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放生的意义所在

2011/11/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切众生,佛性相同。放生是要我们在生活中以慈悲心去帮助身边的众生,让他们离苦得乐。在一个国家,衡量一个人的道德水准,那就要看他对待动物的标准。对一切众生能够平等地爱护,才能证明一个人有好的德行。

一切众生是平等的,所以我们要让一切众生安乐吉祥,这才是真正的放生。 在生活中,让身边的家人得到安乐法喜,这才是真正的放生。不恼害众生,就是放生。我们要把这颗慈悲心带到生活中去,对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个众生,都要有慈悲心,这才是真正的放生。不仅是我们买一些鱼、鸟来放生,更重要的是把这颗慈悲心放大,放大到生活的每一处,每一刻,用这颗慈爱之心去关爱家人,关爱周围的每一个人,让他们能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让身边的每一个人能够相互敬爱。首先从我们自身做起,去尊重身边的人,引发他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那你所住的就是安乐,就是极乐,就是没有忧恼的世界。我们要把握时间。人一天当中最重要的时间就是现在,人只能面对现在,只能活在现在,活在当下。我们要认真地把握,把握好当下,这样才能获得理想的未来。

人的每一个现在,组成了人完整的生命。每一个现在都能明明白白,那你就是一个知命的人;每一个现在你都能够很理性地去决策,去把握,你就是一个运命的人;每一个现在,你都能有好的习惯,那你就会形成一个好的性格,你就是一个可以转命的人。每个现在都要谨言慎行,把握每一个当下,所谓“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言而慎于行。”君子追求的安乐不是奢华的物质享受,是透过谨言慎行来减少烦恼,减少障碍,减少麻烦。这个时候,他所得到的安乐,才是真正的安乐。所以我们最重要的就是一天当中的当下。每一个当下都决定着你的未来,现在你所造作的因,未来都有结果。“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在每一个当下,你造什么样的因,就注定你的将来有什么样的结果。所以每一个现在都要谨小慎微。“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认真仔细地把握每一个当下,那么你的整个生命就会在你的掌握之中。我们在一天当中最重要的人,就是我们面对的人、我们身边的人。我们要对他们尊重、信赖、关心、理解和照顾。因为身边的人是给你赐福的人,身边的人是给你降祸的人。尊重身边的人,他们才是活的佛。这才是拜佛,拜真佛。佛陀所以得到众生的尊重、礼敬,是因为他贵为太子而放弃王位,在一个重视阶级的斗争里打破阶级,平等地尊重一切众生,才得到众生几千年来对他的礼敬。那是因为他的心中没有阶级,没有分别,我们为什么得不到像佛陀一样的威信和庄严呢?就是因为我们存在分别心,我们的分别心制造了很多矛盾。这些矛盾伴随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使我们无法快乐起来,我们的内心世界受到重重束缚。所以我们在心里要平等地爱敬一切众生。

这个时候你才能够对一切众生生欢喜心,生恭敬心,你才能够得到安乐。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能够给我们赐福的降祸的是身边的人,是我们的家人、眷属、朋友、同事,乃至于生活在我们周边的陌生人。你要用礼敬诸佛的心,去礼敬他们,去恭敬他们,这个时候你才真正能够生活得安乐,你才真正生活在极乐,没有忧恼。所以往生不是死了,是活着,是我们活的时候,快快乐乐无忧无恼,这就是往生最重要的意义。如果你活的时候不能安乐,无忧无恼,你临终之时去往生,是有很大障碍的。所以活的时候,如果能把握自己的思维神识,那么你就能自在往生。决定可以自在往生。往生是活的时候转一个心念,让自己的内心无怨、无忧、无恼。对我们来说,一天当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让周边的人快乐起来。周边的人快乐,那你才生活在极乐。如果只是你快乐,周边的人不快乐,你想极乐是这个样子吗?极乐世界是法界欢喜,众生欢喜,众生欢喜佛欢喜。所以我们最重要的是让身边的人快乐起来,尊重、爱敬、理解身边的人,让身边的人生欢喜心,这才是真正的供养,这才是真正的离苦得乐之道。我们要把放生的这颗慈悲心带到生活中去,放一切生。在一切处、一切时,让我们周边的众生离苦得乐,这是大放生,真正的放生,是放生的意义所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与蚊子和平共存》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验;你正要睡著的时候,一只...

回归纯真的本性

晋朝时,有一位名叫毛宝的小男孩,家境十分贫困。有一...

等待也很有意义

当你兴致勃勃地进入饭店吃饭,遇到慢吞吞的上菜速度,...

面临生死关头,才能领会我们和那些鱼儿一样

常常在病人的床底下,或者桌子上都会放着一小锅,或是...

明旸法师:出家有三种不同的意义

佛陀普度众生,跟他出家学道的有五众弟子,一、沙弥...

用一颗简单的心来放生

在蓝蓝的天空中,小鸟自由自在地飞翔,无忧无虑地唱歌...

寺院过堂仪轨及意义

在斋堂里,不可在中堂走动,保持安静,关闭手机,端身...

丰子恺放生趣闻

丰子恺先生是我国有名的漫画家,他去世已多年,遗留给...

【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

【注音版】往生论注

往生论注...

获得富贵果报的四种修法

可以让我们获得富贵的四种修法: 一、应时行施 是指应...

轮回的因素与转变

所以这个地方从唯识学的角度,我们要掌握三个重点:第...

虚云老和尚谈静坐的法要

虚云老人在《复星洲卓义成居士》中,谈到关于静坐的法...

恭敬称念观音圣号即能远离淫嗔痴

【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

【佛教词典】五大力菩萨

(菩萨)金刚吼,龙王吼,无畏十力吼,雷电吼,无量力...

【佛教词典】妄语言了结犯不待信

戒本疏·四波罗夷法:“明妄语,本欲诳人生信,今结正...

信愿行往生极乐

第一、信不学佛则永远在六道中轮回,不得解脱,此事任...

舍利乃戒定慧所成

梵语舍利,亦云设利罗。(此名现绝不用)此云身骨。此...

【推荐】因地时有菩提心的摄持,所以每个法都坚固

我们以前没有发菩提心,是活在个人的欲望中。我们为什...

谁不想命长?素食是秘方

健康长寿是人人希望和追求的事。为了健康长寿,人人都...

惟贤长老《实修问答集》

1. 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与佛在涅槃境界上是否有程度上的...

做种种功德都要回向往生西方

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灾、济贫,种种慈善功...

楞严咒为何有如此强大的感应力

楞严咒感应力非常强大,我们读诵学之能除一切苦。 一:...

对修行人来说,疾病是恩赐而不是惩罚

有一天,阿难尊者顶礼佛后,觉察到佛身体有恙。阿难尊...

恶口伤人的果报

恶语伤人时人们一般会拿直爽作挡箭牌:我很直爽,我有...

圣严法师《谁惹谁生气》

有些人认为自己内心没有问题,却又常常生气,常常难过...

【佛学漫画】浅谈般若

浅谈般若...

此日不复,寸阴尺宝

有一个日本大官问泽安禅师如何处理时间:唉,我这个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