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喻解无生四句

2013/12/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喻解无生四句

宇宙间一切万法是因缘所生,今试依《瑜伽师地论·有寻有伺地》中对于缘起的甚深义──「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所说的义理,作如下的说明:

一、诸法不自生

世间一切有为法生起时,必定要有这一法的种子,才生起这一法。种子在四缘──因缘、等无间缘、增上缘、所缘缘中是属因缘,它是法生起的主因。如播在土中的木瓜种子,有种子才能长出木瓜树,种子是得木瓜树最主要的原因。但是只有种子,没有其它的水、土壤、阳光、肥料……,譬如将种子藏之高阁,经过百千年,也长不出果树来。是以,种子自己不能生──不自生。

二、亦不从他生

一切有为法的生起,若属心法,必须具足四缘──因缘、等无间缘、增上缘、所缘缘;色法则要具足两缘──因缘和增上缘。其中各除去因缘,其余的等无间缘、增上缘、所缘缘即是此处所说的「他生」。

譬如木瓜树的生起,除要有木瓜种子外,还要有人将它种入土中、洒水、日光、去虫害……,这种子才能发芽而长出木瓜树。其中,除去木瓜树的种子外,其余的皆属助缘,要有这些助缘才能长出木瓜树来。若是没有木瓜的种子,譬如播下了一颗花生的种子,纵然其它一切的助缘全都具足,终究是种不出一棵木瓜树来。此即是不从他生。

三、不共不无因

此项又可分两方面说:

1、不共:因不生,缘不生,因缘合起来了,仍是不生。「又从自种子及从他缘生,而种及缘于此生事,无作无用,亦无运转。」此话怎么讲?

只有种子不能生出木瓜;只有土壤、阳光、水份……也不能生出木瓜,而这一切的因和缘都具足时,分明一棵木瓜树就生长出来了,为什么说「不生」?

此是从胜义谛看:不管是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这一切因缘所生之法都是剎那生、剎那灭,是一虚妄的境界。虚妄法无有自性,离却妄见,则见毕竟空寂。值是之故,虽然因缘具足和合,所生之法也是空无所有的,生即不生。如是去观察一切法本性空,则虽见众生流转生死,但无众生可得;无一法可得。是故说:因缘和合了也「不生」。

2、不无因:此「不无因」是从世俗谛的立场上看。

《瑜伽师地论》:「又复此二因性功能,非不是有」,又说:「缘力所生故」,从世俗谛的立场上看,因缘和合了,它的功能还是能生出所生法来。譬如:大钟在那儿,一敲,钟声即出来了;又如种子、日光、雨水、肥料……因缘俱足,万物就生长出来了;从世俗谛的立场上看,有因有缘世间集。

四、是故知无生

从诸法实相、从胜义谛上看,一切法「虽无始来,其相成就,然剎那剎那,新新相转」,顿生顿灭,既没有「能生」者,也没有「所生」者可得,「是故知无生」。

世间看似森罗万相,然一切皆如梦、如幻、如泡、如影,无有少法可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十二因缘

一、前言 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流转的...

藏教修行位次——名字即佛

二、名字即佛。 名字即者,学名字也。知一切法,从因缘...

破除法执的相状

我们看看,讲到出世的圣人,佛陀也给他一些建议: 非明...

观音菩萨的化世因缘

观音菩萨是佛教里众多大菩萨中的一员,但是观世音菩萨...

佛说生病十因缘

《佛医经》提出,人得病有十因缘: 一者久坐不饭,二...

福报很大,要是不守章法,也会回到业障深重

知一切法当体即空,非灭故空,不必等到它消失。这个空...

五种因缘加持往生者不退转

有人就问,我们都是业力凡夫,具足见惑思惑了,常常起...

专访觉光长老:一生出家皆因前世缘

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这是佛学经典中间的一...

【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地藏十轮经...

早课(朝时课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

夏天贪凉的危害

现在人都是在冷气间里得病的,这里冷气可以很冷很冷,...

感情重的人应该看哪部经

问: 师父好,刚才师父说,四谛、十二因缘是对重感情的...

如何掌握唯识的宗旨

唯识的宗趣应该怎么掌握呢?更进一步怎么掌握呢?看下...

心开意解(法语短语)

亲近善士 学佛依止考察善知识,要有证德像恵能大师这样...

【佛教词典】中随烦恼

【中随烦恼】 p0361 成唯识论六卷十五页云:无惭等二,...

【佛教词典】弥勒菩萨

弥勒,梵名 Maitreya,巴利名 Metteyya。又称梅呾丽耶...

太虚大师:以佛教的道理来使人类进步

导语: 不明佛教真相的群众心理建设人间佛教,要先从...

观世音菩萨怎么做,我就怎么做

一直以来,我自称学佛人,因为自己会念佛、念经,就颇...

弘一大师自述「不堪回首」的人生

他是20世纪中国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物:前半生,他学贯东...

星云大师体验最深的一次佛七

星云大师十五岁受戒时,因为烧戒疤的戒师烧得太深,把...

如何理解「以摄心专注而念」

问: 如何理解彻悟大师以摄心专注而念,为下手方便一...

四正勤和四如意足

四正勤以精进为体 四念处其实是很难讲的。四念处虽然只...

最殊胜的法

证悟无我之义的人即是最殊胜的智者。 最殊胜的持戒即...

念佛有大光明,护念行人不遭魔事

护持多障行人不遭堕落者,末世修行,多诸障难,一亏正...

念佛别怕妄想

我常引用佛国禅师描写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其中两...

动物性食品中存在的五种主要毒素

作者:约翰麦肯道格尔(John McDougall) 注: 本文是...

有情众生色心的状态--得

在百法当中,天亲菩萨用比较特别的专有名词,一共有二...

不能离开事相来谈事外之理

舍利弗,其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这句经文当下令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