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与参禅

2014/01/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佛与参禅

念佛可往生西方,参禅能明心见性,一般以为这两种法门互相牴牾、渺不相涉,参禅对上根人,念佛对下根人。实际上,念佛到要紧处也可彻悟本来、打破桶底,与参禅异曲同工。

端正身心念佛,以一佛号统摄六根,收视返听,用功得力,会逐次出现种种心相。

最先是以前的种种恶业现前。做过的错事、说过的错话、曾经陶醉其间的妄念一时涌来。这时内心充满惭愧和悔恨,感觉过去象一块沉重的石头,阻碍了身心的超升。继续念佛,用绵密的佛号猛攻这块石头直到它消融净尽,这时可能又会悲从中来,真切感受到人生的悲苦无常,世相虚幻不实,佛号哽咽竟至泪下……。

南无阿弥陀佛!“过去心不可得”,不为上述心相所囿,提起一句佛号,由悲心而生出离心、精进勇猛心,佛号转而悲壮高昂。努力不懈,让一句佛号充塞心体,绵绵密密、亮亮堂堂,这时又会生欢喜心。念佛如饮甘露,细细品味,感觉亲切醇厚,法味无穷,法喜充满,每一字每一号都是余香满口、津津有味。这时会面露笑容、佛号也充满喜悦赞叹,身心识田的一切负担都已放下,提起佛号,轻灵踊跃、刻刻上进,一句佛号如和煦的春光照射广宇,其乐融融。

上述种种心相显现,不要压抑制止,也不要沉迷随其所转,要抓住佛号不放,觉之照之,来者不拒、去者不留,一定时候,自然诸相顿歇,流水落花春去也,只有南无阿弥陀佛!

至此,诸位道友,你我才到见性的门外、能念的我、所念的佛融为一体,一句佛号,孤明历历。这时你且连佛带念一齐放下,又会如何?甘露味美,痛饮不息,如劈手打掸甘露,味在哪里?饮在何处?佛在哪里?念在何处?—一这正是,佛念我,我念佛,不念自念找不着。

这样的受用笔者也只是稍有所及,理或有得,事尚未至,精进行之,小心润养管带,或者可臻化境?

可见,念佛法门与参话头公案较,殊无逊色之处。

或有人以六祖语疑问:“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道友,六祖苦心在让你我勿背东方西方的包袱。万千财宝就在自家身上,放下包袱,哪里没有佛,哪里没有(佛)禅?哪个不是上上法门?参禅能明心见性,念佛也能明心见性;尤其,感觉参禅无从下手的人更可以从念佛入手,沏见本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推荐】往生论(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

(婆薮槃头菩萨 造 元魏菩提流支 译) 世尊我一心,归命...

做到这二十五法,就能开发禅定和智慧

禅堂的居士身上穿的禅褂上都有止观两个字,在我们修行...

释迦牟尼佛也是念阿弥陀佛成佛的

复次,只此信愿庄严一声阿弥陀佛,转劫浊为清净海会,...

修学净土要发什么愿

信与愿是往生的关键。蕅益大师说得明白:往生与否,全...

念佛的胜妙功德无穷无尽

执持名号,一定会有功德的,而且极为殊胜,极为不可思...

有人障碍我们念佛,还应该顺从吗

问: 请问法师,如果有人障碍我们念佛,还应该顺从吗...

第十八愿--十念皆生我国愿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哪怕念十声阿弥陀佛都会令我们往...

恋西大师:念佛要诀八不必

念阿弥陀,不必除妄想,只要声不绝,决定生安养。 专...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宽运法师:佛教的爱情观

近日有网友给我留言说,因遭受感情波折而情绪低落,希...

佛陀开示居家八法

居家八法出自《杂阿含卷四九一经》,是佛陀教导在家人...

这放不下,那丢不开,哪会相应啊

这人呐!在佛法中就怕没有一点染,没有一点信心,那就...

人之所以活的累就是因为想的太多

一位搞研究的学者问:整天在紧张忙碌地工作,研究做课...

【佛教词典】克孜尔千佛洞

位于新疆拜城县克孜尔镇东南,木扎特河河谷北岸之悬崖...

【佛教词典】三种止观

指天台宗所立之渐次止观、不定止观与圆顿止观。略称三...

邪淫后身体的苦痛

生于此世间,受此身体,而行淫行,获得诸多烦恼,诸多...

感恩带来富裕的人生

朱子治家格言上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

佛学之宇宙论——九地

依三界施设九地,欲界一地,色界四禅分为四地,无色界...

人为物役,就是物的奴隶

物常是指与人相对的他物,也可以是指外境。人为物役的...

持戒念佛--明学长老的坚守

持戒与念佛的统一,一直是净土祖师倡导的宗风。慧远大...

最富的时候

一位打工仔,外出闯荡多年,睡过街头,捡过垃圾,挨过...

净土法门之超胜

在晚清及民国初年,印光大师从大乘佛法的角度把佛法分...

星云大师《修学华严的利益》

修学华严宗,或受持《华严经》,能得到诸多利益,所谓...

净土宗的圆融顿悟及其影响

佛教传入中国,自后汉至魏晋南北朝,有关净土的经典翻...

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心静欲自消

四十二章经的三十一章,心寂欲除,这个心寂灭了,自然...

三皈依时应该要这样观想

第一遍的皈依拜下去,要这么观想: 观想对十方世界十法...

关于开悟的三个误区

今天我们简单地说一说开悟与不开悟的问题。到禅堂里打...