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时时刻刻都得到加持和摄受

2012/10/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很多朋友都问过我,你念了多年的佛了,念佛有没有感应?我说当然有啊,他们就会说是见到佛菩萨了还是看到放光了,闻到香味了?唉!我听了总是替他们感到有些遗憾。老实念佛这四个字做起来有多难啊!对佛菩萨的加持和摄受又有多么大的误解啊!我们的每一念虔诚持念佛菩萨名号的心和行都在与佛菩萨进行着感应道交,时时刻刻都会得到加持和摄受!为什么要执著那些声、光的幻象呢?

我每次都告诉他们,感应佛菩萨的加持和摄受就是令行人的心日日清净,能够时刻的警醒和关照自己的内心,时刻有正念来降服习气,改正言行,内心与身体方面的清净这些都是感应啊!每天都会有无数的佛菩萨来到我们身边,来敲我们的门,为我们表演苦空无常,给我们讲解人生的真谛,有人听了会有所收获,有人却不以为然,甚至于根本就不会醒悟这就是佛菩萨最好的加持。

其实佛菩萨没有舍弃我们任何一个众生,《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就给了我们最好的证明:当以何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这就是告诉我们,佛菩萨不单会以金身来示现,也会根据众生的根机以各种各样的形象来示现救度。每一天都有无数的佛菩萨来到我们面前,以应机的、方便的,甚至有时会以反面的示现来给我们说法,就看我们是否能领会。

我每天走在大街上的时候,就经常会发现有无数的佛菩萨在我们左右。也可能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蹒跚挪蹭的行走告诉我们人命在呼吸之间;也可能是一个新生的婴儿,用啼哭来告诉我们六道轮回的无始无终;也可能是一个浓妆艳抹的风尘女子,来告诉我们淫欲和贪欲的可怕;也可能是一个残疾人,来告诉我们六根不具的果报有多么令人心痛;甚至可以是您餐桌上的一条鱼,用自己的肉身来告诉您被宰杀的痛苦……这芸芸众生无不是佛菩萨的教科书,给我们一遍遍地讲述苦空无常的道理,可是您用心领会了吗?您知道反思吗?知道感恩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推荐】五种对治烦恼的观照方法

人,往往只看到别人,看不到自己。由于自我的观照不够...

大安法师:净业行人的行持方法

如何行持,单刀直入就是信愿持名,你每天能念三万声佛...

如是相续念佛在心,能办一切净因功德

凡公临私养,历涉缘务,虽造次而常内心不忘于佛及忆净...

慧静老和尚昼夜如一的参禅功夫

坐一支香,行一支香。行啊,特别特别重要,一定要把住...

轮回路险,用功须生处转熟

古代赵州禅师,三十年不杂用心,这三十年功夫都不打失...

印光大师:修行人降魔的方法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是一定的。修行到功夫深了,难免...

女性修行应该注意什么

佛教经文上也说过厌离女身,佛子也知道摩登伽女害得阿...

【推荐】星云大师《以智慧来代替金钱》

我做事的原则是:用心去成就一切,用智慧去成就一切,...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吉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护生的习惯

口业篇 1、不杀生的人,不应该说哪里的河川应该清理、...

八种不利于修行的逆境

第一种不利于修行的逆境是五毒炽盛。 在此种情况下,...

你能观照的心,也是唯心所现的一个因缘

若已了知彼义无者,蛇觉虽灭,绳觉犹在。 我们前面以无...

万病的根源来自杀生

在人类迈向二十一世纪的同时,放眼望去,人类的物质享...

【佛教词典】般若佛母

(杂语)智度论三十四曰:般若波罗蜜,是诸佛母,父母...

【佛教词典】尸弃

(佛名)?ikhin,又作式,式弃,式诘。大论作罽那尸弃...

气柔心细不战而胜

周朝时代有一位专门养斗鸡的人叫做纪渻子。斗鸡,顾名...

狗子为何没有佛性

过去赵州老人,有人来问他说:狗子有没有佛性呢? 赵州...

满愿第一的地藏王菩萨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见闻瞻礼一念间,利益人天无量事...

念佛的时候,你有没有做这样的观想

当大家念经或者拜忏的时候,心总不能够跟法、佛融合在...

每天坚持诵五遍大悲咒,是对应着五佛部

接下来,这个出世间功德的第三条:就是能够灭罪和消业...

以平静的心去处理

有一位富家小姐,据说她也是名企业家之一。她对现实有...

持戒近善、转短命为长寿之法

僧不二将投师受戒。菩萨曰:惜哉惜哉!堂堂相貌,表表...

女性修行应该注意什么

佛教经文上也说过厌离女身,佛子也知道摩登伽女害得阿...

放生的意义所在

一切众生,佛性相同。放生是要我们在生活中以慈悲心去...

学禅者应注意的十事

有学僧问寂室禅师道:请问老师!在禅门中,应该具备些...

光阴不虚度、精神不浪用

示无朽曰:尺璧岂宝,寸阴当惜。正念弥陀,信光赫奕。...

攻人之恶毋太严,教人以善毋过高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 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