你的心决定你的去向

古人讲,要往生必须感应道交。嘴巴念的佛号,是心在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