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欣往西方 厌离娑婆

智谕法师  2013/06/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欣往西方 厌离娑婆

阿弥陀经说,若善男子善女人执持阿弥陀佛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临命终时,即蒙阿弥陀佛接引。我们就知道,念佛念到一心不乱,非常地重要。如果念到一心不乱,可以说得到念佛三昧。

蕅益大师作弥陀要解,弥陀要解上说,上根人一天可以得一心不乱。钝根人七天可以得一心不乱;上根人能保持七天一心不乱,钝根人也可以保持一天一心不乱。大家打佛七,念到这个程度,就算你有成就了。

其实,一心不乱的涵义,很深很细。一心想念阿弥陀佛,愿见阿弥陀佛,自然欣往西方;不被六尘缘影所乱,自然就是厌离娑婆。凡夫修一心不乱,就要从“欣往西方、厌离娑婆”着手。欣往西方,合乎于道灭二谛,厌离娑婆就合乎于苦集二谛。所以求一心不乱,叫知苦、断集、修道、证灭。大家不要认为这个样子是着相。欣往西方,厌离娑婆,实在就是行依小学的作为。

根据佛所说的经,一心不乱有很多层次,弥陀要解仅仅根据阿弥陀经七天念佛而说。别的经又说十念往生、三念往生、一念往生。往生自然须要一心不乱,十念、三念、一念一心不乱,它约临命终时最后一念而说。临命终时最后十念一心不乱,即得往生;如果不能十念,临命终时,最后三念一心不乱,也得往生;必要的时候,一念也得往生。我们就知道,如果不得一心不乱,不能往生。不得一心,不往生,不欣往西方;被六尘缘影所乱,不能厌离娑婆。

大家不要认为一心不乱特别难,当然是,要时间久了,一生一心不乱,那很难。说起来,众生皆有一心不乱,不过在众生的时候,一心不乱非常羸劣。在众生位上,一心不乱就是率尔心,这个时候,没有寻求、没有决定、没有染净。短暂时间可以的,如果时间长久,一定有寻求、决定、染净。

一心欣往西方,就是往生的心切;不被六尘缘影所乱,就是死离娑婆的心切。所以念佛人要“生死心切”。生心切,就是往生的心切;死心切,就是厌离娑婆的心切。所以大家不要对娑婆生贪恋心,也不要执着理而误事。认为:“生死心切,好像是着相。佛说无生,我们为什么说生的心切呢?佛说无灭,我们为什么说死的心切呢?”不生不灭那是约真谛说,真谛随缘就是俗谛,俗谛就有生有灭。从俗谛会到真谛,叫生而无生、灭而无灭;从真谛会到俗谛,无生而生、无灭而灭。大家千万不可执理废事,高深的理论,你可以不懂,念佛的时候,生死心切,你应该知道。

小乘固然说四谛──苦集灭道,苦集灭道虽然是小乘修,我们行依小学。小乘和大乘没有分别的。四谛法就是十二因缘,十二因缘就是六度。怎么知道呢?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佛说实相法,声闻乘把它听成苦集灭道,缘觉乘把它听成十二因缘,大乘人把它解为六度。唯有佛知道,实相无相,实相无不相。实相无相,是真谛;实相无不相,就不妨碍有四谛、十二因缘、六度。

今天佛七第七天,大家打完佛七就要回家了。要想修一心不乱的办法,就要长久念佛,多念佛。尽此一报身,求生极乐国。长时间念佛是按无量寿经所说,一念三念十念七天念佛是其它的经所说。不管它一念、三念、十念、一天、七天、一生,只要一心不乱就是一样。可是要知道,一念、三念、十念一心不乱,是从长久念佛来的。如果长时间念佛,慢慢地一定可以得到一心不乱。要得一心不乱,必须欣往西方厌离娑婆。所以大家回家以后要长时念佛,这就是修习念佛三昧。

大家千万不可贪恋娑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智谕法师文章列表

得了不治之症该存什么样的心态

问: 如果得了不治之症,念佛功夫还不能伏住烦恼习气...

金色容颜转凡心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佛说无...

死后的去向与临终处理的关系极大

实例一: 有一天,朋友打电话来要我去助念。我进门之后...

做种种功德都要回向往生西方

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灾、济贫,种种慈善功...

把持戒的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中品中生,首先辨定其位格,是小乘下善凡夫人。小乘根...

佛是大医王,能疗救众生的身心疾病

问: 最近想通过佛法治疗多年的重度抑郁症,没想到眼...

怎样才是对净土法门有真正的信心

问: 怎样才是对净土法门有真正的信心? 大安法师答:...

莲宗十一祖省庵大师画传

一、父亲早亡,少年出家 省庵大师(公元1686-1734年)...

佛说四十二章经

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注音版】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忏)

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忏)...

阿弥陀经要解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

念佛三昧是否就是安住一念心性

问: 请师父开示,念佛三昧是否就是安住一念心性? 净...

开着念佛机,让佛号种在八识田中

随着科技电子产品的发展,念佛机的品种越来越多,在多...

身处逆境时,不要忘却的七个信念

1、深刻反省自己,修行是不是做到了至心恳切,制心一...

佛经开头的「一时」到底是哪一时

问: 佛经开篇常常说一时佛在什么什么地方,与多少多少...

【佛教词典】四种起首时

(名数)一,息灾为初夜,此有二由:一,火吽轨曰:初...

【佛教词典】永出

【永出】 p0495 杂集论八卷十四页云:何故名永出?永出...

在家诵《地藏经》容易招感不好的东西吗

问: 师父,我原来诵《地藏经》,有的居士说在家诵不...

圣严法师《有情绪的人生才活得过瘾?》

从佛法的观点来看,我们人是有情众生,既然是有情,当...

窗户与镜子

一个富有的银行家脾气非常暴躁,对周围的一切都看不惯...

暴富并没带来幸福

世人哪里知道,暴富之后,不仅没有带来预期渴望的那种...

高洁尊严人天师,如来亲子不自弃

做出家人!我常常说高洁尊严人天师,如来亲子不自弃。...

机深教浅,效果适得其反

疏文:增结者,《净名经》云,有二比丘犯根本戒,发露...

念佛人为什么要修习出离心

我们先谈一谈念佛的人为什么要修习出离心,如果不修习...

【推荐】为何有些人的阴气很重

当我去台北临济寺受在家菩萨戒的时候,认识了一位去受...

多欲的过失

《大智度论》当中,有一个小故事,说明多欲的过失。 这...

禅师的考验

慧忠国师是浙江人,俗姓冉,号光宅,是六祖惠能大师的...

爱的分配法则

从前,战乱频仍,到处是难民。在长江中游北岸有一座安...

以空性的心态来操作善业

我们一个净土宗的修行者,当然我们希望能够解决生死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